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294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安全核查总结【可编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术安全核查总结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一:年手术安全核查总结与持续改进 年手术安全核查总结与持续改进 通过对年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发现部分医护人员未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过于形式化,未落到实处。 2、部分手术医生未及时签字。 3、部分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和流程部熟悉。 4、核查表眉栏项目空白。 5、个别手术存在未认真核查执行者就已签字的情况。 6、部分手术未做手术部位识别标示。 7、未严格执行“三步安全核查”。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再次要求各手术科室负责人加强科室医护 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学习,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

2、前完善手术部位识别标示,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严格执行“三步安全核查”,及时完善执行者签字。篇二:手术安全核查的总结 手术安全核查的目的是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在医疗行业中,曾发生过多次手术部位或者手术患者错误的事故,因此医护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手术安全核查。医务部多次对安全核查进行过检查,对科室完成情况在院内公示,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我院制订的制度中包括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麻醉方式制度等,要求医务人员完成术前检查、术前小结、术前讨论、知情同意等再与手术室联系安排手术。 2.患者入院后,目前科室能够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

3、肝胆胰脾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病原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少数科室对血型检查完成不好。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完成相关科室会诊。输血科对血型、及病原学检测均有监督分析,并院内质量简报公示。下一步医务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监管,对有关科室进行批评或处罚。 有些科室的部分患者年轻,手术简单,分级较低,入院后第二天即通知手术,下午检查结果才能回来,如果有异常需取消手术。这种情况导致科室护理工作、手术室安排手术工作都受到干扰,不利于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这种现象,要求杜绝,对于患者的化验检查可以提前在门诊完成,确保辅助检查能耐受手术后再手术治疗。 目前我院外科一般早晨通知手术,下午进行

4、手术谈话及麻醉谈话,这种工作方式在其他医院也较为普遍存在。对于这些患者,在通知手术之前,至少应当完成口头的手术、麻醉沟通,避免通知手术后因沟通不够再取消的发生。3.手术部位标识在我院实施要求2年多,要求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的手术一定要在进入手术室前完成标识,现较以前有很大改善。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检查,眼科执行较好,妇科卵巢手术虽涉及双侧,但手术切口固定,容易探查双侧,不至于发生手术部位的错误,最好也按要求在术前标识。神经外科的急诊较多,有时在手术室内标识,在医疗人员充足或择期手术应当在病房内完成皮肤准备及手术部位的标识。其他外科科室,多数都能完成术前标识。床位医师负责完成自己分管病人的标识

5、,手术者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核对。 4.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方面,手术室护理和麻醉人员核查较好,医师核查落实差,签字不及时。手术风险评估应在术前完成,由医师完成切口分级、手术时间评估,麻醉师完成麻醉风险评估,并与家属沟通。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床位医师应及时陪同,完成安全核查工作,并及时签字。我们有些科室在出手术室后核查表仍未签字,安全核查不能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发生过的例子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能让安全核查成为一句空话。手术间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医务部继续监管,对不能完成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医务部 -3-12篇三: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年第二季度终结与持续改进 手术安

6、全核查的目的是保证对正确实施正确的治疗,在医疗行业中,曾发生过多次手术部位或手术患者错误的事故,因此医护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手术安全核查。特别是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的手术一定要进入手术前完成标识,医务科通过每月对手术安全核查进行检查, 年第二季度的检查结果较好,存在问题较少,现在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发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部分患者在手术当日才进行标记。 2、部分术患者对术前标示的重要性不知道,而将其擦拭或擦花。 3、手术室护理和麻醉人员核查后签字落实执行较差。 其中,一月份: 1、手术结束后,三方未核对患者的性别信息。 二月份: 1、在手术患者交接时,未认真核对腕带上的科别、性别、

7、血型、诊断等信息。 三月份: 1、在麻醉实施前,未核对手术方式。 2、在手术结束后未核对术中用药。 二、检查中比较好的方面: 1、对所有手术患者均进行手术前的标记。 2、手术患者交接时肚饿对患者的病历中的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 3、麻醉实施前均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手术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等重要信息)。 4、手术开始前,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医师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患者重要信息。 5、手术结束后,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之后还要核对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

