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3769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10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简明性。B级,理解;C级,分析综合。,2近年命题形势有以下几点:(1)所选文本主要涉及生物、理化、天文等内容,且多是高精尖科技。如2009年重庆卷的“大海中的水”,四川卷的“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等。(2)考查内容:词语(概念)和句子的理解。如2009年湖北卷第6题。文章内容及观点的概括。如2009年四川卷第6题。推知文章中暗含的信息,如2009年各卷均含此题。(3)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少数省市设有简答题或填空题。2009年天津卷含简答题。,3科技文阅

2、读试题较稳定,估计2011年不会有大的变化,仍将有以下特点:(1)考查内容主要是概念理解、内容概括、推断未知信息。(2)题量仍为三道题或四道题,不会再有所增加。(3)选文仍以生物、物理方面的为主。,(2009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13题。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

3、洋,即所谓的“初生水”。,为了探寻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17亿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

4、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有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1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存在于炽热

5、的地心中的水蒸气。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B两项说的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的存在形式。C项说的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它们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只有D项解释的是所谓的“初生水”。【答案】D,2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6、整合能力。A项信息区间在第四段的句首,说的是弗兰克提出的新理论,属于结论,不是论据,故选A。B项对应选文第四段的第四、五句。C项对应选文第四段第六、七句。D项对应选文第四段末尾两句。B、C、D项均是支持弗兰克提出的理论的有力证据。【答案】A,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C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推断不正确,在原文中无依据。A项可由原文第三段末句

7、推断出来。B项可由文章第四段的信息推断出来。D项可由原文主要内容推断出来。【答案】C,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要么是关键信息点,要么是某一重要说明对象的简洁概括(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承前或启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根据上下文把握词语的语境义,三是代词或非代词的指代义。如何准确理解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技巧:,(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义项。(2)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3)根据语境

8、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分析词语源生或隐含的内容。总之,对词语的理解必须放在大的语境中读,而不能脱离对文章整体的把握。,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在高考中,自然科学类文章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深化句、总结句等)。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可用“抽取主干”法,先理清修饰、限制的附加成分,再理解整句话的含意。对内涵丰富的句子,应根据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它们要么体现了文章的思路,要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么承上启下,要么阐明

9、主旨,它们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这类句子也是较容易理解的。,高考考查的句子,常常是中心句、修辞句、例说句、含蓄句、结构复杂句等,考查的重点是对文段中心句和修辞的理解。本考点在命题中是每卷必考点。(1)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首句、中心句、转承句、点睛句、情感句、矛盾句、尾句。(2)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说明文中的描写、文艺性的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形象、生动的作用。,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比照材料辨别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

10、行简要表述。从文中筛选信息时,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这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具体辨别,认真筛选,抓住主要信息,把握本质特征。,(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这一考点在高考中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根据信息加以推断;根

11、据文章内容加以合理的想像。考查形式为: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选择推断正确的项;对文章内容加以合理想像,然后根据要求加以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想像。推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实及虚、因果推断(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归纳推断(由个别到一般)、演绎推断(由一般到个别)等等。但不管属于哪一种推断,都有一定的方法可循。一般可按如下思路操作:仔细审题,明确要求;整体阅读,把握主旨;紧扣思路,推断想像;排除干扰,确定答案。,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2、有时分散在多处说,这就要把分散的表现作者观点的必要信息筛选出来,而后加以连缀组合,即从隐含信息处开窍。捕捉隐含信息的方法有四种:a.联系上下文来体会;b.抓关键词语,联系时代背景来捕捉;c.透过明示信息来挖掘;d.从全文的主要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中体会。,一、(2010年兰州统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题。进入血管的机器人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与会者在投影屏幕上看到了这样一组镜头:,2005年的某一天,一个由直径只有30微米的齿轮装配成的小小机器人,被植入血管里。这个小小机器人像潜水艇一样在血液的河流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一旦遇到血管中淤积或飘浮的胆固醇、脂肪,它们就毫不留情地扑上

13、去,迅速将其撕烂嚼碎。同凶恶的病毒相遇时,它们也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可是,病毒是狡猾的,它们看对方来势凶猛,往往会装出一副缩头缩尾的可怜相,好像已经投降,或者干脆躺下一动不动,装成了一具僵尸。机器人大踏步地从敌人身边走过。但是,病毒等机器人擦肩而过后,它们一跃而起,开始从背后恶狠狠地攻击机器人,机器人不断倒下。您别着急,这些机器人体内有纠错程序。,它们中的许多机器人在吃了一次亏之后,只要不是光荣牺牲,它们便能自动调整行为方式。它们见到病毒后,不管它们如何伪装,非要杀它个片甲不留。病毒也随机应变,当它们同机器人相遇时,便拼命膨胀躯体,虚张声势,竭力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可是,大脑内藏有“超级勇

14、敢”程序的机器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决心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主人的健康,同病毒进行了激烈的大搏杀,病毒被不断歼灭。病毒的碎块不断渗透出血管,流入肾脏,通过尿液排除体外。于是动脉畅通无阻,人体更加健康。,上述有关超微技术的剧情,是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编造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无法实现的梦想,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发展,幻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1988年5月27日,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的两位华裔科学家研制出了只有76微米(3英寸)的微马达。1991年11月,日本电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当时最先进的“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用“超微针尖”,将硅原子排成金字塔形的“凹棱锥体”,它只有36个原子那样高,这是人类首次用手工排

