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6115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肿瘤病人的护理.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肿瘤病人的护理,南华大学护理学院蔡 曼 波,学习目标,了解骨肿瘤的分类。熟悉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掌握骨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 述,良性 多见 原发性 恶性继发性:恶性 多见骨肿瘤的发病特点:1.年龄,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人,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2.解剖部位,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分类和病理,1.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类型及所产生的细胞间物质分:成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脉管和神经性等。2.据肿瘤组织的形态、分化程度以及细胞间物质的类型分:良性、恶性和中间性 3.骨肿瘤病的外科分期:GTM,GTM,G 表示肿瘤性质:G0良性;G1低度恶性;G2高度恶性

2、T 指肿瘤侵袭范围:以肿瘤囊和间室分界。T0为囊内;T1为间室内;T2为间室外M表示转移:M0 无转移;M1转移,临床表现,(一)疼痛和压痛 恶性肿瘤,疼痛剧烈而持久。(二)肿块与肿胀 良性肿瘤的首发症状,肿块质硬而无压痛。肿胀发展迅速多见于恶性肿瘤。(三)压迫症状(四)功能障碍(五)病理性骨折与脱位(六)转移和复发,辅助检查,(一)影像学检查 X线、CT、99m锝骨显像和MRI检查可见骨破坏或吸收、病理性骨折等阳性征象及病损范围。(二)实验室检查 血钙常升高;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男性酸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癌的转移;浆细胞骨髓瘤,Bence-Jones蛋白浓度升高.(三

3、)病理学检查,处理原则,1.良性骨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2.恶性骨肿瘤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免疫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3.手术治疗应按照外科分期选择手术方法,力争达到切除肿瘤和保全肢体。,第二节 常见骨肿瘤,一、骨软骨瘤,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称外生骨疣:良性骨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病理 骨软骨瘤实质上是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区再塑型,其结构包括正常骨组织和软骨帽。,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症状和体征(二)X线检查 长管状骨干骺端有蒂状、鹿角状或血丘状骨性突起。处理原则 一般不须治疗,若肿瘤过大,生长过快影响活动功能,或压迫神经、血管以及因肿瘤发生病理

4、性骨折应考虑作肿瘤切除术,二、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常见的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病理 由间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生物学特性介于恶性与良性肿瘤之间。,临床表现和诊断,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肿胀。X线片显示病灶位于骨前后端,呈偏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处理原则G0T0M0,以手术治疗为主。G1-2T1-2M0恶性无转移,可采用广泛或根除切除或截肢术。,三、骨 肉 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以10-20岁发病者居多,多见于长管状骨干骺端,约70发生在股骨下端和

5、胫骨上端。,病理,骨肉瘤的特点是恶性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成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症状 主要症状为疼痛。(二)体征 病变局部肿胀,温度高,静脉怒张,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三)X线检查 干骺端骨质呈浸润性破坏,边界不清,排列不整齐、结构紊乱的肿瘤骨。骨膜下Codman三角,沿新血管沉积的反应骨和肿瘤骨呈“日光放射”现象。,X线检查,处理原则,G2T1-2M0者,采用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8周,然后作瘤段切除后假体植入或异体半关节移植等保肢手术,无保肢条件者行截肢术,术后再继续化疗。,四、软骨肉瘤,软骨肉瘤(chonrosarcoma)是发生于软骨细胞的恶性骨肉

6、瘤,好发于30岁以上成年人,好发部位为长骨、其次为髂骨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开始为隐痛,逐渐加重,可产生压迫症状,X线检查为一密度减低的阴影,病灶内有散在钙化斑点或絮状斑块治疗原则 G2T1-2M0者,手术治疗为主,五、尤文肉瘤,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是起源于骨髓的间充质细胞,以小而圆的细胞且含糖原为特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好发部位为股骨、胫骨、髂骨和肩胛骨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且进行性加重,X线检查为发生骨干较广泛的溶骨性浸润性骨破坏,骨皮质呈虫蚀样破坏;骨膜增生,有新骨形成,呈板层状或“葱皮状”治疗原则 G2T1-2M0者,对放疗极为敏感,六、非霍奇金淋巴

7、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网状细胞肉瘤),恶性程度较低,好发年龄40-60岁,好发部位为股骨、胫骨、髂骨和肩胛骨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疼痛、肿块,X线检查为广泛不规则溶骨,呈“溶冰样”改变治疗原则 以放疗和化疗为首选,手术为辅,七、骨髓瘤,骨髓瘤(myeloma),起源于骨髓造血组织,以浆细胞为主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少数病人以背痛为首发症状,伴有贫血和恶病质。X线检查为多个溶骨性破坏和广泛的骨质疏松。骨髓穿刺可找到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可确诊。治疗原则 以放疗和化疗为主,第三节 护 理,(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 3心理和社会

8、支持状况(二)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 2康复状况 3心理认知状况 4预后判断,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一)疼痛:与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病理性骨折、手术创伤、术后幻肢痛有关(二)恐惧:与担心肢体功能丧失和预后有关(三)躯体活动障碍:与疼痛或肢体功能受损有关(四)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五)知识缺乏:缺乏术前配合和术后康复有关知识,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协助检查 3手术准备 4控制疼痛 5补充营养和水分6化疗病人的护理,化疗病人的护理,(1)心理支持(2)观察药物毒性反应:定期检查病人的血常规(3)用药注意事项(4)饮食指导,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守给药途径;药物剂量要根据体重准确计

9、算每次化疗的用量;化疗药物应现配现用;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时,每种药物之间应用等渗溶液隔开化疗时要保护血管,选择血管时应从肢体的远端至近端,输液时先用等渗溶液,确认针头在血管中再输入化疗药物,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 2体位 抬高患肢 3疼痛护理 4生活护理 5功能锻炼 6截肢术后病人的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有无疼痛及疼痛程度变化伤口内引流管是否妥善连接观察局部灭活后的组织反应,肿胀程度,表面皮肤的血运和温度,有无全身反应观察肢体有无肿胀,有无感觉运动异常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截肢术后病人的护理,(1)心理支持(2)防止伤口出血:注意截肢术后肢体残端的渗血情况,床旁常规备止血带(3)局部观察:观察肢体残端有无水肿,发红、水疱、皮肤坏死,并发感染的迹象,是否有残肢痛和幻肢痛(4)幻肢痛的护理(5)指导病人进行残肢锻炼(6)活动和休息,健康教育,(一)保持身心健康(二)提高生存质量(三)功能锻炼(四)使用助行器(五)复诊,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