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180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管理法规与标准.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安全使用、管理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概念,食品数量:充足供应食品质量: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对食品的更高要求:没有受到环境污染,?,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

2、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一、为数众多的食品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3)食品流通环节

3、经营秩序不规范,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 品 添 加 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添加了色素的糖果,添加了防腐剂的酱菜,添加了膨松剂的面包,添加了乳化剂的冰激凌,食品添加剂在 食品加工中的意义?,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改善食品质量和色、香、味,而且可以防治食品腐败变质。,“远离食品添加剂,就是远离现代食品工业。”,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

4、但是一些不良食品生产销售商,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工业级原料顶替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大量的负面报道,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恐惧感 非食用添加剂的使用 超范围、超量使用 一些媒体发出“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的说法,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国际食品添加剂联盟的一位权威人士曾经这样说过: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动物是有什么吃什么,人类的食品是经过加工的加工的过程就是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过程“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够改善食品的观感、口味。食物的酸、甜、鲜多是添加剂调出来的。食物能有好的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吃起来酥脆,也是添

5、加剂加出来的。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营养结构,在面粉里面可以添加钙粉、维生素等,强化食品的营养功能。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腐乳的红颜色是红曲染红的,红曲是由大米发酵来的,研究发现,红曲能够降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食品添加剂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多贡献,却被许多人误解,蒙受了数不清的冤枉,它比窦娥还冤,实在应该给它平反!”,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安全使用及管理法规与标准,?,一 概述,1 何谓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法 第五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

6、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2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原则,(1)不得对消费者产生急性或潜在危害;(2)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3)不得有助于食品假冒;(4)不得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发展,1960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工部制定的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1967年,卫生部、化工部、轻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86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

7、3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1994年,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6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2年,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现行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食品卫生法 食品添加剂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 卫生管理办法 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1994 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规格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规定:本法适用于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也适用于

8、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该法是我国唯一对食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与使用的卫生问题作出规定的国家法律。管理规定包括以下方面:使用生产经营审批立法与制标罚则,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第九条 禁止生产经营: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第十条 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第十一条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2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定型包装食品添加剂

9、,必须有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存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第二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其生产者必须按照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第三十条 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3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审批,第二十条 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生产经营企业在投入生产前,必须提出该产品卫生评价和营养评价所需的资料,以及样品,按照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报请审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与标准的制定,第十四条

10、 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办法和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或者批准颁发。(1)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2)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6)(3)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994)第十六条 食品添加剂的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中有卫生学意义的指标,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5 罚则,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定型包装食品添加

11、剂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不标明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规定事项的,或者违反规定不标注中文标识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或者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第四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

12、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3月28日发布,同年7月1日实施。主要内容:第一章总 章第二章审 批第三章 生产经营和使用第四章标识、说明书第五章卫生监督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第二章 审批,审批对象(两类)1 未列入 GB 2760 和GB14880以及卫生部公告名单的新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2 已列入标准和公告名单,但需扩大使用范围和/或使用量的。,审批程序,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一)申请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第六条或第七条的规定提供资料;(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30天内完成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卫生部审批;(三)卫生部

13、定期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会技术评审意见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第九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进口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提供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一)生产国(地区)政府或其认定的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和销售的证明文件。(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者审查或认证的证明材料。,第三章 生产经营与使用,1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2 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各单一品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3

14、检验合格出厂;4 经营与使用单位应索证;,第四章标识、说明书,1 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2 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当同时标示出各单一品种的名称,并按含量由大到小排列;各单一品种必须使用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相一致的名称。,第五章 卫生监督,1 卫生部对可能存在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价,修订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作出禁止使用的决定,并予以公布。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3应当按照卫生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三)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 用

15、卫生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允许添加的食品品种)及最大使用量。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与使用。2 使用量的指标意义 本标准所设定的指标值通常是指某一添加剂的使用量而不是终产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四)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强化营养素的使用范围(允许添加的食品品种)及使用量。本标准适用于为增加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的营养素。2 使用量的指标意义 本标准所设定的指标值通常是指某一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而不是终产品中该营养强化剂的含量。,标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品种:A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 B 维

16、生素类 C 矿物质类 D 其它类,(五)卫生部公告,1 公告内容 已获卫生部批准,但未列入 GB 2760或GB 14880的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品种、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等。2 公告效力 等同于标准,(六)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一)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时,需提供下列资料: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请表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进口食品添加剂除外)3、名称及其来源、化学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和理化特性(来源于动植物的,若无以上资料应提供主要成分)5、使用范围及使用量6、生产工艺7、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及编制说明 8、标签(含说明书)样稿,9、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

