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708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英语论文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析识解因素和语境在英语话语中的联系 摘 要(冒号):视角、前景化和框架代写论文,以及它们在英语话语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相互联系,是语言交际中产生不同识解的3个因素。在英语话语中,由于语篇的产生与语境联系密切,语境能够成为描写言语行为特征的认知域,激活框架和知识基块,诱导说话人选择视角和前景化,并生成语篇。 关键词(冒号):识解;语境;话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现实世界不是直接映射到语言形式上的,而是经过了认知的处理,即把语言结构看做是认知的直接反映;认知语言学也特别注意语言中的识解概念,把语言表达和情景的概念化方式紧密联系起来。 识解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话语展开过程中,说话者不

2、断调整自己的识解,使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如果说话者之间的识解出现矛盾,即个人的视角、前景化和框架不1致,就会导致误解或争论,导致交际失败。本文拟讨论说明,由于话语的产生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环境等)能成为描写言语行为特征的认知域,能触发框架和知识基块,诱导说话人选择视角和前景化。 1、识解的3个因素 对同1情景,人们可用不同方法来识解,而不同的情景方式可构成不同的概念化。例如 (1)Tom Came with Bob (2)Bob came with Tom 按照传统的解释,这两句话表示同1个事件,即Tom和Bob来了。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

3、它们是对同1情景的两种不同的识解方法,在1些语境下只有1种识解是恰当或自然的。认知语言学家LeeD认为,影响不同识解的因素有3个(冒号):视角(perspective)、前景化(foregrounding)和框架(framing)。3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现实世界映射到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过程。 框架这1概念起始于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他们发现,人的记忆能够把各种信息和经验组织成认知结构。如(冒号):P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把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包括词汇的组合、语法规则等。每个框架都带有多种信息,有些是关于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有的是关于所期待发生

4、的事件的信息,有的是关于当期待无法得到证实时的解决方法。因此,框架是1种呈现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特别情景有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它能说明情景的主要特征、可变特征以及经验可能表现的特征。此外,LeeD还把框架这1概念看成是多维的,其中包括社会框架。例如mother1词就包括遗传框架和社会框架。 (3)Did you know that Sue is Johns mother? (4)Sue is not really cut out tO be a mother (5)Mary adopted John when he was a baby sO shes not his re

5、al motherbut in fact she has been a wonderful mother tO him 例(3)中的mother指的是生物关系,主要是遗传框架在起作用;而例(4)中的mother是指行为方式,主要是社会框架在起作用。在例(5)中,从遗传框架来说,Mary不是John的母亲,而从社会框架来说,Mary是John的母亲。 Mother1词触发了“温暖、爱和关心”的映象(image)。因此可以说,框架包含了传统的语义学概念,框架概念既有概念的1面,又有社会文化的1面。 前面谈到,例(1)和例(2)表示同1事件,但涉及到谁被前景化的问题,也涉及说话人选择的视角问题。由于

6、注意力的转移,框架各个方面都可能被前景化,导致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前景化使情景中的某个成分得以相对突出。例(1)前景化了Tom,例(2)前景化了Bob。 视角指对事件描述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件的关系。有人认为,视角是说话人识解事件或抽象关系的方法,包括认知和感情,视角化是说话人对认知内容的评价。视角的选择是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的1种表现。背景是说话人的立足点,涉及说话人的地理时间、社会、年龄和性别等背景以及保证交际成功的心理考虑。 视角和前景化把语言和视觉紧密地联系起来。视觉过程聚焦某些成分,而把另1些成分移出视觉范围。如(冒号):我们在讨论buy和pay之间的区别时,

7、认为在X paid W to Z for Y和X bought Y from Z for W中,buy将商品的转移前景化,而pay将货币的转移前景化。这种前景化的转移决定动词产生的语法关系。前景化转移的主题作为直接宾语,介词to或for说明前景化转移的方向,而背景化转移的主题被移到for短语。框架成分会受动词选择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的句法空缺上。因此,在同1种框架里,动词选择不同,视角也不1样。例如在商业事件框架里,buy和pay是从买方的视角描写商业事件的,而sell和charge则是从卖方的视角进行描写的。 2、识解的个性差异 目前,认知语言学对框架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某个语言社区所有成员关

8、于词组的共有背景知识上。正因为语言社区成员有此共有背景知识,语言交际才得以实现。但是,社区成员个人的背景知识是每个成员个人经验的积累。每个人的经验都有所不同,视角也会不同。因此,每个成员对于1些词组的背景知识必然存在差异,个人范畴化的框架也有差异。例如(论文网 )不同的人会把看电视分别归入休息、放松、了解新闻、浪费时间、逃避家务等不同的类别。LeeD对BBC和ABC拍摄的1部电视系列片作了分析,发现所有说英语的人都知道party(聚会)这个词的意思,但是个人的理解不1样。小孩、青年和成人对于party的解释都不1样,存在框架冲突。3、识解与话语 近年来,人们注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口头语篇和书

