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418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 建 省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报 告 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 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漳浦县马坪镇人民政府 法 人 代 表 陈建贡 (盖章或签字) 联 系 人 陈先生 联 系 电 话 13960061808 邮 政 编 码 363219 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填 表 说 明1、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生态型建设项目,包括水资源开发、矿山开发、森林资源开发与营造,草原、沼泽、湿地开发,围垦及岸线开发,农、牧、渔业资源开发,风景旅游开发,交通运输,输送通讯管道工程以及区域综合开发项目。2

2、、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项目建议书批复附件2 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附件3 其它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附件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0,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4)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

3、要求进行。4、本表一式五份,报送件不得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漳浦县马坪镇人民政府建设地点(海域)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建设依据漳浦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项目的办理意见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E4582管道工程建筑工程规模建设雨污排水管共14段,总长5996米,设置81 座检查井总规模建设雨污排水管共14段,总长5996米,设置81 座检查井总投资70.74万元环保投资7万元 二、项目由来为完善农村排水管网建设,解决农村积水情况,保护水资源及人居环

4、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建设单位拟进行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在马坪镇仙都村所属各自然村进行雨污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本项目为漳州市漳浦县2015 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雨污排水管共14段,总计全长5996 米,设置81 座检查井,可解决仙都村部分排水问题。其中污水管共9段,计3477m,54座检查井;雨水管共5段,计2519m,27座检查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U-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147 管网建设”项目,其环评类别为报告表,故本建设项目需编制

5、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漳浦县马坪镇人民政府于2016年6月委托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见附件1)。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编制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漳浦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的南部,东临台湾海峡,南望东山、汕头,北接漳州、厦门。漳浦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南端,在北纬246-2332、东经11735 -11758 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南隔东山湾与东山县对峙,西南

6、与云霄县相连,西及西北与平和县、龙海市毗邻,北及东北与龙海市接壤。从县城绥安镇北往漳州56 km、往福州373km,东北往厦门125 km,南下汕头176 km。旧镇码头东到台湾高雄143海里,北上厦门66海里,南下香港278海里。马坪镇位于漳浦县东北部丘陵地带,北与龙海市白水镇交界,东与前亭镇和白竹湖农场接壤,南与佛昙镇毗连,西与赤岭畲族乡为邻。四面环山,以“马山”和“大坪岭”得名为“马坪”。项目选址位于马坪镇仙都村,管道建设分散于各自然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3.1.2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漳浦县境负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状展延。地貌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平原、滩涂、半岛、

7、海湾(垵澳)、岛礁等类型。漳浦县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面海。地貌依次为低山丘陵台地河谷盆地滨海小平原滩涂、岛礁,山脉河流与地势同一走向。海岸线连绵曲折长达216公里,居福建省第二位。3.1.3 土壤与植被(1)土壤漳浦县境内土壤分为6个土类(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冲积土、风沙土、盐土、水稻土),19个亚类,50个土属,51个土种。砖红壤性红壤土类面积最大,共146.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17%;其次红壤土类,有33.53万亩,占11.48%;再次水稻土类,有31.80万亩,占10.88%;盐土类23.65万亩,占8.09%;风沙土类12.86万亩,占4.40%;

8、冲积土类0.15万亩,占0.05%;还有局部地区的砖红壤性褐红壤、黄壤等。项目所在地土壤为砖红壤性土壤。根据现场勘查,管道沿线土壤类型主要为砖红性红壤、红壤及水稻土。(2)植被漳浦县地处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季雨林,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不断破坏,季雨林已全部消失,但由于水热条件好,植物繁衍能力强,现存的森林植被中仍保留地带性森林植被的某些特征。境内植被由于自然生长和以人工培育,形成沿海、腹部、内地三大区域。东南沿海区,第一线的海滩红茄冬植被已基本消失。天然植被以桃金娘灌丛、油甘灌丛、刚松灌丛及草坡为主;人工造林主要树种为马尾松、相思树、桉树;农业植被见于旱坡地,以荔枝、龙眼、

