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股权融资与市场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私募股权融资与市场趋势.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2013,中国私募股权融资与市场趋势,2,3,4,9,7,8,5,2,报告目录报告简介,专题一 政策推动下的中国并购市场专题二 规范:中国企业绕不过的槛,专题三 借尽职调查加快企业上市前的规范化专题四 中国私募投资三个关键:私募、证监会和社保基金,专题五 央企获得资本的新途径,专题六 并购:中国企业腾飞的新起点,报告简介,这份报告是中国首创在 2011 年发表过的围绕中国私募融资领域以及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的专栏和报告的选辑,选录,的文章都已在 21 世纪经济报道和福布斯中文网发表。,中国的私募股权融资领域在 2011 年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1 年共有 2
2、35 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为 2010 年的 2.87 倍,披露募集金额的 221 支近共计募集 388.58 亿美元,同比上涨 40.7%。中国的私募融资领域正进行着高速增长。考虑到中国的 PE 市场发展至今只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进程。除了资金规模创下新高以外,投资活动也持续升温。据统计,2011 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披露金额的 643 起案例共计投资 275.97 亿美元,案例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91.5%和 165.9%,单笔投资规模也比2010 年有所提高。,私募股权融资(简称“PE”)为中国最强的民营中小企业扫除了持续发展路上的一
3、大障碍。因为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扩张甚至远比股票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更为重要,因为好的私募基金除可以为企业带来发展亟需的资金外,更可以在资源整合、大客户营销、渠道铺设等多个方面为“孤军奋战”的企业家提供帮助。目前,PE 市场中能够用于民营企业上市前融资的资金达到 5000 亿元。这会对中国经济转型、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引入上市前的私募资金相当于为企业引进了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优质 PE 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无可比拟的资源,他们的合伙人及高层人员都具有多年的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经验,他们的 LP(有限合伙人,也可以理解为出资人)包括
4、社保基金、大学基金以及各行业领先的企业等。除了为企业提供资金、降低企业的资本市场风险以外,PE 还能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老板带来包括经营管理、业务拓展、财务规范等方面的帮助。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证监会在审批上市申报的时候,也会特别看重那些有顶级私募基金支持的企业。,引入 PE 是解决企业单一依赖银行借贷、为企业提供持续扩大经营所需资金的新途径。中国民营企业资本需求旺盛,融资途径却极为有限。尽管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主要途径,但这既需要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也因为政府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的政策而变得愈发困难。相对而言,PE 融资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附加价值更高的选择作为企业的合作伙伴
5、,PE 机构将尽其所能地帮助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成长。,当然,并非所有民营中小企业都能够顺利获得 PE 资金。很多顶级私募基金对于被投企业的选择有着很高的标准,比如说,因为大部分优质的私募基金对于单笔投资规模有至少 6000 万元的最低限额,他们会从年净利润 3000 万元以上或者增长率在 25%以上的企业中寻找目标。PE 机构一般会以企业当前净利润 6-10 倍的倍数作为对企业的估值,一轮投,径。,当然,并非所有民营中小企业都能够顺利获得 PE 资金。很多顶级私募基金对于被投企业的选择有着很高的标准,比如说,因为大部分优质的私募基金对于单笔投资规模有至少 6000 万元的最低限额,他们会从年净
6、利润3000 万元以上或者增长率在 25%以上的企业中寻找目标。PE 机构一般会以企业当前净利润 6-10 倍的倍数作为对企业的估值,一轮投资后 PE 在被投企业中占股 15%-25%。在投资框架里面,私募基金一般会和企业约定利润保证和回购条款。尽管有着如此高标准,但因为 PE 确实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的附加值,并且已有众多 PE 和企业完美联姻的案例,PE 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助力。一般来讲,从开始与私募基金接触到完成融资,需要经过初次会面、深入接触、重要条款谈判、尽职调查、最终合同确定等阶段。在完成融资后,企业将在私募基金的帮助下按照上市企业的标准进行经营行为和财务管
