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4937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口服相关知识.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相关知识 主讲人:苏洁 地点:中医科,一、中药汤剂服用法 二、免煎中药服用法 三、中成药的服用,概 述,概 述,在服用中药时应根据病情需要掌握:1、温度 2、剂量 3、方法 4、时间 5、注意事项 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一、中药汤剂,(一)、服药的温度 1、温服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中药汤剂,(一)、服药的温度 2、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该冷服。,一、中药汤剂,(一)、服药的温度 3、热服将煎好的中

2、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并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热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一、中药汤剂,二、服药的剂量根据病情需要分为:1、分服(分次服用)适用于慢性病、病情轻的、慢慢调治的患者。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呕吐的患者要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呛。,一、中药汤剂,二、服药的剂量根据病情需要分为:2、顿 服 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应急速治疗的患者。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这样药力大而猛,能充分发挥药效。,一、中药汤剂,二、服药

3、的剂量根据病情需要分为:3、其 他在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切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一、中药汤剂,三、服药方法一般服法:一般是1天1剂,即将两次或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急症重证:一次性服用(顿服)以使药力集中,也可一天数次服用、或煎汤代茶多次服用,以使药力持续,甚至一天可连服两剂以加强疗效。,一、中药汤剂,三、服药方法服汤药后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小量而多次饮用的方法。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用鼻饲法给药。,一、中药汤剂,四、服药的时间一般服药时时

4、间: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次数。饭前服用: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滋补药饭后服用:病在胸膈以上的(心、肺),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睡前服用:安神催眠药其他:治疟疾的药要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左右服用;急性病、呕吐、惊厥及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一、中药汤剂,五、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2、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3、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4、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5、煎好的中药汤剂应在28冰箱中保存。,二、免煎中药,免煎中

5、药根据其性状不同分为:粉末 颗粒,二、免煎中药,(一)服用方法 1、常规服用方法(1)将一天药量中的各味免煎中药包装袋全部撕开,倒入容器中。(2)根据药量加温开水200300ml,(对于粉末状的免煎中药应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然后再用开水冲)可根据药量多少,酌情增减加水量,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或遵医嘱。间隔服用时,可根据药液的温度加热后再服用。,二、免煎中药,(一)服用方法 2、配合汤剂一起服用免煎中药中有些动物药和矿物药以及三七、琥珀、乳香、没药、人参、川贝等,为了增强吸收,提高药效等原因,临床上多以饮片煎煮后的汤药,配合以上几味“免煎中药”联合使用,即将免煎中药与汤剂按处方量趁热

6、或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从而起到取长补短,事半功倍的疗效。,二、免煎中药,(一)服用方法 3、煎煮服用免煎中药用温开水冲后有时会出现难溶或不能完全溶化的现象时,可放在小火上加热23min促使其完全溶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效果。,二、免煎中药,(一)服用方法 4、其他:,免煎中药,因其味道欠佳可用蜂蜜调后服用、或调制成丸服用,以解决儿童服用困难的问题,将免煎中药装成胶囊,随身携带,长期服用;也可将其调制成膏服用,免煎中药还可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外用熏洗患处;也可加温水、香油或醋,搅拌均匀至膏状,将药膏均匀涂布到患处,并做适当包扎,二、免煎中药,(二)注意事项,、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

7、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皮肤病及创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用药,、免煎中药应放置在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中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因为免煎中药的每味药工艺不同,冲服时,如有部分药物未能完全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包装袋打开后应立即服用,如果放置时间长,免煎中药会受潮,沾在袋中不易倒出,二、免煎中药,(二)注意事项、免煎中药在冲服时有些品种会出现不溶解或部分不溶解,或溶解较慢。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a、免煎中药本身是由药材微粉化后制成,冲服时类似于散剂,有不溶解、