9、桃、李、菠萝、剑麻为主。根据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原生植被几乎破坏殆尽,现有的植被大部分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大部分被大面积针叶林和灌丛所代替。乔木树种为马尾松、杉木、木荷、圆柏等;灌木树种主要为桃金娘、小叶赤楠、车桑子、山芝麻、黄端木、梅叶冬青、杜鹃、乌药等;草丛种类主要为芒萁、芒、狗牙根、狗脊、皱叶狗尾草、铁线蕨等;农业植被主要有荔枝、龙眼、马铃薯、杨梅、水道、各类蔬菜等。3.1.4 气象特征根据漳浦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1.0,最热月份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9.0(1962年8月1日),最冷月份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气温

10、-2.4(1963年1月27日)。全年无霜期351天,日照时数2116小时,平均相对湿度77.1%。区域常年主导风向:春夏季39月多东南季风,秋冬季102月;其中6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影响频率45次/年,台风最大风速达40m/s以上(1982年7月25日)。项目区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1400mm,阵雨量分布与地形有关,一般丘陵大于滨海区。以石过陂水库为例,多年平均降雨量1208mm,年最大降雨量1895.6mm(1983年),年最小降雨量666.4mm(1967年)。流域内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的77,而102月降雨较少,仅占15.5左右。马坪镇

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年降雨量1500mm 以上,年无霜期 237 天,受徐家河水库影响,气候季差小,冬暖夏凉。3.1.5 水文特征漳浦境内有鹿溪、南溪、鸿儒江(佛昙溪)、赤湖溪、浯江、杜浔溪等六条水系,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流入海。流域面积 1522 km2,总长达 171 km。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16km。项目区主要河流为佛昙溪,佛昙溪发源于漳浦县赤岭乡杨美村,上游自北向南走向,中下游转为东西向,呈扇形水系(源头赤兰溪等小支流位于龙海市界内,流域面积约占30km)。流经马坪乡、佛昙镇后于佛昙湾入海。佛昙溪全流域面积179km(其中位于漳浦县境内流域面积149km,约占

12、全流域的83.2%)河长24km,河道平均坡降1.3,流域形状系数0.31,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13亿m,其中属漳浦县境内地表水资源量0.94亿m。3.2 社会环境概况3.2.1行政概况漳浦县面积2130.8km2,总人口82万人。现下辖1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绥安镇、佛昙镇、赤湖镇、旧镇、杜浔镇、霞美镇、官浔镇、长桥镇、前亭镇、深土镇、六鳌镇、古雷镇、盘陀镇、马坪镇、石榴镇、沙西镇、大南坂镇、南浦乡、赤土乡、湖西畲族乡、赤岭畲族乡。马坪镇总面积52.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镇办农场,总人口1.8万人,4960户,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有7千多人,是漳浦县著名侨乡。马坪镇

13、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县道513线纵穿马坪南北,县道526线横穿马坪东西;农业是马坪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目前已形成三大特色支柱产业:畜牧业、蔬菜、食用菌。3.2.2经济概况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8.77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2.47亿元,负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324.06亿元,增长15.7%;农林渔业总产值123.22亿元,增长3.9%;公共财政总收入31.55亿元,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4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6元,增长9.4%。3.3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庄规划3.3.1 规划范围本次村庄规划的范围包括仙都村、前黄村、莲池

14、村、辽仔口埕村、浦尾潭和福康村。规划总用地39公顷。 3.3.2 规划控制区范围依据马坪镇总体规划,仙都村的村庄性质可定为以粮食、水果的生产 (以杨梅为主) 的农业型社会主义新农村。3.3.3 规模预测(1)人口规模预测经预测规划至2020年村庄可容纳人口2600人。(2)用地规模根据预测人口计算,规划总建设用地38公顷,规划人口2600人,人均建设用地146.16平方米。3.3.4 给水、排水整治(1)给水水源采用集中供水,建设高位水塔进行集中供水。(2)排水村庄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汇入附近排水管网,然后排入流经村庄的河流、沟渠。污水经污水管网集中排至村庄已建的氧化塘3.3.5市政设施规