7、理规范化。在企业完全符合上市要求以前,整个融资和规范化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因此,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尽早考虑与财务顾问和私募基金进行接触。这份报告首个专题提纲挈领,点明了中国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特点受政策影响比较明显,在一些行业和细分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以国家政策为主导的。专题二、三、四涉及的是企业上市前私募股权融资的几个重要环节:从有声誉的国内外私募基金融入发展所需的资金、融资前的尽职调查、融资后企业各方面按照上市标准进行规范化、最后向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这些环节紧密联系,并最终对企业上市成功与否、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专题五和专题六是分别从近年来中国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的案例中得
8、到启发进而总结的两个新趋势。政策推动下的中国并购市场直以来就好像是一根指挥棒,引导着中国经济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对中国并购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0 年,中国并购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全年各季度完成的并购数量,较 2009年各季度均实现成倍增长,交易金额也不断攀升。共完成 622 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 501 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 348.03 亿美元。与 2009 年完成的 294 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 111.6%。但是,我认为如此高企的并购市场只是正常的资本泄闸效应,不足为奇。金融危机中有太多的资本被抑制,类似中国这样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自然成为了追逐的热点。只要是对中国经
9、济改革发展之路及体制建设有着长期关注和入微观察的人便不难理解其中真正的幕后推手。众所周知,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国,行为走向,并掌握着它的未来。不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并购交易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讲还是新生事物。相比公开上市,以并购方式退出还不成主流,因为在中国市场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估值和回报。不过,在一个以政策为主导的市场里,发改委或证监会的一纸文件完全可以改变企业的发展道路。在美国这是不能想象的,美国没有类似发改委这样的权威发言人,行业的兴衰走向都是由投资者来投票,也就是由市场最终决定行业的命运。如果投资者不看好该行业,那么他们给的估值就会非常低,还不及并购的价格高。不
10、过,就目前的形势看,除非政府明令禁止某行业不能上市,比方说房地产企业,否则上市仍然是中国企业最好的发展途,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综合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其他部委和监管部门也会参与进来。这些政策一3,从亲身经历来讲,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前段时间,我们有个西南地区的客户企业联系我们做并购咨询。我是在两年前认识这家企业的老板,当时他雄心勃勃,一腔热血,想要将企业打造成西南地区该行业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忠实合作伙伴,我们当即与他签订了独家顾问协议,为企业募集上市发展所需的私募股权投资。由于企业的资质相当突出,设备优良、管理规范、批文齐全,而且地理位置绝佳,市场潜力巨大,当时多家国内
11、一流的私募基金趋之若鹜,争相竞投,大家都憧憬着这家企业能够发展成为区域龙头。谁知就在准备签署投资协议之前,发改委出台了相关条文,对新增产能“一刀切”,禁止新生产线的扩建。这家企业的上市之路随之终结,由于规模扩张受限,老板转而考虑将企业出售。在同境内外多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自该文颁布以来,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分散的小公司,就连上市公司也不得不停止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于是,他们只能通过展开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调查来寻找和收购适合自己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的企业,从而保证业绩的持续增长。我们的客户企业各项指标均超行业平均水平,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如果我们深入探讨,相信可以挖掘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
12、的企业。虽然具体到每个行业的每家企业并购双方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从社会生产力角度出发,有的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也有的出于产业链延伸考虑,但是每一笔并购交易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都有政策层面的因素存在。总体来说,中国的并购环境向着公开化、市场化的方向前行。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时期,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然成为了政府的新命题。在历史上,每一次产业升级都伴随着一个产业整合,而兼并重组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当然,这个整合不单是企业层面,更重要的是资本层面,只有为资本运作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才能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唤醒企业的主体意识,促进兼并重组。换句话说,除了继续贯彻落实现
