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806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库(下学期)A型题1、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 B、感染易扩散 C、可引超敏反应疾病D、产生多种外毒素,可用类毒素预防 E、对青霉素敏感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 E、侵袭性酶类3、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丙型链球菌E、E、葡萄球菌4关于肠道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均无芽胞 B、均为G-杆菌 C、肠道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生化反应活泼 E、抵抗力不强5、我国城市饮水卫生标准是A、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B、100ml水中

2、大肠菌群数不超过10个C、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5个 D、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0个E、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6、 伤寒的并发症发生在A、病程第1周 B、病程第2周 C、病程第2-3周 D、病程第3周 E、病程第4周7、正常情况下,没有无芽孢厌氧菌存在的部位是A、子宫 B、尿道 C、肠道 D、阴道 E、上呼吸道8、引起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葡萄球菌 D、真菌 E、粪链球菌9、破伤风梭菌主要引起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血症 E、脓毒血症10、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A、军团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3、D、肺炎衣原体 E、肺炎链球菌11、对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煮沸 B、深埋 C、焚烧 D、酒精浸泡 E、洗涤剂浸泡12、足底被钉子扎伤,冲洗伤口最好选择A、20%肥皂水 B、3%过氧化氢溶液 C、5%盐水 D、10%硝酸银溶液 E、生理盐水13、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应用A、抗生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破伤风菌苗B型题A、铜绿假单胞菌 B、幽门螺旋杆菌 C、炭疽芽孢杆菌 D、流感嗜血杆菌E、产生荚膜梭菌1、可利用“汹涌发酵”现象鉴别的细菌是 2、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的细菌是3、常引起烧伤后继发感染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 B、炭疽芽孢杆菌 C、霍乱弧菌 D、结核

4、分枝杆菌E、破伤风梭菌4、异染颗粒明显的是5、可作“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A、肥达反应 C、结核菌素诉试验 E、血浆凝固酶试验6、诊断伤寒可用7、诊断斑疹伤寒可用A、脓汁黏稠,黄色,不臭 B、脓汁黏稠,有恶臭 C、脓汁黏稠,有粪臭D、脓汁淡绿色 E、脓汁稀薄,米汤样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无芽孢厌氧菌感染X型题1、关于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污染的衣物传播 B、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 C、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D、淋病奈瑟菌在干燥环境中极易死亡E、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2、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A、未感染过结核菌 B、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类 C、结核菌素试验失败D、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E

5、、接种麻疹活疫苗3、结合菌素试验可用于A、卡介苗接种对象的选择 B、婴儿结核病的诊断 C、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D、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E、卡介苗接种效果测定4、葡萄球菌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带菌率高,易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 B、营养要求高,细菌难分离 C、对常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D、抗体对葡萄球菌感染不起保护作用E、感染易扩散5、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的沙门菌有A、鼠伤寒沙门菌 B、伤寒沙门菌 C、肠炎沙门菌 D、猪霍乱沙门菌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6、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是A、常继发于严重的传染病 B、寄居部位改变 C、局部形成厌氧环境D、正常菌群失调 E、机体免疫力下降7、关于结核分枝杆

6、菌抵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湿热敏感,用巴氏消毒法可杀死 B、耐干燥痰中可存活数天C、对紫外线敏感 D、对酸碱抵抗力强 E、对抗结核物易产生耐药性A型题1、病毒的个体微小,其测量单位是A、m B、cm C、mm D、 m E、nm2、导致人类传染病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是A、病毒 B、细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真菌3、对人致病的病毒形态多数为下列哪种 A、杆形 B、球形 C、砖形 D、蝌蚪形 E、弹状4、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二分裂法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复制方式 E、芽生方式5、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脱壳 C、干扰病毒的穿入 D、直接杀灭病

