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6410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讲座PPT.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依法治校的目标与任务,教育部法制办公室王大泉,依法治校的背景,党的十五大即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教育部在1999年即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并在2003年发布指导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意见,但总体上依法治校逐步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话语。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8处提到“法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教育部2012年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是十八大之后教育发布的第一个综合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

2、精神的具体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更加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治校的现实意义与定位,依法治校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思想意识、制度机制等系统的改变。教育践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领域。教育法律的建立与完善,使学校管理由完全的内部自治,转变为依法管理,具有开放性、公共性的特点。学校作为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需要按照法律至上、保障权利、制约权力的原则,实

3、行依法治校。适应学校法律地位与角色转变的需要。学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法律角度,传统的实践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被打破,学校的管理活动需要遵守法律保留原则。学校管理的话语体系需要转变,不依法办学,难于得到外部权力、社会舆论的支持。(安全工作),依法治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条件。满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首先要发展,不发展肯定不满意;同时要公平公正,不公平不公正,发展了也不满意;要有科学的测评体系和民主的开放的测评渠道,建立满意度测评的标准和办法。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学校的作用直接而具体。依法治校明确学校依法管理的要求,建立开放的学校管理体制,打破学校

4、管理的孤岛状态,是使利益相关方满意的重要途径。,依法治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现代化:由器物制度理念。教育现代化不仅仅在于硬件的现代化,更在于软件,也就是管理理念、制度的现代化;必然要包含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也就是实现依法的管理和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重要的标志。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责,依法治校是学校文化转型升华与创新的要求。,依法治校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新型政校关系的根本保证。现代学校制度4大构成要素: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现代学校制度核心是使学校成为独立的符合教育组织机构特点的法人主体,完善治理结构,解决学校的治理问

5、题,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提高学校的自主性,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现代学校制度要实现教育家办学(企业家精神),需要民主自治的制度保障,师生参与管理,实现共治和善治;需要形成规范有序而又活泼生动的内部环境,排除外部干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学校治理文化和方式的转变命令服从型文化:从严治校科层文化:强调行政权威,自上而下形成管理层级。绩效考核型文化:追求升学率、末尾淘汰,运用市场机制,绩效最大化。自由平等、自主创新型文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综合改革的核心是权利义务的重新配置,是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学校改革也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依法治校对学校管理转型提出的系

6、统性和全面性的要求,本身就改革,就是综合性改革,不是改变学校某一个方面,而是涉及从理念到制度到管理举措和方式的全面改革。依法治校同时也要改革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机制,将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要与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放在同等地位,依法治校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保障解决立什么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是公民重要的“德性”,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必须的“公德”。解决如何树人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校把培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实施

7、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形成法治的、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对尊崇法治的公民,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新公民”。,依法治校是提高学校领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学校能力的迫切需要。学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显著增强,法律问题、管理漏洞与矛盾纠纷日渐突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应对不当,小事变成“大事”。原有的管理方式,简单效率高,但解决所带来的后续问题,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完备制度,依法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完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减少校长的管理压力。学校管理中很多纠纷转化为治理问题、法治问题,对管理理念和水平都带来新的挑战,遵循法治

8、原则,养成法治思维、依法治校,要成为学校领导者必备的能力。,法治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平等对待、目的正当、比例原则程序正当:听取陈述、不能做自己的法官、决策程序(学校内部考试规则、职称评比等)高效便民:服务意识诚实守信:责权统一(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法治思维:规则思维、合法思维、程序思维、诚信思维、责任思维、民主参与协商共治等等。,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依法治校首先是不是“以法治校”不是“以罚带管”,不是将法律、规则作为管理中的应用之物,而是要作为管理的准则与依据。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法律至上,实现法律面前、规则面前的平等,实现管理活动、办学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依法治校要重在制约和规范学校

9、管理权力的行使。要防止和摒弃工具主义的法制观念,制约权力,维护权利,实现“法的统治”而不是“通过法的统治”。依法治校要突出法治原则对学校治理方式与手段的总体要求,体现法治要求对学校工作全局、管理全程的统摄与指导,对学校具体办学活动、管理行为的系统规范。,雷人校规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谈恋爱要给予处分.福建某中学规定男女同学不能谈话.山东济南的一些中学规定:除了艺术表演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外,女生一律留运动头、男生一律留平头。某实验小学规定,无论春夏秋冬,学生必须每天吃三支雪糕。广西某区民办中学校规规定,学生进校要搜身查行李,一经发现烟、打火