13、有的积极政策以外,政府还应考虑为资本搭建一个自由进出的平台,规范和鼓励私募基金进入并购领域,为其创造多元化的退出渠道,进而繁荣并购市场促成产业的高效整合。规范:中国企业绕不过的槛刚刚过去的 2010,中国企业 IPO(首次公开发行)无论从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吸引了全球范围的关注。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中国公司的上市征程也并非一片坦途。在 2010 全年大概有 343 家企业通过两大发审委的审核,剩余 62 家企业被否,通过率不到 85%;其中备受争议的创业板低于 80%。在美国,股市对企业上市基本上可以说是来者不拒,但是除了少数例如新东方、新浪之类的知名企业,大部分闯关成功的中国
14、企业都乏人问津,股票长期处于低估值状态,这一现象进而在 2010 年年末演变成为中国企业退市风潮。由于历史或者机制的原因,国内的私营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治理结构不清晰、管理方法落后、企业战略不明确、财务管理不够系统、法律不规范以及生产流程的不透明化等等问题。虽然对与企业家来说,规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短期内的转型阵痛。然而,相较于上市带给企业的广阔发展前景,规范的成本可谓微不足道。针对 2010 年 IPO 被否的 62 家企业,曾有媒体就其被否原由做过五花八门的分析和排序。其实,尽管国家和行业的政策确实时时调整,但是归根结底,大部分企业都是由于自身经营存在,4,读。,-,不规范的问题而
15、上市失败的。以渤海轮渡股份为例,证监会对其财务数据的规范性提出质疑,认定公司不予过会;而福建腾新不予通过的原因之一则是由于公司没有建立完整的董事会治理制度,聘用了不符合条件的独立董事;上市失败的浙江康乐药业是因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存在缺陷募投项目的前景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些闯关失败的企业,上市之前所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随着证监会的决议一起付之东流了。由此可见,规范化在企业上市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再谈谈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所遇到的困难。从前两年起,中国企业中形成了一股赴美上市的风潮。初始动机不难揣测:或因公司的法律架构;或因公司在国内达不到上市标准等等。总之,不少企业为了减免国
16、内规范化的成本,选择了较宽松的美股上市。然而,上市后,不少公司才发现每走一步都艰难异常,稍有不慎都会遭到对冲基金、律师、投资者甚至媒体的群起猎杀,可谓步步惊心。作为中国“B2C”第一股的麦考林,上市不足 3 个月便遭遇连番变故。由于被卷入公司财务欺诈的集体诉讼,股价已下跌至少 6成以上;绿诺科技则由于夸大营业额、虚报合同以及公司管理层贪污等问题直接从纳斯达克清退到粉单市场。诚然,麦考林的股价下跌和绿诺的退市,都受到机构看空和集体诉讼的影响。但是,在美国股市,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目前在美股市场上的中国概念股明星新浪、网易还有中国人寿当年也都曾遭到过集体诉讼的风波。中国古语说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只
17、要自身资质优良,自然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事实上,上市没有捷径可走。寄希望利用法律或监管的不完善而侥幸过关的企业,最终会被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所抛弃,只有完善公司的经营才能让企业真正在资本市场获利。关于民营企业上市前规范化的问题,可以参考中国首创研究报告民营企业上市规范问题。我们希望借助文章解答围绕企业规范的各种疑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公司网站()下载阅借尽职调查加快企业上市前的规范化企业进入尽职调查阶段就意味着企业已经赢得了投资者的兴趣和投资意向,但我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一个企业喜欢尽职调查。在中国,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尽职调查可能是一个神经高度绷紧的过程,因为大部分企业暂时尚不够规范,而且尽职调
18、查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泄密风险。但是,尽职调查是引进投资者的必经之路。投资者是企,5,业未来长期的合作伙伴,并非一次性的交易,在合作之前相互增进了解是必须的。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企业除了积极面对,配合好尽职调查团队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尽职调查进行企业上市前的规范化。上市是一个企业自身规范的过程。对于投资者来说,尽职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发现企业是否存在欺骗行为和评估企业的投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是双向的,这些既是投资机构的风险,同时也是企业存在的风险。尽职调查除了帮助投资者发现企业的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发现在财务、法务、业务、市场、人力资源甚至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加快企业规范化的进程,为
19、企业未来的上市道路扫清障碍。当然,尽职调查对企业也存在着商业秘密被泄露等风险。如何应对尽职调查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首要原则是在没有正式签署投资框架协议书(Term Sheet)之前切勿向投资人透露任何机密信息。企业应当在主动配合尽职调查的同时设立抗风险防线,智慧的应对投资人的各种调查诉求。比如,企业可以考虑在尽职调查开始之前预先收集整理好相关,后根据尽职调查的清单和进展程度,视具体情形分批释放,切忌全盘托出,越机密的信息应该尽量选择在尽职调查的后段披露,甚至可以是在尽调结束且投资到位后再披露。同时,企业还必须做好投资者中途放弃尽职调查的两手准备。与其说尽职调查是一
