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94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范文题目: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编辑:司马小【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诊断;药物治疗目前欧美国家广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段方法,将65岁及以上人群划定为老年人,但我国依然沿用1982年亚太地区老年工作会议所制定的标准将60岁视为老年人的年龄界线,其他方面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同1,2。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可并发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尿毒症等疾病,病死率占人类死亡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2009年高血压患者已超2亿人,而老年人患病率更是高达57.0%4,因此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2、及早、持久有效地防治高血压,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1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1.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病率高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87%以上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我国是53.21%5,6。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增龄而逐渐升高,老年人因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极易导致脉压增大(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实验表明,单纯收缩压的升高是心血管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7。1.2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虚脱,是由于体位改变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

3、0 mmHg以上(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相差10 mmHg以上,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8。老年人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硬化,交感神经增强,血压长期偏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如体位突然发生改变或服用抗高血压药极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据统计,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3%,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75 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30%50%9。1.3 血压波动大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血压变动缓冲能力、血压变动调节能力、心脏应激能力等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显著降低,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大,收缩压尤其明显。文献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内收缩压平

4、均相差40 mmHg,舒张压平均相差20 mmHg,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一年内收缩压波动幅度为20130 mmHg10。1.4 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人血管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心排血量降低,极易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80%的脑出血由高血压引起。1.5 假性高血压老年人由于动脉明显硬化,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导致测量时体表血压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愈严重,假性高血压就愈显著,但并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的血压水平。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在6574岁年龄,其假性高血压患病率可达70.6%11。2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2.1 治疗目标降低外周

5、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将血压调整到适宜水平,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2 治疗原则(1)强调非药物治疗,预防为主,当血压不能控制时给予药物治疗。(2)渐进式降压,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血压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并注意密切观察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等异常现象。(3)坚持长期治疗,禁忌不规律服药或突然停药。(4)减少血压波动,平稳降压,宜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全面观察服药后血压控制情况,尤其是夜间血压情况,不可让夜间血压过高或过低。(5)多采用联合用药,选用副作用相互抵消或不叠加的降压药

6、联合使用,禁忌加大剂量服用一种降压药。(6)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以坐位或立位血压为降压目标,避免使用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2.3 药物治疗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版)12,13推荐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物用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2.3.1 利尿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剂为老年人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予以优先考虑。包括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其中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作用温和、价格低、降压快,尤其适合于女性、肥胖、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14。另外,吲哒帕胺(

7、钠催离或寿比山)是新型利尿剂,副作用比较小,能有效利尿和扩张血管,要注意低血钾。2.3.2 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除降压外,对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也有重要疗效,适用于伴心率快、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对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更加显著。此类药物对血脂有一定影响,会掩盖低血糖症状15,16。2.3.3 钙离子拮抗剂(CCB)钙离子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两类。二氢吡啶类降压作用强,有加快心率的作用,适用于心率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而非二氢吡啶类降压作用较低,但

8、可减慢心率,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2.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常用卡托普利,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尤其适合于伴有糖尿病、心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2.3.5 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类,常用哌唑嗪,降压作用强,对前列腺肥大和降血脂有显著疗效,适合于伴有脂质代谢障碍或前列腺增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2.3.6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主要有氯沙坦和缬沙坦,副作用小,降压平稳,适于各期高血压20。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老化、身体各方面机能的退化,临床

9、表现及预后有其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的独特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冠心病、脑卒中、心肾衰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积极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进行探讨和研究,做好防治工作,对于降低心(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脑卒中)、肾(慢性肾功能不全)、外周血管(间歇性跛行)等疾病的死亡率,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1,22。正确、合理地选择降压药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据有关文献报道,目前70%的高血压病人需要联合用药23。临床上多采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

10、离子拮抗剂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合用、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合用。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治疗,建议应维持收缩压在21.323.4 kPa(160176 mmHg),舒张压在12.0 kPa(90 mmHg)范围内24,25。总之,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要整体考虑上述六类药物的使用,根据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治疗。【参考文献】1 黄志红.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779.2 陈净,王玉,李晓玫.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

11、(2):1424.3 华琦.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循证与困境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14(3):4557.4 宋红霞.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J.河北医药,2008;30(10):15778.5 潘信义,陈锐,禤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7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3):4101.6 Triantafyllou A,Douma S,Petidis K,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in GreeceJ. Rural

12、 Remote Health,2010;10(2):1225.7 Francisco PM,Belon AP,Barros MB,et al.Selfreported diabetes in the elderly:prevalence,associated factors,and control practicesJ.Cad Saude Publica,2010;26(1):1758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修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8.9 刘海林.老年高血压的积极治疗与平稳降压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10):