7、毒 E、诱导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6、病毒的增殖过程后,用光学显微镜在宿主细胞内观察到的具有鉴别意义的结构是A、荚膜 B、包涵体 C、芽孢 D、核糖体 E、异染颗粒B型题A、病毒经皮肤传播 B、病毒经呼吸道传播 C、病毒经消化道传播 D、病毒经血液传播 E、病毒经胎盘或产道传播1、流行感冒病毒的传播方式是2、属于病毒的垂直传播方式的是X型题1、病毒的结构由下列哪几项组成A、核衣壳 B、细胞壁 C、包膜 D、细胞膜 E、核质2、病毒干扰现象的实际意义是A、同时接种多种病毒疫苗可以更快获得免疫力B、患有病毒性疾病时应暂停预防接种C、同时接种多种病毒疫苗可以节省人力物力D、避免同时接种有干扰作用

8、的两种病毒疫苗E、无需考虑是否患病3、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有下列哪些A、细胞培养 B、鸡胚接种 C、动物接种 D、细菌培养基接种 E、沙氏培养基接种A型题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双链DNA病毒 B、根据核心抗原分型 C、抗原变异是最突出的特点D、结构分三层 E、病后免疫力弱2、流感病毒引起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病毒毒力强 B、病毒抗原性弱 C、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 D、人对病毒免疫力低下 E、病毒不侵入血流3、麻疹病毒致病性与免疫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B、易并发肺炎 C、病后免疫力不牢固D、麻疹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感染 E、全身斑丘疹为其特点

9、4、关于腮腺炎病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源是病人 B、经飞沫传播 C、有时病毒侵犯性器官 D、隐性感染后免疫力不牢固 E、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5、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有A、呼吸道传染 B、粪-口途径 C、虫媒叮咬 D、接触传染 E、皮肤黏膜感染6、脊髓灰质的特异性预防是 A、消灭苍蝇 B、隔离病人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性洗性疫苗糖丸 E、以上都不对7、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下列哪项不正确A、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B、粪-口途径 C、很少转化为慢性肝炎 D、病后粪便或血中长期携带病毒 E、易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流行8、血源中HBs Ag(-)、抗-HBs(+),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

10、,可能是由哪种肝炎病毒引起的A、HAV B、HBV C、HCV D、HDV E、HEV9、HBs Ag(+)、HBe Ag(+),说明病人A、获得了免疫力 B、无传染性 C、恢复期 D、无症状携带者 E、传染性强10 、区别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是A、临床症状 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C、肝功能检查 D、潜伏期短 E、病后免疫力强弱11、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相关成分是A、HBs Ag B、HBc Ag C、HBe Ag D、抗-Hbe E、抗-HBcX型题1、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A、性接触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分娩和哺乳 D、输血、血浆及血制品E、以上均可2、艾滋病的预防主要

11、措施是A、加强宣传,普及预防知识 B、取缔暗媢、吸毒 C、接种HIV疫苗D、加强国境检疫 E、加强对输血员,血制品的严格检测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埃可病毒 B、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型 C、狂犬病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EB病毒4、HIV的传播途径包括 A、性行为 B、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 C、垂直传播 D、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E、可进行乙脑疫苗的特异性预防5、关于乙脑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节枝动物媒介传播 B、水平传播 C、垂直传播 D、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E、可进行乙脑疫苗的特异性预防6、下列哪种病毒可经 血传播A、乙脑病毒 B、森林脑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流感病毒

12、 E、乙肝病毒7、经病兽咬伤后感染的病原体是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腺病毒 C、EB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狂犬病毒8、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为A、乙脑病毒 B、森林脑炎病毒 C、新疆出血热病毒 D、汉坦病毒 E、以上都是9、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接种疫苗+接种狂犬病毒血清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血清A型题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2、关于支原体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

13、没有细胞壁 C、可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D、抗生素对其无效 E、是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3、衣原体在细胞内生长繁殖主要是因为A、无复杂的酶系统 B、缺乏能量来源 C、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D、无细胞壁 E、以上都不是4、下列对衣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原体和始体两个发育阶段 B、始体以二分裂法繁殖 C、原体有感染性 D、始体有感染性 E、对青霉素不敏感5、立克次体的传播途径是A、节肢动物媒介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消化道传播E、接触传播6、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病人 B、病鼠或病猪 C、节肢动物 D、携带者 E、都不是7、梅毒的主要传染方式是A、性接触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虫媒传播