20、个死板的被动程序,不如说它是一个投资人与企业之间的攻防之战。一般来说,尽职调查是针对企业方而言的,反过来,企业也可以采取主动,对投资者进行一个简单的反向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企业未来的合作伙伴。此外,庆幸的是,企业并非孤军作战,在整个尽职调查过程中,一直都有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专业化部队和智囊团在其背后支撑。为了积极有效的应对尽职调查,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利益,企业应该在他们的建议、协助和指导下完成整个过程。尽职调查在企业规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关于企业如何应对尽职调查并进行上市规范化的话题,中国首创发布的民营企业上市规范问题报告中有详细的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公司网站()下载
21、阅读。,的文件或材料,按内容和机密等级分门别类,然6,的。,在中国私募投资三个关键:私募、证监会和社保基金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投资者投资回报都会低于市场的总体表现。不管对于用自有资金购买股票的个人投资者,还是基金经理、对冲基金经理或者私募基金经理来说都是同一道理:若要想拥有与市场同期的良好表现,就应当抓住市场中有持续性的机遇和趋势。如今,在中国的私募股权行业某些优秀的私募公司正拥有前有未有的机遇和优势,他们拥有大量的现金,最优势的项目资源和最可靠的在中国内地上市退出途径。私募公司与社保基金和中国证监会共同组成了一个投资界的三角联盟。中国社保基金受益于中国强大的人口基数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资本来
22、源;中国证监会在中国负责所有上市公司的审批。私募基金从前者获得投资基金,通过后者和中国股票市场获得退出回报。包括全球私募投资巨头 TPG、KKR、凯雷、黑石和高盛日益发现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更大,投资回报期更长并且竞争者更多。与此同时,新一代的佼佼者正在逐渐崛起-鼎晖、赛富、新天域和弘毅等等。大约十年前,这些公司在中国开始起步,开始投资一些中国高新技术行业。他们的第一笔资金大多来自美国投资者,例如斯坦福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投资重点和资金来源开始发生变化:从专注于高科技扩展到包括传统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从美元投资到人民币基金的建立。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十年如一日的良好投资
23、记录。特别是近两年来他们摸准了市场发展的良好趋势,业绩更是突飞猛进。,疑问创业板已成为中国私募基金眼中的最佳退出渠道。证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有着比香港美国更严格的准入要求,并且会根据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有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没能通过上市审核。如果公司在上市之前获得了私募公司的投资,通常来讲会更容易获得证监会的青睐。原因很简单:一个公司要想获得私募融资,首先要经历不亚于证监会考评难度的尽职调查。如果一家优秀的私募公司愿意承担风险投资一家中国民营企业,那么这家公司的潜力、市场表现等应该优于一般的企业。当社保宣布打算将其 10%的资金投入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
24、estment),特别是私募基金行业的时候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通过其严格的挑选标准。在中国,它最终选择了少数几家具有强大能力和高水准的公司-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鼎晖、赛富、新天域和弘毅投资。在将来任何从这些私募投资中获得的收益都将由社保基金反馈给中国数以亿计的退休人员。我大胆的进行一下假设:这些因素应当也有可能纳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选择中。在社保投资私募基金之前,基本上所有投资回报最终都将返回到私募投资进程中被用来投资更多的公司,并在中国资本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这种模式往往只能造“富”很小的群体,如大型机构和财团。而现在私募公司投资所得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将会通过养老金的形式返回给普通民众,这样更多
25、的人将从私募基金的成功运做中获得回报。或许在将来,很多大型国际私募投资机构会抱怨这样的强强联合会对他们产生不公,但是毫无疑问这将会有更充裕的资金帮助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这一批民营企业的成功上市,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将从中受益。这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和我都是乐于见到,2009 年 10 月,深圳创业板开盘以来上市公司数量 230 家,募集资金超过 300 亿元,公司总市值更是超过 1000 亿美金。比较各国股市,深圳创业板的市盈率倍数明显高出香港和美国。毫无7,需要,中国优秀央企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将子公司单独上市的构想付诸实施将涉及到极其复杂的交易架构。
26、我们中国首创正在与最富经验的律所联手来协助其中一家企业建立规范的法律和股权架构以符合母公司、证监会、国资委、商务部等机构的规章法则和监管制度。任何一家央企都有其独特的股权结构和业务背景,所以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方案使其子公司独立IPO。而且对于某些企业来说,让子公司单独上市的想法是注定行不通的,因为当中涉及到复杂而又根本无法避免的关联交易、明显的同业竞争等问题。如果母公司已经在 A 股上市并合并了子公司的报表,那么在国内分拆子公司上市更是难上加难。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研究和设计融资方案,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央企获得资本的新途径我们中国首创主要的业务是帮助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获得私募