10、机、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当场没收。,依法治校所依之“法”,不是一般意义的国家法律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其在理念上包含着法治精神,其在内容上包含了包括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在内的各种“软法”。学校管理中要体现国家权力、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平衡与制约。硬法与“软法”。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具有软法的特点。学校之法也具有相应效力(中小学学籍管理)。,“治”不是“制”,主要不是制约、管制,而是“治理”,即通过对权力的规范和权利的保障,实现学校各种利益主体的权力的平衡,实现“善治”。要从制度层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意识,重视基层民主建设,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

11、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注重协商民主。在管理中要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管理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依法治校的对象落实在“校”,不是其他的主体,要体现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学校的本质是具有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人的集合,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化有组织教育的场所,其最核心的活动就是教与学。从法律角度核心就是学校教育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配合、互动乃至平衡与冲突。依法治校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体现学校特色,关注师生需求。避免以苛刻繁复的行为规则,代替管理职责和教育艺术。要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把保障学术自

12、由、学习和研究自由为根本出发点。,依法治校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要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要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要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

13、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实现依法治校的任务与要求,制定学校章程,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体系 实现“良法之治”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章程是学校是否成为独立办学主体的标志。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是学校的法定权利,纲要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章程核准机制,到2015年形成一校一章程。章程内容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学校办学、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学校自主管理、履行公共职责的基本规则。,要使学校制定的规则成为“良法”:内容上: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增加义务,不得随意设定罚款或者其他可能侵犯师生基本权利的

14、处罚事由和惩戒办法。程序上:要有公开、民主的讨论,保证师生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学校章程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公开。涉及师生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实施前要经过适当的公示程序和期限,未经公示的规范性文件不得施行。形式上要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组织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实现“民主科学之治”。学校要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特点,依法健全决策机制,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相应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决策公开和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规范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形

15、成决策、执行与监督权相互制衡,保证学校管理与决策的规范、廉洁、高效。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职员工及有关方面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要按照有利于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服务的要求,设置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分工,健全重要部门、岗位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健全校内民主监督机制。学校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切实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组织,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法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运行符合规定,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16、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构、制度,落实公开的具体措施,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要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行政管理部门,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学校面向师生提供管理或者服务的部门、机构,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

17、有关信息,并公开岗位职责、负责人信息、工作规范、监督渠道等内容。,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在中小学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既是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学生家长能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善学校治理机构的重要机制。家长委员会要成为落实学校民主监督的组织保障,要承担参与教育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由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注重依法办学,形成平等自由公正法

18、治的教育环境,实现“育人之治”。学校要依法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学校要依法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将不执行课程标准作为学校违法法定义务的行为,纳入依法治校考核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招生活动公平、公正,规范、透明: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要完善管理制度,对学校内设机构、教师开展或者参与培训等活动进行规范和严格限制,保证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校园平等构建平等校园是落实教育公平、权利平等理念的直接要求和集中体现。消除校园歧视。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在体制和制度上反映师生平等、男女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落实残疾人权利公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19、。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要保障学生管理、学业评价、资助及奖励活动的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健全监督机制。,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学术自由需要在法定限度内行使。当前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等现象,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直接的关系。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和基本要求,保障教师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法定要求,充分行使教学的专业自主权,科学、自主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学校建立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健全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20、安全校园: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随着社会、经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学生健康疾患和意外事故的类别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理的、心理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教育风险隐患明显增加;伴随突发性、社会性的校园风险事故增多,处理机制、程序、要求和成本不断提高;学校事故处理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处理事故的负担和难度增大。学校安全管理需要从较为封闭、主要依靠学校及行政力量的做法,向全面、开放和系统的教育风险管理模式转变。,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框架的方向: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校方责任险为核心的校园保险体制

21、,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事后转移机制。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依法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教师学生权利的救济制度。实现“程序之治”。程序正义是法治的重要保障机制,要保障决策的民主、公开,保证教师、学生受到不利处分时享有陈述、申辩的机会。要把法律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依据,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设立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对教师的诉求及时进行调处,做出申诉或者调解意见。对学生做出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对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深入

22、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法治文化,实现“文化之治”。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领导任职前,教育部门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在教师入职、岗位培训和履行职责的全过程都要包含法制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切实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观念,改变学校评价标准,促进学校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切实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活动,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和依法监督机制,提高行

23、政执法能力,主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依法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建立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要把依法治校情况作为考核学校的领导班子重要指标。要创新对学校依法治校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听取师生意见、公众反映,注重评估依法治校的教育效果、社会效果。要建立学校领导任前法律考核制度,以依法治校的综合性考核,代替相关的专项考评。,学校依法治理的实践问题,预防与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基于教育法律形成教育、管理与保护关系。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关系,不同于学生与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基于血缘或者法律规定而形成的监护关系。监护权的转移或者委托需要有法定条件、法定形式。