9、面语篇。其中1个方面是框架、前景化和视角在语篇理解上的作用。语篇理解研究关注人在特定语境和知识状态下通过使用推论和普通世界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BransfordJD&MKJohnson的实验表明,人在记忆语篇时,通常不是逐字逐句地记忆单词和句子,而是总体记忆语篇中的物体和事件,根据普通世界知识进行推论,形成1种语义表征。因此,人们在理解语篇时最容易想起与现存框架相关的那些事件和描写。如果语篇中的事件与读者熟悉的框架相类似但不相等,对语篇的理解就会扭曲。人工智能研究表明,要使机器能够理解语篇,光让机器识别单词和句法结构是不够的。很多人认为有必要建立1个庞大的世界知识库和1套推论原则。但要

10、做到这1点,就需要研究人在阅读语篇时怎样选择和激发他们的世界知识。 另1个方面是应用框架概念研究口头语篇中的话轮交替。日常会话的1个重要特征是其实时性。交际者在谈话时出现话轮(turn)交替,可以不中断他人的谈话,说话时也不会与他人重叠;话轮长短不1,话轮的过渡通常很自然;几个人同时说话的现象不会长久,话轮间隙很短。这1现象表明,受话人能精确识别话轮在哪里结束。说话人的这种能力表明,受话人和说话人在谈话中交换了1些复杂的信号。 框架包括图样(script)。图样是“某个情景预先设定的典型动作序列”。例如饭店图样包括了顾客期待发生的动作序列,如进门、等待、被引到座位、看菜单、付款、离开等。 4、

11、识解与语境 每个人的语言知识都是有限的,无法将语言全部内在化。但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又需要对语言使用和整个语言有全面的了解。他不是孤立于交际语境之外,而是在观察、解释和影响语境,把语境纳入自己的认知范围,否则他就无法成功地参加交际。语境对人的表征能力很有影响,它使人能够接触整个知识世界。人们理解和生成语篇时,正是在各种语境资源的基础上逐渐构成自己的心理表征的。 许多语言学家承认语境对认知的作用。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框架、视角和前景化的选择和产生涉及了许多语境因素。另外,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说话人对框架、视角和前景化的选择是各种语境资源影响和激发的结果。语境资源有很多种。如(冒号):Hal

12、liday把语境分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3个要素。语境不但包括言语事件的物理环境,还包括了参加者的心理状态,如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受话人的期望和话语空间的知识,以及他们的感情和相互间的社会关系等。Linell和Korolja认为,除了具体语境,还应该有认知环境。认知环境包括参加者的语境模式(即参加者对所谈论的事物的假设、理解、知识和看法)、说话人关于受话人的背景知识、抽象的情景定义以及普通的背景知识。此外,语境资源还包括了话语结构和语法结构以及凝视、语调、音调、附加语、手势等等。 上下文语境对语篇理解也不可或缺。Emmontt认为,人们在阅读时不断跟踪当时的上

13、下文语境,识别新语境的信号,将1句1句融合成1个语境的心理表征,围绕每句话构建语境,以便能在语篇的下1部分使用语境心理表征重新触发这个语境。另外,作者在描写几个参加者出现在同1语境时,往往不在每1句子中重复提及所有的参加者和时间、空间,而只提供有关语境的部分信息,因此读者在阅读时需调用前面语篇储存的信息。 这些语境资源能够成为描写言语行为特征的认知域。认知域包括各种知识和经验领域。最重要的认知域是说话人对情景语境的理解,包括对前面的话语和语言交际本身的理解。说话人对语境的全部理解构成语言意义的基础,语境的任何1个方面都可能激活语言表达的实际语义值。在语境的触发下,话语参加者运用框架,选择恰当的

14、视角和前景化,生成和理解语篇。这种选择的观点在功能语法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但有时语境能制约语篇,各种语境变量激发各种语义系统,产生各种词汇语法选择。某些系统的选择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说话人较多地使用某些选择来体现社会语境的某些成分,因此语篇的许多意义得以实现前景化。 5、结束语 以上讨论表明,框架、视角和前景化在话语中与各种语境资源有密切的联系。在话语中,语境能激活框架和知识,诱导说话人选择视角和前景化,生成和理解语篇。同时,对识解的3个概念的理解必须包括说话人过去的话语经历,把话语经历归入普通知识。个人的背景知识是个人经历的积累。经验不同,框架会有所不同,视角和前景化也会不同。识解是认识世界和组织经验知识的过程,但它受到语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参考文献(冒号): 董俊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错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涂永静英语语境的多重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