8、、皮肤、各种管道标识等信息。 6、每月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下月的检查中未再次出现,即医务人员对此有持续改进。 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1、在手术患者交接时要仔细核对患者的病历中的重要信息、术前的重要检查、患者的腕带上的重要信息。这是核对的第一步,在第一步把好关,减少错误的发生。 2、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特别是手术和麻醉开始前,要对患者的重要信息进行核对,减少差错的发生。 3、由于一些手术简单,分级较低,入院后第二天就进行手术,科有的检查结果下午才能回来,如果有异常需取消手术。这种不利于科室护理工作,手术室的安排手术工作都受到干扰,不利于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这种现象,要求杜绝,对于

9、患者的化验检查可以提前在门诊完成,确保辅助检查能耐受手术后在手术。 4、在进行对患者的术前标记时,医务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标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患者在不小心将标记擦拭时,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对其补标。 5、在手术结束后,三方要仔细患者的重要信息进行再次核对,特别是术中用血、输血、皮肤、各种管道标示、手术用物的清点,缺一不可。 四、总结: 手术团队在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和内容,可以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但是安全核查要落实到细节,并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累积,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核查人应加强责任心,增强核查意识,明确保障手术患者安全须全过

10、程防范。全院参与,三方都应积极参与,形成一种“一病人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的服务理念。 医务科 年6月28号篇四: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 (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 篇五:年手术管理与持续改进专项检查总结 年手术治疗管理专项检查总结 为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我院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结构,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为争创二甲评审做好充分准备,全院开展了医疗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认真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手术治疗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专项检查、

11、督导,深入分析原因,进行自查,并对自查工作进行总结。 专项检查项目: 为了评价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检查。 A、杜绝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B、用药和输血安全无误; C、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 D、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术式正确; E、物品清点准确无误; F、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安全; G、手术清点记录及时无误; H、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危险; I、避免压管、脱管、折管危险; J、杜绝患者压疮和烫伤事件。 K、手术风险评估表完整。 具体检查项目参考手术科室专项检查表 通过专项检查进行了手术科室间比较,具体落实情况见下表: 手术科室手术治疗管理落实情况检查比较 年6月 手术

12、科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比较 年7月手术科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比较 年8月 全院手术科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情况 检查比较 (6月-8月)发现的问题: 1、手术医师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核对。 2、未严格按流程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3、特殊药品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识,出现给药时未严格执行两人共同查对。 4、手术台上用药时,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查对,查对时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如未读出药物名称、剂量、有效期、皮试结果及使用剂量。 5、术中输血前各项核查完善,输血申请单相应位臵签字不及时。 6、未严格执行标本保管送检制度,标本送检流程知晓,出现无送标本和接标本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

13、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本标签三单内容填写不完整等情况。 7、未严格执行手术用物“四清点三清楚”制度,即“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四次清点手术器械、敷料。 8、急救时的口头医嘱、重要检验报告必须复读。 9、有些科室在出手术室后核查表仍未签字,安全核查不能落实。 原因分析: 1、患者入院后,目前科室能够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病原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少数科室对血型检查完成不好。 2、对于手术简单,分级较低,入院当天下午即进行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短,出现手术风险评估过程简化,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3、入院后即通知手术,下午

14、检查结果才能回来,如果有异常需取消手术。这种情况导致科室护理工作、手术室安排手术工作都受到干扰,不利于工作有序开展。 4、目前我院外科一般早晨通知手术,下午进行手术谈话及麻醉谈话,这种工作方式在其他医院也较为普遍存在。对于这些患者,在通知手术之前,至少应当完成口头的手术、麻醉沟通,避免通知手术后因沟通不够再取消的发生。 5、神经外科的急诊较多,有时在手术室内标识,在医疗人员充足或择期手术应当在病房内完成皮肤准备及手术部位的标识。其他外科科室,多数都能完成术前标识。床位医师负责完成自己分管病人的标识,手术者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核对。 6、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方面,手术风险评估应在术前完成,由医师完成切口分级、手术时间评估,麻醉师完成麻醉风险评估,并与家属沟通。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床位医师应及时陪同,完成安全核查工作,并及时签字。 整改措施: 1、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组织手术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患者安全目标,领会其重要性,讲解手术核查表的使用方法,手术室积极配合,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积极参与,人员多,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2、核查责任人及职责 手术患者的安全核对涉及到手术患者、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