8、沉淀现象。如川贝母、天麻、全蝎、蜈蚣、沉香、西洋参、三七等。,b、有些籽仁、根类产品,冲服时出现混浊或有絮状物,尤其在药液放冷后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这类药物含有的一些物质在温度较高的药液里溶解,在温度较低的药液里凝聚所致。如车前子、菟丝子、法半夏等。,难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冲服方法不当造成,如水温低、搅拌不充分等。所以在服用免煎中药时,还需特别注意,三、中成药,(一)按剂型分类及服用方法:1、丸剂、,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分成小粒后再用温开水送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如蜜

9、丸:乌鸡白凤丸,水蜜丸:补肾益肠丸,水丸:逍遥丸,浓缩丸:牛黄解毒浓缩丸,蜡丸:妇科通经丸,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等。,2、散剂、粉剂,一般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药汁送服,也可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但对于温胃止痛的散剂,如胃活散,不须用水送服,直接舔服即可,以便药物在胃中多停留一些时间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服后一小时再饮水为宜。,三、中成药,(一)按剂型分类及服用方法:3、膏剂4、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如八珍益母膏,颗粒剂(冲剂)宜用温开水冲服;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型、混悬型和泡腾型。在服用混悬型颗粒剂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一并服用

10、,以免影响药效;但对于泡腾型颗粒,只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三、中成药,(一)按剂型分类及服用方法:,5、糖浆剂、口服液,可以直接服用。如急支糖浆、清热解毒口服液,服药后不能喝水,以免影响药效,6、片剂,一般均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咀嚼片,应嚼服,四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含片因需含服,如草珊瑚含片,因此婴幼儿也不宜服用,以免气管被卡住的危险。此外,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均不宜掰开服用。,7、胶囊剂,宜用温开水送服。如血脂康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消栓肠溶胶囊,三、中成药,(一)按剂型分类及服用方法:8、气雾剂,将药物喷雾直接吸入,主要用于止咳平喘或开

11、窍醒神。切忌口服。如复方丹参气雾剂,9、胶剂,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单独服用时,均可加黄酒或糖、水,隔水加热使之溶化(又叫烊化)后服用,10、茶剂、饮剂,需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如午时茶,三、中成药,(一)按剂型分类及服用方法:11、其他,、中成药丸剂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效,、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

12、服,三、中成药,(二)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对于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一般情况下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可与成人量相差不大或遵医嘱。孕妇或老年人,要禁、慎使用或遵医嘱。此外,还有一部分外用中成药,在外用中成药中除少数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服药小结,空腹服用:润肠通便药,泻下药。饭前服用:补益药,祛痰药,开胃药,制胃酸药。饭后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食导滞药。睡前服用:镇静安眠药,治疗遗尿药,驱虫药。及时服用:急危重症药,解表药。不拘时服用:生津润喉,清暑解热药

13、,咽喉疾患药。对于不同病情,不同方药又有不同的服法。请遵循医生的嘱咐服用。服药后宜休息半小时左右,不宜立即活动或劳作。,煎药器皿选取,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意思是说煎药不能用铜、铁质的器皿,较适合用银质和陶瓷的器皿。铝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极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煎药器皿选取,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碗,以耐火的砂锅或陶瓷罐最为理想;搪瓷烧锅次之;最好不要用铝锅;一定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中药属性,1、温,2、热,3、寒,4、凉,桂枝、生姜、白芷、防风、辛夷、麻

14、黄,附子、肉桂、花椒、干姜、丁香、吴茱萸、胡椒、小茴香、八角,石膏、知母、黄连、苦参、淡竹叶、夏枯草、栀子、决明子,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蝉蜕,相克:不可同服,【黄连不能与猪肉同服】黄连味苦、性寒,有清除邪热或虚热、泻火、健脾燥湿、抑菌解毒等功效,猪肉酸寒、滑腻、多脂,滋阴润燥。两物作用相佐,同食不但降低效果,还可以引起腹泻。【桔梗与猪肉相克】桔梗味苦、辛,平、性微温,味厚气轻,为肺经引药,能宣清肺气,利咽喉,祛痰定喘,养血排脓。而猪肉味甘、咸、性微寒、无毒,入脾、肾经,有滋养脏腑、滑润肌肤、补中益气等功效,久食令人生痰湿。桔梗与猪肉的性质与功能相反,不宜同时使用。,相克:不可同服,

