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401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香港留学不可不知的日常交流语言相信众多在香港求学过的朋友都深有体会,从内地到香港读书,被吐糟得最多的,是语言“水土不服”的问题。如果您对香港本地语言毫无了解的话,相信这会成为您融入当地生活与学习的最严重障碍之一,毫不夸张。下面将为各位准备到香港求学的同学介绍一下香港大学里面日常所使用的各种语言,让大家尽早有所准备。香港留学语言1、普通话,生活无忧上世纪末香港刚回归时,普通话的普及率比法语高不了多少,而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安排了普通话课程。据明报统计,香港的普通话普及率在20%- 30%之间,与全国54%的普及率还有一定距离,不过,这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内地学生使用普通话与香港本地人交谈,也不妨碍

2、官方证件或手续的办理,因为办理八达通、香港身份证、签证等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也就是说,在一般社交场合,完全可以只使用普通话。很多从内地到香港读书的学生都抱着“普通话是中国全境通用的语言”的想法,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的欧阳德念来港前没有专门学习粤语,在日常购物、外出用餐时,她几乎只用普通话,“只要说得慢一点、清楚一点,很多香港人都听得懂。”但必须要清楚的是,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才大力推广普通话,因此能够听、说普通话的多是三十岁以下的香港人,三十岁以上的人不一定能够用普通话与你交流。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搭乘出租车时,如果出租车司机在五十岁左右,很可能听不懂你用普通话说的地名,在这种

3、情况下,你最好拿出一张纸,把你要去的目的地写给他看。如果他依然看不懂,那你只能换一辆车了。初到香港的内地学生和香港同学说普通话时会有畏难情绪,不敢说或者害怕被排斥。其实不必如此,香港本地学生仍在慢慢熟悉普通话,他们还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因此在交流时会时常停顿,或不自觉地说英文和粤语。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与你交流,相反,而是在努力使自己的话更容易理解。所以,如果你使用普通话与香港同学交流,一定要耐心倾听他们说话。香港留学语言2、流利英语,课业轻松在香港的语言使用率排名中,英语居于亚军,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在香港可谓通行无阻。对于内地学生而言,英语可不仅仅是重要的交流语言。香港大学几乎所有

4、课程都使用英语授课(传统文化课程有例外),从教材到讲义都使用英文原版或英语撰写,这就使得英语成为内地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语言工具。对于经历过高考(外语为英语)或托福、SAT磨炼的内地学生来说,英语速读已经成为如同家常便饭般简单的事。但高中英语阅读仅仅停留在通识性阅读上,内容限于日常叙事、科技新闻与时事议论,这导致学生对academicthinking(学术性理解)很陌生。不仅如此,当他们进入一个特定的领域或专业时,大量不熟悉甚至于完全未曾接触过的学术词汇将会像洪水般涌来,把大一新生们冲击得七零八落。还好学校早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香港学生也存在相似问题),开设了从必修到选修的数门语言类课程。英

5、语必修课是为了给新生学习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以学术为目的的英语)而设立的,以弥补学生academic thinking的缺乏。但为了让学生在4-5年内完成本科学习,学校并不会因为语言问题而放慢专业课的进度,专业词汇只能靠学生自己努力来掌握了。词汇量的积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但总有些“聪明”的学生试图寻找“捷径”,只是结果没那么美妙。香港城市大学数学专业的Jerry就这样做过,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时,Jerry看着满篇英文讲义头痛不已,为了应付考试,他从网上下载了北京和上海几所高校的中文讲义来看。“中文容易理解多了,两百多页的讲义两三天就弄清楚了。我

6、以为没问题,但一见考卷就蒙了,考题全是用英文写的,有些题根本就没读懂!”概念可以借助辅助语言来帮忙理解,但专业词汇可没有方法快速积累,只能通过不断地熟悉、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也才能在考场上真正做到胸有成竹。除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课业和考试中的英文,香港大学还要求学生必须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嘉卓留学介绍,令内地学生最为头痛的,要数“演讲展示”和“口头报告”这两项在一门课程中占有大量分数的“作业”。“英语演讲并不算难,难的是你要和一群英语比你流利得多的香港同学竞争高分。”Anthony感触颇深,他学的是金融专业,“一位在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比我辛苦得多,他为了竞争到IBM的实习机会,还特意去练了英式发音