14、 D、消化道传播 E、都可以8、放线菌常用于A、制造抗生素 B、食品生产 C、农业生产 D、遗传工程 E、都不对9、真菌区别于细菌的本质特征是A、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等不同形态 C、有多种繁殖方式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细胞壁中无肽聚糖 10、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A、出芽 B、形成菌丝 C、产生孢子 D、菌丝断裂 E、复制11、致病性真菌不包括A、皮肤丝状菌 B、白假丝酵母菌 C、新生隐球菌 D、酵母菌 E、黄曲霉菌12、下列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有关的是A、青霉素 B、灰黄霉素 C、黄褐毒素 D、串珠鎌刀菌毒素 E、黄曲霉毒素13、下列哪种药物不能用于治疗真菌性疾病A、制霉菌素

15、 B、青霉素 C、灰黄霉素 D、二性霉素 E、链霉素B型题A、 蚊 B、蜱 C、螨 D、人虱 E、鼠虱1、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2、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致病性真菌感染 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C、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D、真菌中毒症 E、真菌毒素诱发肿瘤3、由内源性真菌引起的是4、由外性真菌引起的是X型题1、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正确的是A、无细胞壁 B、多形态性 C、能通过滤菌器 D、有独特生活周期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2、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A、直接接触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E、垂直传播3、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宿主是A、猪 B、蛙 C、鸭

16、D、蛇 E、鼠4、真菌的基本特征有A、有细胞壁 B、具有典型的细胞核 C、无根、茎、叶的分化D、只进行无性繁殖 E、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繁殖A型题1、寄生的正确含义是A、双方均得利 B、双方均有害 C、双方既无利也无害 D、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E、以上均不是2、人体寄生虫的传染源包括A、病人和带虫者 B、蚊等医学节肢动物 C、隐性感染者 D、虎狼等野兽 E、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B型题A、口 B、皮肤 C、呼吸道 D、胎盘 E、握手1、寄生虫侵入人体的途径是X型题1、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表现为A、掠夺营养 B、机械性损伤 C、毒性作用 D、免疫病理作用 E、经济损失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 A、

17、温度 B、气候 C、文化水平 D、地理位置 E、饮食习惯3、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A、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机体得以康复B、宿主清除部分寄生虫,形成带虫状态 C、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引起寄生虫感染D、寄生虫将宿主部分消灭,引起寄生虫感染 E、寄生虫将宿主全部消灭,引起寄生虫病流行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几种结果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E、六种A型题1、关于蛔虫生活史,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成虫寄生于人体大肠 B、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 C、感染方式为侵入皮肤D、不进入循环系统 E、成虫寿命为十年2、钩虫感染是由于A、生食含有虫卵的淡水鱼虾 B、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果

18、C、与保虫宿主接触D、赤足接触被钩虫幼虫污染的地地 E、被蚊虫叮咬3、最常用检查蛲虫卵的方法是A、直接涂片法 B、透明胶纸拭子法 C、饱各盐水漂浮法 D、自然沉淀法E、毛蚴孵化法 4、生吃淡水鱼、虾可能使人感染的是A、蛔虫 B、肝吸虫 C、血吸虫 D、肺吸虫 E、阴道毛滴虫5、肺吸虫感染是由于A、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 B、接触含有尾蚴的的疫水 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A、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 B、接触含有尾蚴的的疫水C、食入沾有囊蚴的水生植物 D、食入带有囊蚴的鱼虾E、食入带有活囊蚴的蝲蛄7、猪带绦虫虫卵内含有A、尾蚴 B、毛蚴 C、六钩蚴 D、雷蚴 E、胞蚴8、疟原虫的传播媒介是A、按蚊 B、伊蚊 C、库蚊 D、巨蚊 E、曼蚊 9、阴道滴虫的致病作用在于A、吞食阴道上皮细胞 B、机械损伤作用 C、免疫病理作用 D、毒性作用 E、改变阴道环境的pHB型题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血吸虫 E、猪带绦虫1、经口感染人体的是2、经皮肤感染人体的是X型题1、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是A、蛔虫 B、钩虫 C、疟原虫 E、猪带绦虫2、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内含有卵细胞的寄生是虫A、蛔虫 B、钩虫 C、蛲虫 E、阴道毛滴虫3、生活史中必须经过肺部的寄生虫是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肺吸虫 E、血吸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