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163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学习内容:1.病原生物的概念2.微生物的特点3.理解免疫的概念与功能4.了解微生物与免疫与临床关系,(一)微生物 1.概念,第一节 医学微生物学,一大群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 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 的微小生物。,2.八大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繁殖迅速 养源广泛 代谢旺盛 特性易变,小,m级:光镜可见nm级:电镜可见,形体微小,简,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结构,结构简单,3.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一般由核心(核酸)和衣壳(蛋白质)构成。如:病毒。(2)原核细胞型

2、微生物:有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如: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核,有核膜、核仁,有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医学微生物学主要讲授三大类微生物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检查防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放线菌,真菌,放线菌,细菌,蓝细菌,霉菌,返回第一节,酵母,蕈菌,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1.在自然界中元素的循环2.在工业方面的作用3.在农业方面的作用4.在医药方面的作用,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1、

3、绝大多数有益-正常菌群对宿主有营养、免疫、生物拮抗作用2、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有致病性-条件致病菌,3、小部分可引起人、动、植物的疾病,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2002年:冠状病毒-SARS 2004年:禽流感 2009年:H1N1型甲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一)经验时期,北宋末年(11世纪)刘真人就有肺痨由虫引起之说。,据洪稚存北江诗话说,师道南(清代乾隆年17921793)年间生,有异才,年未三十卒。当时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鼠死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

4、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关于预防,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患者的衣服蒸过之后再穿就不会感染疾病,表明已有消毒的记载。明代发明了人痘 接种-预防天花。,(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七个里程碑),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2、巴斯德证实了微生物的作用3、李斯特创用了外科手术无菌术4、郭霍三大发明一法则,将微生物推入 黄金时代,5、发现新的微生物: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 迪纳发现类病毒 普鲁西纳发现朊病毒6、人工自动免疫及人被动免疫:琴纳发明牛痘菌,贝林发明白喉抗毒素7、传染病的化学及抗生素治疗:欧立希合成砷凡纳明,弗来明发现、弗劳里提纯青霉素,1676年创制了一架能放大266倍的原始显微镜,观察了各

5、种形态的微生物。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科学依据。,列文.胡克(荷兰)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列文.虎克(荷兰)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完整揭开细菌奥秘第一人,巴斯德(法国)Louis Pasteur(

6、1822-1895),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巴斯德(法国)Louis Pasteur(1822-1895),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61.162.8,30min71.7,15 30s,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巴斯德(法国)Louis Pasteur(1822-1895),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巴斯德(法国)Louis Pasteur(1822-1895),3.传

7、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成功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首创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以防术后感染,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作奠定了基础。,李斯特(英国)Joseph Lister(1827-1912),郭霍(德国)Robert Koch(1843-1910),创立固体培养基创立细菌染色方法及实验动物感染法发现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提出著名的郭霍法则,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

8、生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种。,郭霍法则(1884),郭霍,1905年郭霍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发现。19世纪后期,Louis Pasteur和 Robert Koch 共同将微生物学研究带入生理学时代,开创了微生物学的分支-医学微生物学。,1892年,发现并过滤得到了烟草花叶病毒,从而开始了人们对病毒的深入研究。在这之后,斯坦利(Wendell stanley)成功地获得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体,并以该项研究获得了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项基础研究,被誉为病毒学最重要的科学贡献之一。,伊凡诺夫斯基(俄国)Dmitrii I

9、vanowski,Edward Jenner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琴纳(英国)Edward Jenner,1749-1823,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1929年发现青霉素,欧立希,1910年合成“砷凡纳明”,4.现代免疫学的兴起,(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微生物超微结构的研究,2.病毒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3.基因工程的应用,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可发现致病基因和特异DNA序列,用于诊断、研制新抗菌药物和新疫苗。,(四)微生物感染的新动向,据WHO统计,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人死于传染病。,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造成

10、新现传染病。原流行的病原体因变异、耐药等原因造成重新流行,导致再现传染病。最近几年发生的来源于禽、畜病病原体感染。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迄今末发现。某些病原体的致病和免疫机制有待阐明。不少疾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第二节 寄生虫,概念:一些低等小动物失去了在外界环境中自主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居留在其他生物体表或体内,从这些生物中摄取营养,维持生存,并对其产生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寄生虫。寄居在人体并引起就损害的低等动物称为人体寄生虫。蠕虫人体寄生虫 原虫 节肢动物在我国肆虐的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原 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形态结构生活

11、史传染源传播途径所致疾病易感人群防治,机体对再次感染具有的抵抗力称为免疫(immunity),即免除瘟疫。,免除差役 免除瘟疫,免疫的传统概念,第三节 医学免疫学,来自拉丁文“immunitas”,在古罗马时代的本意是指免除个人劳役或对国家的义务。immunitas immunity,一、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识别“我”与“非我”(自我稳定)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 对自身物质形成免疫耐受 有时要能造成病理损伤。,免疫的现代概念,二、免疫的功能:,三、免疫学的发展简史,经验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至今,11世

12、纪,科学时期,近、现代时期,人痘苗预防天花(Smallpox),人痘苗预防天花(Smallpox),人类治疗传染病过程中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Day 7,Day 3,Day 5,天花病毒 Pox virus,18世纪末的伟大发明牛痘苗,英国乡村医师Jenner1749-1822,感染牛痘的挤奶女工不易患天花,一次冒险的尝试:,患牛痘的挤奶女工手臂,取少许牛痘脓液,结论: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Vaccination(接种)取自拉丁文vacca牛及vaccinia牛痘之意。Vaccine牛痘苗、疫苗,数周后,取少许天花脓液,未发生天花的全身症状,Edward Jenner 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为预防

13、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人类最终消灭了天花,新鲜鸡霍乱杆菌培养物,死亡,陈旧培养物,新鲜培养物,存活,减毒疫苗的发明,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Vaccination,Vaccine,2.经典免疫学时期(科学期),抗毒素(抗体)的发现,大剂量白喉毒素,死亡,小剂量白喉毒素,存活,大剂量白喉毒素,存活,免疫血清,首创抗毒素血清预防和治疗首届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贝林格Behring,体液免疫理论的提出,毒素以及非毒素均能在体内诱发抗体产生,并且抗体能在体外中和相应的诱导原,发生凝集、沉淀等现象。将抗毒素等命名为抗体,将能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统称之为抗原。,Paul Ehrlich,吞噬细胞理论的提出,吞噬细胞具有清除微生物或者其他异物的天然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抵抗疾病的作用。细胞免疫假说吞噬细胞理论。,Metchnicoff梅契尼科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