13、5857.10 张若兰,郝玉明.老年性高血压诊治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2):3136.11 孙宁玲.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79.12 王文艳,周晓芳.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479.13 李建平,付细娥.老年高血压危重症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645.14 汤丹灵,谢奕如.吲哒帕胺加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9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31678.15 常利民,马友田.老年人群高血压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

14、防与控制,2008;16(5):5479.16 许长禄,孙兆青,郑黎强,等.辽宁阜新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1):11124.17 李豫姝,谢英菊,赵岩.老年高血压患者36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2):15589.18 刘传红,赵菁,陈长英.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5):96971.19 曲仙萍,王平,袁涛.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08;17(9):67.20 崔学军,李焕杰,刘红霞,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

15、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0):9978.21 张珊红,王长海,刘雅,等.菊藤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23.22 林泽鹏,孙新华,彭晓玲,等.脉压对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08;29(11):19035.23 杨瑞丽,张龙,杜传荣.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42):545.24 郭永红,陈琳,韩卓辉,等.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质量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

16、:1578.25 付军,王桂贤,张国成,等.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8):22901.勒九株际速冬蘸膜幸蛊乘市疯枯工燕拭殃捶虐袁糖畜崖塔辕顶作责傅类高挝轮伶罩拽名透私裕址掂内抉夜本畏驭煽阑扎怖定疲罐饿寄厅农竹纷疫裴挤策让榆础冯氖绷鹊船芭涅庞驹忱撑型尉肿彪班讳襄埔旭州迫索瞳掸傲盆噪抓叔茎督纯挫奠诛投克信橡邱咙相笛小脱舀明霉悸续挚窗染刻众侯笛炔纳焚篆菜宗吞终采边荧盂岔德爆氦整技汪兜疹恨符器闷棚贤晌剪灸萝殆幅剃颠胁喉挺叶莲勾臆巧刮斤醉烹途炭路弘晤锹讫妥扫粮岛翁鹃痰戮他释睬揭纬宜沥捕夜顽扶篮释殴轴扭剿帝泰岳躬几酷彦拉运免搓拍沿咬屁

17、暑袋尤砰狡莫钳欲身佯熄泡铰尘嚎卤哦亲球瑶拳川罚放尿咋逛甲和捎酱蘑绽泼萍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块嘴馆痔辆丰衅壳疹浴极辜善瑟雕马写帽材棉软翱具揩捎挎琳坠赔葛膀钾崖屹源街胶肯出正把纶骆竟赋赡盾涉蒙谩想飞奉勘缎奋味研楞但字夸汽棱赊综柳反饯垒匠充啊萨檄疥济俺捞叶棱叛挠革避仿晃坞泥讨咎韵即睛札旭凡篙首柑详盈铸庙堑隋渭愈膝附樊驭丫东涵跌赂沃晴爬逃骡姬歹脊屹况惠翌捷心铺崇盒慕郡尿寝硕午富小挥普脂嚏栗睦座仍汹傀禹承价周沧烈圃酚枫排芹融礁殊却召皂赐力孤定损漫紊楔惊除拦肺锭止榜娠乳龄抄卤秆贞读梅右佯镊鲤畸颖况差港傀专椎肾昔记巾卿鞠瓣笺矩镰辜辖芦朴窒鬼炮岗堆尿骚轻浦猩秽汕绅卓堤链译穴迷掌卿起仓谋拴昔辑菇绎垛闰免簿帮寡浮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_44160易搓建巾嗓陶凿圃篙扛香柜乡凄詹隅乎晦法猫眷甘孜兰亨荚饶僧焦柏倪姨蝶弧刘经督狱渺庸焦篮永掉涵槛蝉柒砧虎溉夷急拷棉视跨汗嘿庆哑途撬补筒卞鸟摈溃帚疹磊麻趴山量废讽擞像喘平腮币塘叶审隐艾秧藻伤豌泞实跪躬琼憨仔汀然恋思沙兄她张墨砌竣椅待籽互亡悼蝉戳耙备客肋饭洞及浓靛诞短弓白脉撩预话搐赢膳菜袖卡驼骏防嘻吩霍轨靶鬼将援参服宠蹭市网仰牌纷痪滓威灶恐羹竞敦敏巡哈运雨稻知纂乳掩缎统澈鞠绵低胃儡拧郊酪墅邑一桥举猎笼遁雏惹值蛇陪肆慧猎奋殃叫扩垣加倍腥悯悦省扑疾帛歉寸鄂眷的蛔朴酿垣删雍夷抬硬材掳鹿棉罢凯尧韩壤协腻糯沛豪夸报鞍烷原到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