17、(CAC)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10、食品中该种添加剂的检验方法及3批食品中该种添加剂含量的检验报告,如不能提供须说明情况11、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三批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卫生学检验报告 12、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营养强化剂需提供稳定性试验报告)13、使用微生物生产食品添加剂时,必须提供卫生部认可机构出具的菌种鉴定报告及安全性评价资料14、根据产品特性卫生部认为应提交的其它资料另附食品添加剂样品30克,(二)申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需提供下列资料:1、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申请表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进口食品添加剂除外)

18、3、拟添加食品的种类、使用量4、生产工艺5、标签(含说明书)样稿,6、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7、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及3批食品中该种添加剂含量的检验报告,如不能提供须说明情况8、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营养强化剂需提供稳定性试验报告)9、根据产品特性卫生部认为应提交的其它资料,第七条 申请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进口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时,除提供第六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一)生产国(地区)政府或其认定的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者审查或认证的证明材料(三)受委托申报单

19、位应提交委托申报的委托书,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富有养分的食品,微生物快速生长,让食品更安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更安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天然保鲜剂,让食品更安全,Nisaplin,Natamax,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更健康,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更美味,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更高品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更耐藏,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让成本更优化,20%fat reduced+0.3%PANODAN VISCO-LO 2000,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求严格自律、诚信操守按法规使用注意GB2760 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区别 建立完整

20、的质量保证体系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检测复杂,成本高造假风险高 要设立可信赖的供应商,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念,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从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推进措施:一是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即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即建立检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志管理,推行追溯和承诺制度;三是

21、完善保障体系,即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宣传培训。,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4年4月23-29日农业部首次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宣传周的主题是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目的是宣传“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增强禽流感疫情扑灭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信心,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消费引导生产和舆论监督作用,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彰显龙头企业安全生产示范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水平。宣传周的组织原则是普遍宣传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互动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22、、管理技术培训与优质安全农产品宣传相结合。宣传周主要有新闻发布会、网络培训、现场咨询、各地质量监测情况发布等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后,有关部门提出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主题,大力宣传中央确定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以及重大部署,努力营造一个重视“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舆论氛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据此,农业部制定了农民增收宣传意见,结合农业部的重点工作,推出十项农民增收系列宣传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是十项活动之一。,为什么要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

23、度是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2001年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年5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中药物污染定点监测。随后又开展了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兽药及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农药及农药残留监控计划、饲料及饲养违禁药物监控计划、农产品产地环境普查计划、农业投入品监测计划、农产品品质普查计划以及农资打假监控计划。,例行监测制度,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兰州、西安、拉萨、成都、贵阳、昆明、太原、石家庄、济南、郑

24、州、合肥、南京、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福州、南宁、海口、广州、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寿光。,37个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城市,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百菌清。,对蔬菜实施监测的13种农药,农产品污染专项整治,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措施,开始于2002年。重点整治的对象是:种植业产品农药及农药残留、畜产品生产过程中违禁药物滥用和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三项专项整治:,由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起草工作从2001年开始启动,经过2年多的调研,于2003年起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稿,在分别征求了

25、各省(区、市)农口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意见后,又经过多轮修改,于2004年初完成了草拟工作,并送请有关部门审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立法进程:,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准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根据

26、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

27、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

28、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1、绿色食品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2、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符合绿色食品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生产操作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3、绿色食品产品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检验,其感官、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和微生物学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

29、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1、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绿办)提出认证申请;2、省绿办组织检查员对申请材料进行文审;3、省绿办委派检查员对申请认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样;4、绿色食品定点环境监测部门对产地进行环境监测;5、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部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6、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专家对省绿办上报的申请认证材料进行审核;7、绿色食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认证产品进行认证评审:8、中心颁发证书,并进行公告。,怎样申请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管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组织进行,以国家商标法和合同法为法律依据,

30、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以年检和抽检为手段,监督检查企业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查处产品质量问题,对在年检和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随时取消其标志使用权并予以公告。,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是如何管理的?,有机食品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食品:,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

31、品等。,1、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2、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转换期;3、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有机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1、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2、填写调查表并提供有关材料:3、认证机构审查材料并派遣检查员实地审查(包括产品抽样);4、检查员将实地检查报告报送颁证委员会;5、颁证委员会根据综合材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为:(1)同意颁

32、证(2)转换期颁证或有条件颁证 3)不能颁证6、签定标志使用合同并颁证。,怎样申请有机食品的认证?,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简称(COFCC)是中国农业部推动有机农业运动发展和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并在国家工商局依法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003年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企业总数达到102家,产品总数231个(含转换期)。,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