15、划3.3.5.1 给水(1)现状村庄给水水源为水井供水。饮用水的水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给水规划:规划建议在地势较高处设置高位水塔,采取集中供水,供水到户,满足农村地区人畜安全、方便饮用。经测算,本区最高日用水量为724.4m3/d,未预见用水量为总用水量的5%,则本区最高日用水量为760.62 m3/d。(3)管网布置:规划区内给水管网沿规划道路敷设,用环状供水,枝环结合,保证效益的最大化和供水的安全可靠。为满足消防要求,规划给水管径必须大于DN100。室外消火栓距不大于120m,尽可能布置在路口,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对于主要依靠打井供水的村庄,应在合理服务半径内设置消防水池,规划主

16、要结合宗祠、戏台附近的水塘进行消防供水。规划在南北区各设置一个高位水塔,管网以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形式布置,以保证水量和水压的要求。规划选用村庄主配水管为由100,次配水管为50,32。3.3.5.1 排水(1)现状现状区内未全部铺设污水排水管道,部分自然村内污水均就近排入河道沟渠,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制约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2)排水规划村庄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经三格式化粪池和氧化塘(东北和东南角各一处)处理后排入沟渠或溪流。管网结合地形及道路竖向规划,沿道路布设,管径为300。雨水汇入附近排水管网,然后排人流经村庄的河流。规划保留了主要的溪流、冲沟,并对其加以改造、截弯

17、取直。结合地形及道路竖向规划,充分利用沟渠水系布置雨水管线,使区内雨水可以就近排人,以节省雨水管道投资。管径分为主次两级,主管为600,次管为500。3.4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标准3.4.1 水环境项目周边流域为佛昙溪流域,根据2000年2月29日“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漳浦县环境保护规划(2012.12),项目所在的佛昙溪水域断面范围为“杨美至佛昙岸头入海口”,水域环境功能为工农业、渔业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周边分布着许多小支流,其功能为渔业、工农业用水,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

18、准,详见表3.4-1。表3.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pH除外)指标pHDOBOD5CODcr氨氮TP类标准6954201.00.23.4.2 大气环境根据漳浦县环境保护规划(2012.12)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3.4-2。表3.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污染物名称单位24小时平均小时平均GB3095-2012PM10mg/m30.15/TSPmg/m30.3/SO2mg/m30.150.5NO2mg/m30.080.203.4.3 声环境根据漳浦

19、县环境保护规划(2012.12)中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为1类区,声环境功能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1类标准,详见表3.4-3。表3.4-3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LAeq(dB)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55453.5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本项目施工人员住宿租住附近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靠民宅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单独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洒水,不外排。则项目施工期无废水排放。项目运营期无废水产生排放。(2)

20、废气该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表2中相关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3.5-2。表3.5-2 施工期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限值备注颗粒物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3)噪声施工场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3.5-4。表3.5-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别昼间夜间施工场界环境噪声70 dB(A)55 dB(A)项目运营期无噪声产生。3.6 环境质量现状3.6.1 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我公司漳浦县东部片区(一期)供水工程委托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

21、司于2014年7月7日8日对佛昙溪及其支流的监测数据(详见附件6),监测结果见表3.6-1,监测断面见附图4。表3.6-1 佛昙溪及支流水质监测结果检测点位检测日期检测项目及结果水温()pH(无量纲)CODMnDOBOD5TPNH3-NSSW62014-7-729.07.252.35.991.70.0180.206352014-7-828.67.192.66.042.00.0210.23030W72014-7-728.87.304.95.193.30.0720.411392014-7-828.97.264.25.032.90.0630.47542类标准值-69654湖、库0.051.0-由上表

22、可知,各监测断面水质中的pH、 CODMn、DO、BOD5、NH3-N、总磷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水质较好。3.6.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我公司漳浦县东部片区(一期)供水工程委托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7日13日对马圩村的监测数据(详见附件6),该监测点位与本项目距离2.4km,监测结果见表3.6-2,监测点位见附图4。表3.6-2 大气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名称1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标准指数超标率(%)浓度范围(mg/m3)标准指数超标率(%)TSPG1-0.086-0.1010.287-0.3

