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282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论文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床医学论文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握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提高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破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自握自穿法,即由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手背,并同时用拇指将穿刺的血管绷直固定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患者握拳的传统穿刺法,对两组穿刺的成功率进行比较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成功率为76%,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握穿刺法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握患者手的同时,拇指可以绷紧皮肤、绷直血管并固定,大大地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成功后,患者不必松拳,避免了患者穿刺成功后因松拳动作导致穿刺

2、部位血管滑动碰到针尖而被穿破。 【关键词】自握;穿刺法;手背静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老年人的比率逐渐上升。而现代的老人,经受了多子多女、生活贫困、创业艰苦的岁月,加上家庭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和生活无规律等因素,导致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比率不断上升。 而此类老人的血管多数呈硬化、弯曲状,脆性大和弹性小等特点,穿刺时血管硬、滑、弯曲难进针,穿刺成功后,又因脆性大,轻微移动即可导致血管穿破而失败。而手背浅静脉穿刺具有对血管破坏性小、暴露方便等优点,是静脉穿刺的最佳选择。为了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笔者针对穿刺失败的原因在操作上进行了改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

3、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8月选择门诊患者共2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的年龄、姓别、肥瘦、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由同一护士操作,操作者保持情绪稳定,没有心里压力。静脉穿刺:两组均是选择60岁以上老人手背浅静脉。实验组,扎止血带后,由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穿刺的手,左手拇指将穿刺部位的皮肤绷紧、穿刺的血管绷直并固定,右手持头皮咀常规进针,见回血后顺着血管方向进少许,胶布固定即可。对照组,传统方法:扎上止血带后,嘱患者握紧拳头,操作者右手持头皮咀进针,见回血后进少许,松拳固定。观察指标:穿刺成功

4、后,放好穿刺的手,开放点滴10 min,点滴通畅,无肿胀,为穿刺成功。否则即为失败。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2检验。 2结果 结果实验组穿刺失败有4例,固定针头失败为0,成功率为96%;对照组穿刺失败为11例,固定针头失败为13例,成功率为76%。见表2。 3讨论 老人的血管普遍存在着脆性大、弹性差、硬滑呈弯曲状等特点;特别是长期静脉用药患者,其血管硬如铁线滑如冰,如果在患者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让患者握时,血管很难固定,故针穿刺皮肤后很难刺入血管,有时刺入血管,而弯曲的血管,在再进少许针时往往针尖刺破弯曲处而失败。表2显示实验组穿刺失败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实验组操作

5、者左手握患者手背时,将患者手的皮肤绷紧的同时,也把将要穿刺的血管绷直并固定,使进入皮下的头皮咀更容易刺入滑硬的血管。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瘦型老人,其特点是皮包骨,皮下无脂肪,血管脆性大;穿刺成功后,在松拳时,皮肤与骨之间产生摩擦,血管因无皮下脂肪保护,易在皮肤与骨之间滑行,容易被穿刺在血管内的针尖划破而失败。表2显示实验组固定时失败的例数为零,因为实验组无需松拳动作。肥型老人的血管常呈弯曲蚯蚓状,因患者自己握拳,弯曲的血管无法绷直,加上血管脆性大,故穿刺血管时容易破被穿破。从表2中可知,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穿刺法,改变了传统穿刺失败因素,操作者左手握患者手时,左手拇指将弯曲血管绷直、硬滑的血管固定,且又符合人体的生理学特点,故大大地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 笔者通过临床中的不断实践,认为在老人手背浅静脉穿刺中采用自握自穿法,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姚泰.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8-299. 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56-3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