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978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ppt.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10,1,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不透明,2023/2/10,2,贵州瓮安6.28事件,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17岁的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死者家属对此不满。6月28日16时,死者家属邀约300余人在瓮安县城游行,最终导致暴力事件。游行者和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事件中,瓮安县委大楼被烧毁、县政府办公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4间门面房被烧毁,刑侦 大楼14间办公室被砸坏,县公安局户政中心档案资料全部被毁,42台交通工具被毁,办公电脑数十台失踪。事件共造成150余人受伤,大部分为轻微伤

2、。,2023/2/10,3,深层次原因,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背后深层次原因却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屡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他们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2023/2/10,4,反思,引发这一恶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正是公安机关草率地作出女学生“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鉴定结论,引起群情激愤。总之,事态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事实真相,在虚虚实

3、实中,各种的猜测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这种信息封闭,真相不明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乃至敌意。,2023/2/10,5,湖北石首事件,6月17日,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起因于一起“厨师非正常死亡事件”。经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系该市高基庙镇长河村人,生前为永隆大酒店厨师。法医对尸体进行初检,在对死者所住房间进行检查后,发现死者所留的一份遗书。家属怀疑死者的死因,将尸体停放酒店大厅,引来众多的围观群众。6月19日,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该市东岳路和东方大道设路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现场秩序混乱。6月20日上午至夜间,围观群众少时有数千人,最多时有数万人。湖北省公安厅、省武警总队、荆州市

4、公安局从各地抽调了上千名武警、公安干警到石首处置事件。20日上午至夜间,部分围观群众多次与警察发生冲突,导致多名警察受伤,多部消防车辆和警车被砸坏。,2023/2/10,6,6月20日夜间至21日凌晨,事态逐渐平息。停放在石首永隆大酒店内的一具男尸被抬上殡仪车,送往殡仪馆,围观人群全部散去。6月22日,据媒体报道,湖北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亲赴石首处置该事件。6月22日,社会流传在永隆大酒店下水道发现两具尸体、挖出多块尸骸等多个版本的谣言,不少闻讯而来的当地市民向酒店聚集。6月23日上午11时许,石首殡仪馆突然驶来数辆120救护车,下来10余人,向家属提出要对尸体进行再次尸检。据了解,来人中包

5、括第一次做尸检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还有石首人民医院的人员。对第二次尸检理由,来者告诉家属,是担心第一次尸检有遗漏,这次运来更多更先进仪器,尸检将更权威、更细致。,2023/2/10,7,6月23日下午,石首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向荆 楚网介绍,6月22日下午,6.17事件现场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再现尸体纯属谣言,经有关部门证实,并组织部分群众代表进入酒店实地察看,未发现传言中所说尸体或尸骸,围观市民逐渐散去。6月23日,在石首指导“6.17”事件后续处置工作的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表示:要坚决将“6.17”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一定要查明涂远高死因。为了防止干扰,案件将由省公安厅指导督办,荆州市公安局

6、成立专班办理案件,请国内最权威的专家主持尸检,把死者死因彻底查清楚,公布于众。,2023/2/10,8,6月24日,人民日报就石首事件发表文章说,面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政府和主流新闻媒体仅仅发布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如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6月24日,石首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后,6月21日、23日,当地聘请公安部法医专家和同济医院的法医专家先后对涂远高尸体进行了检验。6月24日,

7、石首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23日在网上传播“永隆大酒店又挖出尸体”的谣言制造者在荆州市某网吧被查获,经查,造谣者为一在外读书的学生,该学生已承认了造假事实。,2023/2/10,9,教训,一旦当政府的声音不能主动在第一时间传播的时候,要知道在传播上是有一个规律的,任何声音当第一时间占据了人的脑海,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你后面想再用新的正确的声音去覆盖它是非常难的事情,这已经变得非常被动了。如果要处理得非常主动,信息的披露非常公开、快速、迅捷,而且能够主导整个事情发展的话,这个事情也许迅速地就变成一个很小的事件,甚至我们今天根本不会谈论它,就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信息要公开、要透明,不给谣言

8、传播的时间,因此抢时间非常重要,地方的领导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不滥用警力,然后就事论事,不把它立即政治化,启动问责的机制等等。,2023/2/10,10,类似事件,“毒奶粉”事件陕西凤翔儿童铅中毒事件河南民办教师郑州集体上访 等等,2023/2/10,11,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应该说,群体性事件跟流长飞短的小道消息是孪生兄弟,从古至今,只要出事了,多半流言也就出世了。事件之所以动辄闹大,造成恶劣的影响的原因,很重要的就是每逢事件发生,当地政府往往一个强烈的惯性倾向,就是立即封锁消息,不让记者进入,不许消息外传。这种封锁消息,内部处理的事件处理方式,在信息不发达,而且组织和政府对社会能够全方位控制的年代,还是适用的,是可以把事件控制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不至于造成整体的震荡,保全政府的脸面。但是,在资讯和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严格上讲,任何组织、政府,稍微大一点的事就瞒不住人,外界总有办法知道。政府的有意控制和封锁,只能便宜那些小道消息的传播,甚至可能使之更加畸形,向对政府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2023/2/10,12,引申,形成信息公开的社会环境降低由于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政府开支、政府官员财产公开与反腐败(新加坡)有关部门对于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有条件、定向共享证券交易信息的完全公开有效防止内幕交易、基金老鼠仓,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