23、370SO2G10.009-0.0280.018-0.05600.014-0.0190.093-0.270NO2G10.015-0.0490.062-0.20400.026-0.0350.217-0.2920由上表可知,各监测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6.3 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区域声环境现状,评价单位委托福建九邦环境检测科研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0日对本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点位见附图5,监测结果见表3.6-3,监测报告见附件7。表3.6-3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编号监测位置监测结果标准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管道

24、2-1(福康村1)52.641.95545N2管道1-2(福康村2)51.041.5N3管道4-2(莲池村)52.042.6N4管道7-1(城仔内村)49.340.2N5管道11(凤安村)49.740.5从表3.6-3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噪声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四、主要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目标4.1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和项目周围的环境特征,本工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对周边水体佛昙溪水质的影响。(2)施工期间,扬尘及施工设备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3)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等施工设备运行

25、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4)施工期间,固废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施工期间,土表开挖导致的水土流失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4.2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保护项目周边佛昙溪及其支流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处区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确保区域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1类标准。(4)公用设施:对周围的道路、通信与电力线路等公用设施应重点保护,不能产生明显干扰和破坏。(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保证工程

26、影响区生态协调性、完整性,防止水土流失加剧。4.3 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对项目周边环境情况的调查,结合本项目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详见表4.3-1和附图3。表4.3-1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敏感点名称)规 模(户数/人数)保护目标与项目最近距离环境空气福康村约70户/21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前黄村约120户/360人1城仔内村约75户/225人1顶楼村约65户/195人1莲池村约60户/180人1陆厝村约35户/105人1凤安村约65户/195人1水环境Error! Reference source

27、 not found.佛昙溪及其支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噪声福康村约70户/21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2中1类标准1前黄村约120户/360人1城仔内村约75户/225人1顶楼村约65户/195人1莲池村约60户/180人1陆厝村约35户/105人1凤安村约65户/195人1注:以上所列敏感点均为自然村,属仙都村管辖。五、工程分析5.1 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2)项目地点: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3)建设单位:漳浦县马坪镇人民政府(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期限:两个月,2016年7月9月(6)

28、项目总投资:70.74万元(7)项目概况:在仙都部分自然村内铺设雨污排水管,共计5996m,DN300mm;新建检查井81个。其中污水管共9段,计3477m,54座检查井;雨水管共5段,计2519m,27座检查井。5.2 工程建设内容5.2.1 设计标准根据实地调查,汇水面积按公路两边各500米计算,即汇聚面积为210ha。 根据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汇水区域内雨水流量约为4000l/s。 本项目建议采用d=0.3m雨污管道排出区域内雨水,坡度建议为0.3。5.2.2管材选择管材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并且本排水管设置于公路两侧,可能要承受重压马路上汽车运行的压力,故选用承压比较好的预应力

29、钢筋砼管,管道的平均坡度为3,可以满足要求。5.2.3 平面布置及建设内容管线布置基本沿现有道路布置,根据雨污水流向,雨污水排放位置,收纳水体情况布置,管线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各管线平面布置及现场照片见附图册。管线周边现状及敏感目标见附图3,工程建设内容见表5.2-1。表5.2-1 工程建设内容序号线路孔数跨径(孔米)管长(米)结构类型检查井(个)涉及村落管道性质1管道11-0.30973钢筋混凝土管10福康村雨水管1.1管道1-150651.2管道1-246752管道2177733污水管2.1管道2-164032.2管道2-223772.3管道2-3500182.4管道2-440053管道3

30、4106前黄村4管道49289莲池村雨水管4.1管道4-19504.2管道4-273784.3管道4-39615管道52030顶厝村6管道61230污水管7管道73166城仔内村雨水管7.1管道7-115737.2管道7-215938管道81630陆厝村污水管9管道9166010管道10992门口山雨水管11管道1148912凤安村污水管12管道12136113管道13130214管道14830总计:1-0.305996815.3 施工组织5.3.1施工条件项目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管道、检查井等,漳浦县境内砂、石等建筑材料储量丰富、运输条件好;项目所在地水源充足,施工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接

