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6335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教学课件PPT.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第一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发现油气田440多处、固体矿产矿区1.6万个,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136种,我国有20余种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二)成矿时空跨度大,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是多期多幕的,内生矿藏的形成也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是几条巨大的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

2、期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在矿床种类上,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主要矿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惟中国独有,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的中低品位矿。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费用。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亦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成本。,(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煤炭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内蒙古3省区,南方10个省缺煤;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

3、全国保有储量的60;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湘5省;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4省区。,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10片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河西东疆地区,铁、镍、

4、铜、煤、石油。,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一)能源矿产,我国能源矿产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铀、钍、油页岩、地热、水力等,以煤和石油为主。,煤炭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全国已知含煤面积约55104 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预测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总储量为4.51012 t,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持续开采500年左右。,在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在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35.3,其中气煤占19.8,焦煤占5.9,瘦煤与肥煤占4.4;非炼焦煤占64.7。煤种比较齐全,基本可满足

5、国内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部分出口。,煤炭的保有储量中:华北占59;西北占19;西南占10;华东占6;中南占2;东北占4。长江以北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山西、陕西、内蒙古3省区的储量占全国64。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总的分布为:北多南少,东欠西丰 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煤炭,油气,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340多个,在15个盆地内共发现油、气田440多个。据1994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总资源量为890108 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01012 m3,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但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9。,中国各油气盆地分

6、布,油气,从目前的勘探成果看,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前景看好,石油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7,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14。,油气,铀,我国已发现的铀矿产地较多,目前探明储量主要集中于赣、湘、桂边缘的南岭山地,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含量中等。,地热,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地热出露点2900多处,据对2412个地热点的统计,多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78104 t标准煤,藏、滇、川、粤、闽等省区的温泉多达1503处,占全国的61.3,在121个水温大于80的温泉中,滇、藏占62,粤、闽占18.2。,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

7、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二)黑色金属矿产,我国铁矿资源尚称丰富,预测资源总量为1 500108t,已探明储量500108t,居世界第5位。,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二)黑色金属矿产,铁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几乎占总储量的1/2。富铁矿资源较少。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攀枝花、冀东北京、五台岚县、宁芜庐枞、白云鄂博6个地区,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铁,中国主要铁矿分布示意图,我国锰矿的保存储量约4.8108t,约23集中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在辽宁、

8、四川、云南等省。,锰,铬,铬矿资源短缺,主要由于缺少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探明储量不多,多为中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钛钒,我国钛、钒矿储量十分丰富,主要为四川攀西地区铁矿中伴生矿。钛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钒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可以充分保证建设需要。,(三)有色金属矿产,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我国有色金属矿种齐全,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铝、铅、锌、镍资源潜力较大。有色金属需求总量中,铝、铜、铅、锌占95。,(四)贵金属及稀有、稀土金属矿产,我国金、银和稀有、稀土矿产都很丰富。铂族矿产较少,主要是金川镍矿中的伴生矿。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稀有金属共8种,稀土

9、及分散元素矿产各10种。这28种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稀土资源的工业储量比国外稀土总量还多,其中96以上集中于白云鄂博。,(五)非金属矿产,我国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品种齐全,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产地4700多处,居世界前列的有14种。化工原料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23种,主要为磷、硫铁矿、钾盐、硼、盐矿、芒硝、天然碱等。,冶金辅助原料、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溶剂灰岩、白云岩、硅石、耐火黏土等大宗矿产储量充裕;菱镁矿、萤石量多质优;高铝矿物也具有较好资源远景。,中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分布,第二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0、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我国矿业和与之相关的下游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以上,“因矿兴市”和“因矿成市”,一、矿业开发的特点二、中国的矿业开发及总体布局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主 要 内 容,一、矿业开发的特点,矿业具有初级性-其经济效益主要在下游产业 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在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已有149种探明了储量。依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14.64,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

11、,均居世界前列,其中15种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石棉等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等,1.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从地带看,2.根据矿业产值,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性,人均矿产产值(元),矿业产值占全国比重,从大区布局看,3.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中国1996年的能源产量为13.16108 t标准煤,需求量已

12、达13.88108 t标准煤,分别为1978年6.28108 t、5.7108 t标准煤的2倍以上。,我国能源消费及其增长速度,中国与日本能源利用效率的比较,Total energy-use efficiency,2004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新 能 源-可再生能源,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能源结构改善与二氧化硫变化示意图,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较(2001年),(一)煤炭工业,我国1949年的原煤产量0.3243 108t,为解放前夕的43.9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29.9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9位

13、上升为现在的第1位。2006年原煤产量为21.7108t。,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中国煤矿分布图,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3.大型、特大型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2.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煤炭工业布局特点:,4.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

14、: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1995年原油产量已达1.50108 t,占世界4.95,从1949年居世界的第27位升至第5位。2001年原油产量达1.64108 t,天然气产量达到303.29108 m3。,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 000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中国主要炼油厂分布,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5、,(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1.东北松辽油气区,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3.四川天然气基地,油气工业基地和炼油中心、石油化工中心,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16、三)电力工业,1995年装机容量达到2108 kW;发电量突破11012 kWh,占世界发电量7.75,在世界的位次由1949年的第25位跃居第2位。2000年发电量达1.36 1012 kWh。,1.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山西,占全国65.29。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2.电力工业布局,火电布局-火力发电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发电方式 布局原则:火电动力资源指向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 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 心送电的宏观格局。,2.电力工业布局,2)水电布局-动力源指向极

17、强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成本低廉、没有污染的能源,还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水电受到自然条件影响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巨大等相对的劣势 中国水能资源37853104kW,但西多东少,分布不均,80%集中在西南和西北,90%以上集中在京广线以西。,核电及其他新能源:,原 因:,解决大电网达不到地区和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核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风力发电、沼气发电等,装机30104kW的浙江秦山核电站,两台90104kW机组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拉萨以北90km处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已建成发电,种 类:,分布:,1),2),3),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电网布局华北电

18、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西北电网,西南电网,华南电网,(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评 价,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1)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2)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3)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设 想,(4)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5)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6)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7)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设 想,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1)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2)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4)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