24、学校伤害事故的范畴应当从时间和空间界定,时间上是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空间上是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25、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案例讨论:课间休息时,北京某中学学生卞某与同学打羽毛球,不料其所持的羽毛球拍脱手,击中了在一旁观看的同学吕某面部,造成吕左眼受伤。事故发生后,学校及时与双方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立即派车将吕某先后送至三家医院抢救治疗。经诊断,吕某左眼球破裂伤并导致摘除,七级伤残。2003年3月,吕某诉至法院要求卞某与学校赔偿其误工、伤残补助、精神损失等费用共计7.8万余元。卞某认为应和学校共同赔偿吕某损失。而校方认为自己不存在任何过错,不

26、应承担责任。问题: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后果:具有法律上的可补救性,具有补 偿的可能性;具有确定性,。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原因分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过错行为: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到了其行为的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该后果的主观状态。在认定事故责任,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所形成的损害,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伤害事故的主

27、要类型。各种情形下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学校有责任的事故:学校或者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未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教育、管理与保护职责,由于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如场地设施不符合要求、教师体罚、管理过错等。学校可免责的学生伤害事故(意外伤害)学校管理职责外的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故意伤害事故:教师故意的侵权行为。,事故处理:合法、及时、公正、有理有节合法:按照法定的程序与规定处理,知晓善用法律的规定。及时:在事故的第一时间进行救助、告知,搜集和固定证据,尽快完成责任认定,形成处理意见,达成处理结果,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干扰。公正:要善于借助外力,形

28、成公正的处理机制,如教育部门、专业组织的居中调解,校园责任保险的保险方或者中介等,形成当事人认为公平的对话和协商机制。有理有节:讲求法、理、情相结合,以法律原则为基础,以人情事理说服、感动,即要有适当的妥协,又要坚持原则。,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从法律角度应当具有以下特征:应当是具备特定专业资格的人员,即要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但也担负教育职责的,如志愿人员、带课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等,不属于法定教师);应当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调离教师岗位的人员不是教师);应当在经批准设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中任

29、职(非法教育机构聘任的教师不是);应当是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的(退休教师(退休返聘,国家的待遇没有了)、教师下班后离开岗位),教师的权利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学术研究与学术自由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学业评定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福利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进修提高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

30、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情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在教育

31、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教师丧失教师身份的法定事由。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学校与教师的

32、聘任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是人事聘任关系,应当签订聘任合同。案例:天津一名教师因为学校安排其离开教师岗位,到后勤工作不服,引发诉讼。中小学教师与学校存在着人事关系和职务聘任双重范例关系,一般可以认为解除人事关系,辞职、辞退是“大合同”,而职务岗位聘任是“小合同”,因此,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教师的处分由学校提出建议,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决定。,如何正确行使教学权,案例:某教师在课堂上公然鼓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娶美女、挣大钱”,该教师最后被解聘,但依据何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是受到法律制约的,不能任意为之,对此,学校和教育部门有监管的职权。如:

33、法律有明确规定是宗教与教育相分离,不能利用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实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自由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过程等方面,一般包括以下权利:一在不违背公众利益下可以选择教材;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三在学校内形成一定的自治如学校自定课程引申:教师课堂教育活动要符合国家的规定,不能宣传违背社会公德、基本良知的观念,以及带有明显个人主观信念的观点,尤其在中小学。,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依法行使学籍管理权。学籍处分:学校给学生学籍处分应慎重。给学生学籍处分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校根据规定制定的学籍处分标准不得违背国家有关学籍管理规定的基本原则。对未成年人学校应特别注重教育,避免以处分代替教

34、育,尽量减少学籍处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学校管理的目的、手段、方式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对学生的管理要宽严适度,规定不是越多越好,要保留柔性管理的空间。,案例:上海一所中学两位恋爱的学生在教室里拥抱、亲吻被学校安装的摄像头拍摄到,并在学校的电视台播放。全校学生和教师都观看到了这一“情节”。无疑,两位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被严重侵害了,这件事给他们的心灵和学习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浙江某校校规规定,吃饭时间住校生不得外出,可学生嫌学校食堂的饭又贵又不好吃,便不惜违反这一规定爬墙外出。一名被教师抓住的孩子禁不住严厉批评,自杀身亡。,要尊重学生人格。特别是对未成年学生,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尊重。(教育的语言、态度、方法)尊重学生的肖像权、名誉权以及隐私权等,未经学生同意不得公开学生的家庭情况、特殊疾病、考试成绩、以及其他不应公开的个人事项等。尊重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的义务:机会平等,条件平等,平等对待。受教育的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别,但是学校没有权力按照学生个人特征进行区别对待(残疾学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