31、入;工程所需的管道、检查井、木材、水泥等外购材料均可在漳浦市场采购。5.3.2施工布置本工程附近为居民生活区,从有利于和节约成本的原则考虑,施工期临时生活区设置在附近租用的民房;因本项目工程量较小,且各管线较为分散,因此,不需设置专门的集中式施工场地,根据市政管道施工经验,检查井施工所需的钢筋、模板加工直接布置在施工对象附近(即管线两侧范围内)。所需管沟加封材料(包括回填砂土等)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避免在施工现场堆放、二次搬运。5.3.3施工人员项目施工高峰人数约20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租住于周边村民家中。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5.3.4施工方案(1)管沟开挖及沟槽回填管沟开挖:管道基础应落

32、在有一定承载能力(fak100KN/m)的原状土层上,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20cm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当有地下水是,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力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施工期间管顶临时堆土不得超高,通过大型机械时要经过结构验算。沟槽回填:管道沟槽回填密实度按图5.3-1施工,施工期间需注意保持边坡的稳定。图5.3-1 排水管道设计方案(2)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前应先做外观检查,发现裂纹,空鼓等缺陷应先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挖掘机吊装下管。下管时要从两个检查井的一端开始,稳管前管口内外全刷洗干净。 在给定中

33、线桩一端,距中心桩钉为管径的1/2,再加上一个常数(一般为10mm)钉铁钉,上挂边线高度恰为管外半径,以控制安管的中心位置。使用水准仪跟踪测量管内底高程。 管安稳后,用干净的碎石将管体卡牢,避免碰撞或滚动伤人。 稳管后,注意保护对口和中心线位置的准确。 管道的内缝,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不得高出管内壁。管座部分的内缝,配合浇筑砼时勾抹。在抹带之前将管缝支上内托,从外部砂浆填实,然后拆去内托,勾抹平整。(3)检查井施工检查井设计图见附图6,检查井施工要求如下 :检查井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管道穿井壁处,应严密不漏水。 砌筑检查井

34、的内、外壁抹面应分层粉抹。 检查井安装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检查井技术偏差应符合要求。5.4 征地拆迁及工程占地由于本工程在施工中是边开挖、边进行埋管及覆土作业,管线敷设作业属于短期的临时性占地,因此,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民房拆迁及征地。本工程管沟开挖宽度约1m,管线长度5996m,因此,工程临时占地约5996m2,工程施工结束后覆土回填,因此,项目无永久占地。5.5工程土石方平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相关测算知,项目的部分挖方量可满足本身填方所需,项目开挖土方量约6115.92 m3,回填土方量约2098.6 m3,多余土方量约为4017.32 m3,清运至仙都村低洼地回

35、填。5.4 污染源分析5.4.1 施工期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是:项目管沟开挖及回填、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施工车辆的运行以及施工人员的活动会对周围水域、噪声、大气等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工程建设的完成而终止。因项目工程量较小,在对施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4.1.1 施工废水(1)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粪便污水、淋浴污水和洗涤污水等,主要含有CODCr、BOD5、SS、NH3-N和动植物油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根据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分析,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取100L/人d,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取0.90,平

36、均施工及管理人员约10人,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0.9m/d,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氨氮、SS等。根据项目周边具体情况,施工人员可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民房作为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可直接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2)生产废水本项目施工期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养护废水、砂石料等建筑材料冲洗废水。拟建项目位于马坪镇集镇区周边,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养护、冲洗可依托社会服务化解决,因此在施工现场不产生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管道埋设其管槽开挖场不涉水,施工中在做为挖槽及覆土过程土方不落入水体的前提下,能确保施工过程佛昙溪及其支流水质不受影响。综上所述表明,项目施工过程及产生的废水对当地水环

37、境影响较小。5.4.1.2 施工废气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管沟开挖堆土、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1)施工扬尘项目施工扬尘排放方式主要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主要来源于:管道敷设过程土表开挖、回填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物料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材料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本项目管沟开挖、回填土方、路面恢复及工作井施工过程,施工作业土地较小,产生的扬尘比一般大型开挖施工工地要小。施工扬尘排放量与施工面积、施工水平、施工强度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由于影响施工粉尘发生量的因素较多,目前尚无用于计算施工粉尘产生和排放量的经验公式。本项目施工扬尘呈多点或