15、列原子,在世界原子物理界引起轰动。1996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研制成功了直径只有7微米的涡轮机。一张邮票上可以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只有在超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它的外形和结构。我国也已研制出了1毫米电机。,超微技术现在与老百姓关系还不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还不实用。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现代超微物理学专家本杰明金博士作了这样的描述:“未来人们将研制出高度智能化的人造跳蚤、蜘蛛等动物。它们集超微型电脑、驱动器、传动装置、传感器、电源等于一体,成为人类十分独特而且非常得力的助手。它们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航天、军事等各个领域。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注入血管清除毒物的功能外,在外科手术上还可用

16、微马达来缝合神经、微血管、眼球等;还可用它来深入人体内脏,如肾、心脏等作检查。将成千上万个跳蚤机器人搬入农田,消灭害虫,使农业丰收,又防止了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位教授最后说:“与目前许多处于试验阶段的高新尖端技术一样,超微技术产品的潜在价值和用途一时还很难设想。但是,可以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这种巧夺天工的产品,会悄悄进入我们的家庭,起到种种奇妙无比的作用。”(节选自中国科普博览),1下列关于超微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超微技术是指把直径只有30微米的机器人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B超微技术是依靠电脑技术、显微技术、微机电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科学技术。C

17、超微技术现在与老百姓关系还不密切,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还不实用。D“超微针尖”是超微技术的一种,它可以将硅原子按人的要求进行排列。【解析】A“直径只有30微米的齿轮装配成的小小机器人”,而不是“直径只有30微米的机器人”。【答案】A,2下列对医学超微机器人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医学超微机器人因其体积小,可以进入人体血管,在人的血液中游动,可以完成医生难以完成的疾病治疗和人体保健工作。B医学超微机器人还可以深入人体内脏,如肾、心脏等进行检查工作。C医学超微机器人除对人体进行检查治疗外,还可以防止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D医学超微机器人除了注入血管清除毒物的功能外,在外科手术上还可用微马达来缝合

18、神经、微血管、眼球等。,【解析】C“防止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是医学机器人的功能。【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利用超微技术制造的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血管清除病毒、胆固醇、脂肪等,我们在血管内放入这种机器人后就可以不生病。B在人们的想像中,超微机器人可以有一定的智能,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不管病毒如何变异,植入人体的机器人都可以对付,确保主人的健康。,C美国哈佛大学研制成功了直径只有7微米的涡轮机,一张邮票上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都可以看清它的结构。D超微技术产品的潜在价值和用途一时还无法作出判定,但是可以相信这种产品将来会进入我们的家庭,起到奇妙的

19、作用。【解析】A项中“可以不生病”说法无依据。B项文中没有谈及病毒变异的情况。C项原文说“一张邮票上可以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只是要说明这种涡轮机的大小。【答案】D,二、(2010年华中师大一附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今年是拉尼娜年,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拉尼娜和人们所熟悉的“圣子”厄尔尼诺是一家人,它们交替出现,周期为27年。,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

20、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70%,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

21、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

22、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像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

23、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们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4对“拉尼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拉尼娜是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使西太平洋海水流速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B拉尼娜发生会引发强降雨,导致亚洲、澳洲、非洲等地的特大暴雨、干旱、寒流,也会导致美洲地区的飓风。

24、,C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的现象。D科学家早就知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冬天寒冷干燥的可能性较大。【解析】B拉尼娜发生“导致亚洲、澳洲、非洲等地的特大暴雨、干旱、寒流,也会导致美洲地区的飓风”与原文不符。【答案】B,5对拉尼娜导致今年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的原因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亚洲的高压非常活跃,我国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而大气环流又无法改变这种现象。B来自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了低温。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25、地区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D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与冷空气相遇,一冷一暖结合在一起。,【解析】A项中“大气环流无法改变”的说法错误。B、C都只说到了部分原因,且不是主要的。【答案】D,6对文章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拉尼娜现象出现容易导致气候变冷,厄尔尼诺则相反,它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B由于水与空气的热容量有差异,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这种温度的变化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C拉尼娜现象不仅对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有极大的影响。D大气环流的变化能产生热气团与冷空气抗衡,但大气环流不会随时发生变化,而

26、是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B原文是“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答案】B,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今年年初的暴风雪产生的条件没有那么“完美”,即冷暖气流有一方迅速减弱,那么雪灾就不会有这么重。B立春之时,南方上空如果能够很快出现强大的暖气流抵御冷空气,暴风雪也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C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只有设法了解它,主动适应它,才能最终改变它。D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成因太复杂,目前还无法预测它们发生的时间,说明人类在了解大自然、探索其变化的规律上任重道远。,【解析】C“才能最终改变它”没有依据。【答案】C,自然科学类文章解

27、题步骤及干扰项设置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解答有关题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通读原文,吃透主旨;研读题干,明确考点;比较选项,排除干扰;找准根据,选择答案。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命题方面是有一套命题思路的,这就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规律:,阅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三步命题思路,也是我们识题的思路,这就是“解释语义筛选信息思维加工合理推断”。同时,命题人还说过,对于阅读材料“我们的理解总是逐渐深化的,每一回阅读往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是一遍可以奏效的,它是渐进

28、的、渐悟的,是藏着“反复”阅读的深层次理解的。,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主要有:1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中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2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3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4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5源流倒置:选项在时间上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在因果或条件与结果关系上,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在“源流”关系上,将“源流”互换。6以偏赅全: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7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