27、股权融资。私募基金合作伙伴的加盟不但可以给这些企业带来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能为其未来在国内或海外的 IPO 到好坚实的基础。除了这些主要业务,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接触到不少有融资需求的国有企业。最近,我有幸分别与两家规模相当大的国有央企的领导班子就他们的融资需要和想法进行了长谈。对于我来说,这是亲身了解这两家央企管理结构和战略发展远景的宝贵机会。从会谈中我欣喜地看到这两家企业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企业领导大胆且卓有远见的扩张计划。其中一家企业已经有 5 个上市子公司,总市值接近 500 亿人民币,现在正在探讨第 6 家子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的可能性;另外一家企业其整体业务已经在内地主板市场挂牌,但是有意
28、愿将其一子公司重新分拆独立上市。正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他们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最优秀央企对资本的渴求和进行国际性扩张的欲望和,或割离来满足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的要求。为了冲破重重藩篱而实现子公司上市融资的目标,母公司或子公司往往需要做出不小的牺牲,比如为了避免关联交易子公司必须割离某些业务从而造成综合竞争力的下降等。遗憾的是,即使做出了这些牺牲,未来仍然有被证监会枪毙的风险。总的来说,母公司支持子公司独立上市目的是为了改善子公司以及母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负债率,同时通过融资的助力使子公司得以加速发展。实际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除了分拆上市,引入国际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往往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私
29、募股权基金投资国有企业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盈利。这里的关键是,私募基金可以设计一种融资方式使得交易的所有参与方均可以从中获利。私募基金通常的退出方式是 IPO,但是如果一家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已经具有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巨大的增长空间,私募基金会非常愿意加入进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增值服务,进而在企业的超速增长中获得高额回报。此种模式下,私募基金的退出机制可以是 IPO,也可以是在一定期限内实现企业内部回购,回购溢价通常要满足 PE内部收益率 20%的要求。在这个交易中,子公司,8,一方面获得了资金支持以加速发展,同时借此机会改善其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能够获得国际知名 PE 带来的增值服务,譬如市场拓展,
30、渠道建设以及声誉提升等。而从母公司角度来看,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同样因此获得改善。同时子公司业绩的大幅提高将完全体现在母公司的报表上,如果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这将有效提振母公司股价和公司声誉。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私募基金可以更为灵活的方式为子公司的领导层设立奖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以刚才我们提到的一家央企为例,我们打算为其引进 10 亿人民币的私募股权融资,通过金融杠杆效应,进而帮助其获得 20 亿人民币的贷款。这样即使在公司运营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其收入和利润都将成倍提升,更不用说公司在私募基金帮助和激励机制双重作用下必将获得提升的运营效率及其带来的超速增长了。这一
31、运作方式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典范。以投资了云南云天化一家子公司的国际著名 PE 为例。云南云天化是在 A 股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PE 看重了其一家子公司良好的竞争态势和发展前景从而在 2006 年对其投资,并帮助其改善公司治理,扩张生产业务,建立激励机制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利好条件促进下,该子公司高速发展,产能提高了 10 倍,并将业务扩展到了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PE 投资方正在打算以股权内部回购的方式退出。我们认为,接受 PE 投资并通过企业内部回购使其退出是已上市央企下辖子公司最为简便有效的融资办法,可谓趋利避害,一举多得。尽管目前在国内的实例不多,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