7、。”大多数内地学生的英语都停留在只看不说的程度,别说流利,能说就很不错了,而且很多人还存在发音等方面的问题。Jerry的室友也是数学专业学生,据他介绍,这位室友平时说着带有浓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上课时,教授根本听不懂他那带着同样口音的英语。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内地学生只要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提前学习托福或雅思,并找机会多练习口语,英语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到大学后,平时认真积累英语词汇,多注意自己的英语发音,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香港留学语言3、掌握粤语,社交达人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粤语占到99%以上。如果想和香港人交流,粤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当需要签订法律有效的合约、合

8、同,或是办理与身份关联的银行户口、通信户口时,对方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你不懂粤语时,你一定要询问对方是否可以用英语交流,否则找信得过的香港同学帮忙。最常见的情况是租房。香港八所公立大学通常都会给内地学生提供至少一年的学生宿舍,其中一些大学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延长期限,但如果学校不提供宿舍,学生往往要到校外租房,这就得与房主签订租赁合同。租房时听不懂粤语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弄明白房主的要求和合同上所写的条款,而这并不少见。有一位读大三的学长不能再住学生宿舍,他便去红磡租房,后来房主要求涨价,这位学长把每月12000元听成了11000元粤语中的“2”与普通话中的“1”发音相似,也没仔细看更新过的合同

9、,结果他刚住了一个月便因合同纠纷差点被房主告上法庭。而对内地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懂粤语就完全无法融入本地人的圈子。毫不夸张地说,在大学与香港本地人交流,在不说粤语的情况下,英语比普通话更方便。如果你用普通话尝试和香港同学交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并不一定是香港同学在排斥你,而是他们和你聊天说笑都存在问题。因此,一个内地学生想在香港“混得好”,粤语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高墙,是进入当地学生组织、把握实习机会、留在香港的关键(英语同样重要)。香港各大学的官方学生会等组织基本都由香港本地学生组成,偶尔会有极少数内地学生加入,这些内地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听、说粤语。Jerry参加了学生宿舍的学生会,据他的经验,在

10、学生会“不会说粤语,工作起来效率太低”。这里需要引起内地学生注意的是,参加学生会可以丰富你的大学生活、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人脉和经验,但它也会占用你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内地学生参加人数最多的学生会宿舍学生会一般在23:003:00这段时间工作,这对于想要保持良好精力认真上课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承担之重。付出与收益都是巨大的,但你如果还不确定自己的粤语水平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就必须考虑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学生会这项收益,以及是否有能力保证学习、工作两不误。不懂粤语对大学实习的影响也比较大。香港的公司或政府部门不大可能让大学实习生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他们更愿意给实习生们讲解各个职务的职能,让实习生们向在职

11、人员请教。对于精通粤语的学生来说,这是给实习企业或政府部门留下好印象的绝佳机会;而对于粤语听说困难的学生而言,机会很可能会变成灾难。而且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国家或地区,一个会讲本地语言的人肯定比不会这种语言的竞争者更有优势。会一些粤语,学习也会轻松很多。上课时,教授为了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可能会用到粤语;香港本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夹杂几句粤语。文科和商科的专业课程中,有一些要求分组完成的项目或作业,说几句粤语会使小组讨论更加融洽,效率倍增。当然,如果你想以香港作为走向世界的踏板,那么,无视粤语吧,专心冲击GPA、雅思(托福)和GRE(GMAT),在留学交换报名时,GPA与英语等级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评比项。通常大学里都有香港人或内地学生开办的粤语学习班,初到香港时,不懂粤语的内地学生们千万不要吝惜第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应该至少报名学习一门粤语课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语言这门工具掌握好,会让你今后的大学生活顺利许多。所以地道的粤语以及粤语文化是内地学生融入香港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