15、【人参与白萝卜相克】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有补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之功,萝卜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之功用。而人参补气、萝卜消气,两者功能相反,不能同时食用。【常山与香葱相克】常山性寒、味辛、酸、有小毒,入脾经。有截虐、祛痰的功效,适用于痰饮积胸、胸膈胀闷,欲吐不能者。生葱性辛温助热,与常山的性味功能都相背,因此不能同时食用。,相克:不可同服,【甘草与白菜相克】甘草性平、味甘、性微温、入脾、胃、肺经,解毒祛痰。白菜味甘、性凉、气虚胃泠者不可食。甘草与白菜功能相反,不宜同时食用。【白果与鱼相克】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可用于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痰多喘咳、遗尿尿频、带下白

16、浊。白果与鱼同食,会产生不利于人体的化学反应。,相克:不可同服,【荆芥与驴肉相克】荆芥味辛、性温,有理血、止血、祛风、解表等功效,入肺、肝经。驴肉味甘、性凉、有滋阴壮阳、安神祛痰、补气养血等功效。荆芥与驴肉的药性相反,同食会发生不良生化反应,有损害人体的健康。【马齿笕与花生仁相克】马齿笕性味寒凉,花生仁含油脂比较高,如果花生仁与马齿笕同食,马齿笕的寒凉与油脂相互作用时,则促使滑利之热,容易引发腹泻,对身体有害,所以,花生仁不要与马齿笕同食。,【龙骨与鲤鱼相克】龙骨微甘、涩、性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有镇心安神、敛气逐湿、涩精止血、止盗汗、平肝潜阳、敛疮生肌等功效。而鲤鱼性味甘平、利水消肿。鲤

17、鱼与龙骨的作用相反,而鲤鱼含有组织蛋白酶,可能与龙骨中的某些成份起不良的化学反应,削弱龙骨的药效,因此,龙骨不宜与鲤鱼同食。【丹参与羊肝相克】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与羊肝发生生化反应,妨碍药效的发挥。,相克:不可同服,【白术与李子相克】白术性微苦、甘、温。李子性味甘、酸、微温、有生津利水、清泻肝热的作用,两者同食会使白术药物温热加燥,影响药物的效果。【紫苏与鲤鱼相克】紫苏性味辛温、具有宽肠、下气消痰、润肺的功用,忌腥膻(shan)的气味干扰。鲤鱼含组织蛋白酶、十几种游离氨基酸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易与紫苏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妨碍药物效果的发挥。,相克:不可同服,【牛膝与牛肉相克】牛膝性

18、味苦酸、平、入肝肾两经,有补肝肾、壮腰膝、活血化淤、通经脉、祛风湿等。牛肉甘温、补气助火、两者同时食用会损害身体健康。【麦门冬与鲤鱼相克】麦门冬微苦、味甘、性微寒、入肺、胃、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而鲤鱼性味甘、平、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两者功能相左,不能同时食用。,相克:不可同服,【苍耳与大米相克】苍耳味辛、苦、性温,有通鼻窍、散风湿之功效,主治风寒头痛。大米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两者同食会引起心痛。【薄荷与鳖相克】薄荷性味辛、凉,入肺、肝经。能透疹止痛、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理气郁、辟秽、解毒之功效。鳖属鱼类,性味甘、平,有腥气,与薄荷气味会发生干扰,此外,鳖肉主聚,鳖甲主散,薄荷更主散,两者作用不相协调。因此,薄荷与鳖肉不可同食。,谢谢大家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