38、面源性质,为无组织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较零散;故本评价不作粉尘污染源强的定量估算。(2)施工设备废气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在工程施工期间,使用液体燃料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CO、THC 等污染物,一般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难以进行定量分析。5.4.1.3 施工噪声施工期主要噪声污染源为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其中对声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由于管道建设属于线性工程,局部地段的施工周期较短,因此,施工产生的噪声只在短时间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本工程施工机械品种较少,主要有挖掘机、钻孔机组、轮式装载机等。运行噪声见表5.4-1。表5.4-1

39、主要施工机械噪声级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A)1挖掘机5842钻孔机组5863轮式装载机5904吊管机5815.4.1.4 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管线施工过程路面开挖产生的废弃挖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租住在周边村落,项目施工高峰施工人员约为10 人,项目在工地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kg/d计,则施工场地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kg。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统一收集后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相关测算知,项目开挖土方量约6115.92 m3,回填土方量约2098.6 m3,多余土方量约为40

40、17.32 m3,清运至仙都村低洼地回填。5.4.1.5 生态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生物量的减少等。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开挖出的堆放在施工场地的土壤松散和裸露,在雨季容易遭受雨滴溅击和地表径流冲刷而将以面蚀和沟蚀的方式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次排水管道主要沿仙都村村道及村内县道两侧布置,植被破坏量少,土方开挖量很小,不会对生态产生较大影响。5.4.2 营运期本工程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非污染生态型项目。该项目运营期的使用功能主要为收集仙都村内村庄排放的雨水。项目主要为雨水排水管道敷设工程,管道敷设施工结束后,运营期排水管道正常运营过程无废水

41、、废气、噪声及固废产生。本工程无泵站的建设,只要加强对排水管网维护,项目的运营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5.5 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第二类限制类、第三类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禁止用地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限制用地项目。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解决马坪镇仙都村雨水排放问题,增强漳浦县马坪镇排水系统的行洪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和舒适性。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6 选址合理性分析漳浦县马坪镇仙都村排污管渠建设工程,全线不涉及民房拆

42、迁及征地,也未占用基本农田,项目运行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源产生,对周边敏感目标基本不产生影响。项目建设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因此,项目选址基本合理。六、环境影响分析6.1 施工期6.1.1 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部分。(1)施工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工程分析,施工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粪便污水、淋浴污水、洗涤污水等,主要含COD、BOD5、SS、氨氮等污染物,高峰期最大产生量为0.9m/d。本项目施工不设置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现有的污水排放系统中,不另行单独外排,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

43、2)施工生产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施工区各类建筑材料(如沙料、油料、化学品物质等)在堆放过程中若保管不善,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污染。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筑路材料和特点,对建筑材料仅可能采取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加盖篷布等临时防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强保护管理措施,以免受雨水冲刷造成污染。本工程施工机械可以利用马坪镇既有机械修配厂进行维修,无须在临时站场内另行设置机械修配厂,因此沿线不另设汽车机械临时保养站。由于施工活动为短暂行为,各污染物产生量较小,在采取上述措施下,施工废水对沿线河流水体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河流的水域功能。6.1.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

44、污染主要来自管沟开挖堆土、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1)施工扬尘本工程管线施工现场呈线性分布,施工扬尘的排放源为无组织排放排放源,其源强与扬尘颗粒的大小、比重及环境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风速越大、颗粒越小,沙土的含水率越小,扬尘的产生量就越大。扬尘经过大气扩散运输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影响,增加空气的浑浊度,使空气中可吸性颗粒物浓度增加,经过人呼吸系统进入人的肺部,影响人体健康。由于粉尘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施工工地扬尘的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差异。在扬尘点下风向0-50m 为较重污染带,50-100m 为污染带,100-200m 为轻污染带,200m 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湿度比较大,挖、填土方的砂土颗粒粗,扬尘的产生量低。且项目施工过程拟设置屏障阻隔施工场地粉尘,且项目施工期较短,项目施工扬尘当地的大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2)施工设备废气施工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