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569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毕业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摘要:在汉英翻译中,中国英语一直被认为是不标准的英语而遭受口诛笔伐,然而中国英语正对“正统”英语产生影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英语并非完全是对英语的亵渎,发掘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助于拓宽对语言的认识,有助于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合理使用中国英语,也是对英语研究的启发。 关键词:汉英翻译;中国英语;中式英语翻译是一项语言之间转换的活动,也是文化衔接的桥梁。汉语和英语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也衍生了许多有争议却不能避免的产物,如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本文旨在发掘汉英翻译中合理使用中国英语的意义,并

2、为相关研究提供启发和思路。一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思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仅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任何一种语言在新的交流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中国英语的产生,也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汪榕培指出,中国英语具备了“中国特点”,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英语,1虽然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却仍能通过英语语言、词汇、拼写、语法等各方面,体现中国文化的特点。2而中式英语,英文名称为Chinglish,在葛传椝先生所著漫谈由汉译英语问题中,特别界定了中国英语:一是中国英语属客观存在,二是中国英语是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三是中国英语可能引起交流不便,却能通过解释让受众理解,四是中国英语依照英语民

3、族的习惯用法,体现中国特点。3简言之,中国英语是为了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而产生的,并且能够为英语语法接受5。相比之下,在初级阶段英语学习中,中式英语经常出现,比较典型的如“我非常喜欢”,英语的正确表达是 “I like something very much”。初学者往往按照汉语语序写成 “I very like something”, 这是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4。中式英语打破了英语自身的应用规则,实质是中式思维方式下的英语变体,反映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即使并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也不影响中国人对整个意群的理解。然而,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定义可以明白区分,在实际应用中却不一定这么明确。比如我们现在耳

4、熟能详的一句“Long time no see”,最初是由不通晓英语的人说出,然后逐渐被英语接受,成为地道的英语表达。于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思辨,显露出来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说到文化交流,不能不提到汉英翻译。2009年胡锦涛书记在一篇报告中说到中国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折腾”,难倒了不少国际媒体译者。中国媒体则直接翻译成了“bu zheteng”。也有其它英文翻译,如“翻来倒去”(dont flip flop),“别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别反复”(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踌躇(no dithering),还有译成“没有重大变化”

5、(no major changes)的。这些翻译都未体现出一个特殊含义经济发展中,避免内耗和动荡。因此,本文着重从探讨汉英翻译中中国英语的翻译策略入手,旨在彰显中国英语的翻译中两种文化的交叉融合。二 中国英语及其翻译策略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曾发布报告称,在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其他任何来源。虽然已有很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做了关于中国英语的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网络传媒的兴起,一些新词层出不穷。这些词传达了中国民众新奇独特的思想。但关于它们的翻译却是一个难点。这一部分将就近年来广大民众创造出的一些新词及其翻译策略加以分析,并探究在翻译实践中使中国

6、英语成为标准英语的途径。1 直译直译是一种最大程度保留原文本形式及内容的翻译策略。强调的是对原文本形式及内容的忠实。在翻译中国英语时,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可以考虑采用“直译”。如:裸考 naked exams 隐婚 hidden marriage 蜗居 snail-shell-size shelter 剩女 left girls 人肉搜索 flesh search 卡奴 card slaves 愤青 young cynic 裸妆 nude look 草莓族 strawberry generation 闪婚 flash marriage 面子工程 face job 对于这些英汉两种文化里存

7、在类似意义的词,为了更好保留这些新词的中国特色和风格,传播我们民族的文化,且不会引起目标语读者的误解,“直译”不失为最好的翻译策略。2 阐释性翻译鉴于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点,一些中国英语在翻译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词,若仍“直译”,则会导致目标语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时应考虑阐释性翻译。如:灌水 add water 伪娘 cross dresser 山寨 copycat 炫富 flaunt wealth 二奶 kept woman 发烧友 fancier 驴友 tour pal 奉子成婚 shotgun marriage 桑拿天 sauna weather 经济适用房 affordable h

8、ousing 对于这些在英语语言中缺失的对应文化词,则为了更符合说英语国家读者的思维习惯,有必要舍掉原来的词的形象,直接表达其意思。3 创造性翻译由于一部分新词意思很新奇,且幽默有趣,则译者需要以尊重英语语言的习惯为前提,考虑利用英语与汉语中某些词的音、形、意的契合特征,进行构词,即创造性地翻译。如:去年我们耳熟能详的“给力”一词,被翻译为gelivable并在各大媒体频频出现。前几年流行的一个“偷菜”游戏,译为vegeteal。此外还有,麦霸Mic king or queen 黄牛票 scalped ticket 脑残体 leetspeak 解除好友 unfriend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词,

9、译者需要透彻地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考虑具体语言环境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特色等因素,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准确生动地传达出其意思,使更多的中国英语新词得到妙译,从而挣得中国英语的话语权,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使中国英语体面地走向英语的大雅之堂。三 中国英语的多层面思考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英语是借汉语的词汇表达中国特有的一些事物、文化的词。近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地也掀起了汉语热。这样英汉两种语言的国际化势必会导致两种语言本土化。而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媒体及民间涌现的诸多新词在英语词汇里意义空缺。中国英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并壮大的。中国英语及其翻译能够更准确表达中国人

10、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弘扬中国文化历史。同时,中国英语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媒介,让中西思想更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英语的应孕而生消除了因文化而产生的理解障碍。以美籍华人汤婷婷的女勇士为例,之所以能成为在美国大学生中最畅销的书就因为该文本以很多中国英语的形式将中国神话、历史、传奇、和个人自传呈现在西方人面前,使西方人看到了一个不同民族的异域文化,使西方读者感到神秘但不晦涩,新鲜但不怪异。在人大的中外记者问中,张璐对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中国古文的翻译大受褒奖,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和国外文化的差异,中国英语的应用使张璐译总理引用的古文更能使中外记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更

11、加易懂。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baozi”和 “zongzi”这类词也被更多外国人接受,基于此中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文化添入更多的活力。中国英语是民族文化互通互融的产物,是语言文化发展表现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查无。英语中使用从中文借用的词汇、短语,这些汉化的英语词汇,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也折射并传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四 结论 中国是汉英历史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产生以规范英语为基础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英语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丰富了英语语言而增加其趣味性。由此,中国英语受到追捧值得深思。把中国英语做为一种英语变体值得研究,并且有助于对中国英语正名昭雪,有助于在英语中注入活水。参考文献:1葛传槼.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2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l(1)3王建国.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4林娇.浅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式英语及其解决措施J.海外英语,2010(10)5梁丽娟,董研.关于中式英语问题的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