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1399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专题培训讲座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B/T 501072010代替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学习与研讨,王自强重庆市混凝土协会2010年12月,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 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目 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3 基本规定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2、5.1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原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2 术语、符号,2.1.1 混凝土 由水泥、骨料和

3、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2.1.2 龄期 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2.1.3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2.1.4 合格性评定 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2.1.5 检验批 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2.1.6 检验期 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2.1.7样本容量 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同一检验批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的标准差;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合格性判定系数;第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样本容量。,3 基本规定,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3.0.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为5%。注: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28d的龄期。3.0.3 混凝土强

5、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且检验期不超过90d-原报批稿的内容)的混凝土组成。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1节中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关于检验批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的分布规律,不但与统计对象的生产周 期和生产工艺有关,而且与统计总体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和试验龄期等因素有关,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因此,本条规定检验批

6、应由强度等级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以保证所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这是由于本标准的抽样检验方案是基于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而制定的。其中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了养护条件。,基本规定中新标准取消了以下两条,原标准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 混凝土强度评定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原标准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 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

7、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4.1 混凝土的取样,4.1.1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4.1.2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4.1.3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3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 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

8、、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1.4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关于混凝土取样的几个问题,施工前确定检验评定方法,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是为了避免因施工、制作、试验等因素导致缺少混凝土强度试件。4.1.3 的规定是最少的数量要求,实际应用时应加大取样数量。规定试样应在浇筑地点抽取。对于预拌混凝土的交货检验,应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执行。(卸料口卸料量的14 34 处)一个工作班指8h。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1000m3时,

9、整批混凝土均按每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4.2.1 每次取样应至少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4.2.2 每组三个试件应由同一盘或同一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4.2.3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4.2.4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为设计规定龄期。,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4.3.1 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执

10、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2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3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注:对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价时,可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2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新标准关于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评定龄期的规定,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多数混凝土中掺有矿物掺合料,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实验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强度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早期强度较低,

11、而后期强度发展较快,在温度较低条件下更为明显。为了充分利用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本标准以注的形式规定,其混凝土强度进行合格评定时的试验龄期可以大于28d,具体龄期应由设计部门规定。(一般可取60d、90d。),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4.3.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时,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

12、试验确定,其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0个对组。,新标准修改了C60以上高强混凝土试验折算系数,原标准规定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不论强度等级大小统一取0.95的折算系数。大量试验证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取0.95的折算系数是偏大的。新标准对于强度等级60时,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没有给出具体的折算系数取值,给强度的评定又带来了不便操作的问题。引用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折算系数的建议:,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 统计方法评定,5.1.1 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当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同一

13、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应按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进行评定。(方差已知或统计方法1)2 其它情况应按本标准5.1.3条的规定进行评定。(方差未知或统计方法2),5.1.2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标准差已知或统计方法一),0.7(5.1.2-1)0.7(5.1.2-2)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5.1.2-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0.85(5.1.2-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0.90(5.1.2-5),式中:,同一检验批混凝

14、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精确到 0.1(N/mm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精确到0.1 N/mm2;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精确到0.01(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N/mm2时,应取2.5 N/mm2。前一检验期内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N/mm2),精确到0.1(N/mm2);该检验期不应少于60d,也不得大于90d。n 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45;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精确到0.1(N/mm2)。,关

15、于标准差已知方案,同一品种的混凝土生产,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质量管理,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即使有所变化,也能很快予以调整而恢复正常。由于这类生产状况,能使每批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基本稳定,每批的强度标准差可根据前一时期生产累计的强度数据确定。符合以上情况时,采用标准差已知方案,即5.1.2条的规定。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生产可以采用标准差已知方案。标准差的计算方法由原极差估计法改为定义式计算法。两种方法估计总体标准差都是正确的,但是极差估计法相对粗糙些。同时,当计算得出的标准差小于2.5MPa时,取值为2.5MPa。建筑工程一般不适用这一评定方法验收。,5.1.3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组时,其强