32、越多的优秀央企通过这一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有声望的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腾飞新起点最近,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企业越来越积极的参与到并购中,不管是境内还是境外,由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起的并购项目数量明显增加。根据 Dealogic 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 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到 2.27 万亿美元,自 2008 年下滑后首次明显回升;其中中国地区的并购交易占全球份额的 8%,并购额上升到 230亿美元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并购交易国。在金融危机以前,中国的并购交易量只占到全球总量的 2%-3%。数据表明,横向并购在我国并购活动中的比例占了 50%以上。很多民营企业
33、都是依靠横向并购发展壮大,国美电器更是依靠并购成就了其家电零售霸主的地位。国美先后收购了永乐、大中等具有强劲实力的企业,在收购中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现在随着中国整体产业升级,一大批传统行业(水泥、房地产)需要淘汰落后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横向并购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整合并不是仅仅在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单独进行的;相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行业的剧烈整合将会导致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动荡。现在世界电子生产重心已经移到中国大陆,中国电子生产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以前的代工厂现在也转型为以内销为主自主品牌生产商,例如海尔、美的和格力等。这些行业巨头的出现,加速了其上游供应商的行业整合。在高新科技领域,很
34、多中国民营企业也是频频出手。并购有助于减少市场风险,快速进入新市场,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明显地提高企业同供应商以及买主讨价还价能力,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一体化的综合效益。例如在软件行业,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中国巨头为完善自身的产业链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为了扩大在网络小说领域的优势,盛大先后收购了榕树下,潇湘书院等中国知名网络小说门户网站;为了扩展国际业务,阿里巴巴先后收购了 Vendio Service,9,Auctiva 等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如此,在企业扩张到一个瓶颈阶段时,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业务,分散风险,使企业实现经营多元化。在中国,百丽的扩张最具有代表性:女鞋巨头百丽通
35、过收购森达等公司,扩充男鞋、运动鞋等系列,完成转型成为鞋业零售大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并购方向。但究其到底,企业进行并购是为了追求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通俗来说,就是达到“1+1”的效果;两家公司在合并以后的经营利润应该比两家独立公司合并以后更高。并购以后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是要看企业在收购以后能不能很好的经营新业务,并购方应该充分尊重被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通过沟通求同存异;同时,公司可以借助协议等方式留住被收购方原公司高层,由他们来协助将将两家公司尽快融为一体,达到协同作用最大化。华润集团通过并购方式先,后涉足了零售、地产、食品、水泥等诸多行业,在华润内部
36、形成以 9 大行业为中心,25 项不同业务为枝干的超大集团。华润通过引入收购 6S 管理体系和 BSC 完成了对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优化,并且将子公司打造为上市公司。目前华润系已有 7 家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华润置地、华润励致、华润水泥、华润电力、华润生化和华润万众。我相信并购将会帮助更多中国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成长为明日的行业巨头,乃至最终走向世界。因此并购可谓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并购交易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各有不同。我们对于企业并购以及并购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做了研究,详细的研究结果请参考中国首创研究报告并购:中国企业的助力。,10,中国首创,作为唯一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优秀中小型企业的国际投资银行,为那些迅速成长并具创新能力的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和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和融资服务。我们针对性的服务有助于中国中小型优秀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信息,请联系:,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中环商务大厦 2008 室,电话:0755-3322-2093,网址:,博客:,中文博客:,邮件:,更多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趋势的信息,可以参考我们的研究报告和专栏。您可以在中国首创网站下载我们定期出版的中文研究报告,也可以关注中国首创董事长Peter Fuhrman 在 21 世纪经济报道和福布斯中文网的专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