16、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标准差未知或统计方法二),(5.1.3-1)(5.1.3-2)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5.1.3-3),本次修订将原验收界限前面的系数去掉,0.9 fcu,k 改为1.0 fcu,k,调整了验收函数系数1取值,取消了 0.06,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精确 到 0.01(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 2.5N/mm2时,应取2.5 N/mm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5.1.3取用;n 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表5.1.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关于验收函数中的1系数确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17、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5 条的规定,生产方风险和 用户方风险均应控制在5以内。同时,设定可接收质量水平AQL=(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极限质量水平LQ(RQL)=(极限质量水平相当于具有不低于60%的保证率)。调整1的值,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法进行多次模拟计算,在生产方供应的混凝土质量水平较好(数据离散性较小)的情况下,得到生产方风险(即错判概率)和用户方风险(漏判概率)基本可控制在5%左右或以下;当混凝土质量水平较差(数据离散性较大)时,也能使用户方风险始终控制在5以内。,5.2 非统计方法评定,5.2.1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

18、量小于10组时,应采用非统计 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5.2.2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5.2.2-1)(5.2.2-2)式中:,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5.2.2取用。表5.2.2 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已知)评定方案对比,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案对比,原标准与新标准(非统计方法)评定方案对比,新标准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综述,合格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方案(统计方法一)标准差未知方案(统计方法二)(最常用)非统计方法方案 合格评定条件:平均值 mcu、最小值cu,min 必须同时满足方案要求合格验收界限表:表中 mcu

19、平均值验收界限,cu,min 最小值验收界限,新标准与原标准计算对比分析,本标准新与原标准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新标准均严于原标准。对小于C30的混凝土,两者相差不大。但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标准差随之降低),新方案比原标准越来越严格,但仍在适度范围。事实上,从下页可看出:新标准在较低强度混凝土的评定是放松了。,均方差、试件组数对强度平均值验收界限的影响,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最小验收界限值cu,min,非统计方法新老标准验收界限值(Mpa),5.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5.3.1 当检验结果满足第5.1.2条或第5.1.3条或第5.2.2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

20、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不合格。5.3.2 对评定为不合格批的混凝土,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进行处理。(取消了原标准中的第4.3.3条的内容),原标准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条文,第4.3.2条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第4.3.3条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0.2.3条:,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非正常验收)(1)经返工、返修或者更换构件、部位的检 验批,应该重新进行

21、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技术要求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标准差已知统计法评定例题,某混凝土构件厂生产的预应力空心板,设计强度等级C30,某月强度数据8批见表2,该厂前一检验期16批混凝土强度数据见表1。表1,1、计算标准差:按(5.1.2-3)式标准差计算结果=2.36MPa,取0=2.50MPa2、计算验收界限:mcu=300.72.5=31.8MPa cu

22、,min=300.72.5=28.3MPa,3、合格评定:表2 预应力空心板某月强度数据8批评定结果,标准差未知统计法评定例题1 某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C30混凝土,本批共留标养试件27组,强度数据见下表。评定此批混凝土是否合格。,1、计算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mcu=33.2 MPa scu=3.55MPa2、找出最小值:cu,min=29.5MPa 3、选定合格判断系数:n 20 入1=0.95 入2=0.854、计算验收界限:mcu=30+0.95 3.55=33.4 MPa cu,min=0.85 30=25.5 MPa5、结果评定:mcu=33.2 mcu=33.4(平均值不合格)cu,

23、min=29.5 cu,min=25.5(最小值合格)注:按原标准GBJ107-87 评定时为合格,标准差未知统计法评定例题2 某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C60混凝土,本批共留标养试件10组,28天强度数据见下表。请评定此批混凝土是否合格。,1、计算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mcu=63.2 MPa scu=3.51MPa2、找出最小值:cu,min=58.0MPa 3、选定合格判断系数:n=1014 入1=1.15 入2=0.904、计算验收界限:mcu=60+1.15 3.51=64.0 MPa cu,min=0.9 60=54.0 MPa5、结果评定:mcu=63.2 mcu=64.0(平均值不合格

24、)cu,min=58.0 cu,min=54.0(最小值合格)注:按原标准GBJ107-87 评定时为合格,标准差计算例:假设有10组数据,C30混凝土的强度A1=33.9A2=34.2A3=35.7A4=35.2A5=32.9A6=30.8A7=28.6A8=27.4A9=33.8A10=34.21、计算这10组数据的平均值a=(A1+A2+A3+A10)/10=32.72、计算a的平方A=1069.293、分别计算A1、A2、A3、A4、A5、A6、A7、A8、A9、A10的平方,并且相加,结果等于=10744.23设为B4、利用标准差公式计算=B减去10XA,然后除以9(组数-1)最后开平方=(10744.23-10X1069.29)/9=5.7然后开平方=2.38这10组数据的强度标准差就是2.38,谢谢 请 批 评 指 正136083082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