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美国俚语.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721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现代美国俚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略论现代美国俚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论现代美国俚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现代美国俚语.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略论现代美国俚语 中文摘要现代美国俚语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和悠久的历史。19世纪美洲大陆的“西进运动”促使了美国俚语的形成,20世纪则是美国俚语迅猛发展的时期。从其来源来看,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到社会名流的推动再到新事物新概念的大量涌现,产生了大量的俚语。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俚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易于表达情感、更新迅速等。同时,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则体现在: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加强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说话者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以及反映美国人对社会现实所抱的态度。对于现代美国俚语,学者的观点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现代

2、美国俚语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如今,变得简洁明了及与标准语互相渗透成了现代美国俚语的主要发展趋势。关键词:美国俚语;来源; 特点; 社会功能; 前景; 语言地位一 引言现代美国俚语是一个很复杂的语言现象。原来是指某些特殊的阶层、行业或囚犯、黑帮使用的行话和黑话。其中有些粗俗不堪,难以登大雅之堂,有些简单明了,诙谐幽默,为大众所接受,而有些则只在一些很小的范围内流行,如在一个行业内,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等,其寿命不长,往往自生自灭。据不精确的统计,美国人的常用词汇大约有1万到2万左右,其中10%约2000多个左右的词语是俚语,而且这些俚语也是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因此有些语言学家

3、就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熟悉美国俚语,要想在美国社会与人顺畅地交流是不可能的,有时甚至就连读书看报都会很困难,因为现代美国俚语已频频出现在报纸和书籍中了。现代美国俚语是一种非常不规范的语言变体,在当代美国社会中所履行的社会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且这样的特殊的语言创新,已逐渐地融入了英语标准语的范畴,成为标准语不可或缺的表达手段的补充。本文将对它的产生、发展前景还有社会功能和特点进行粗略地研究。二、现代美国俚语产生的背景及其来源(一)现代美国俚语产生的背景19世纪,在美洲大陆的“西进运动”中,许多美国人大量向西部移民,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的流动。这么一来,各个地方的方言以及

4、各个社会阶层的行话、黑话接踵而来,人们互相传用。由于美国官方并不强调“标准语”,又很少进行“语言纯化”,因而不断出现的行话和俗语等不同的语言形式经过不停地传播使用,便成了今天美国人使用的俚语了。同时,美国是一个多种民族移民混合而成的国家,这些移民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出与美语相融合的新词汇,从而使俚语日益地增加。到了20世纪,美国俚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冷战等时期都产生了大量的俚语,还有美国社会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家庭解体、年轻一代的酗酒和吸毒、反战运动、性解放、同性恋等更令美国

5、俚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进入经济大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的八、九十年代,现代美国俚语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计算机俚语、体育俚语、校园俚语等新兴俚语的大量增加并进入日常生活。(二)现代美国俚语的来源1.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现代美国俚语的来源较广。隐语、行话及黑话均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精彩的俚语,“如美国罪犯把监狱外的社会称为street(街道),按他们的说法,这个世界分为监狱内和监狱外两部分,而监狱外就是大街,只要他们不在押,大街便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因而street time这个俚语就被用来指假释期。”1又如“to kick the bucket(意思是死了

6、,to die or pass away),这句俚语十分流行,因为在7世纪的英国,对死囚执行死刑时,犯人就会在桶子(bucket)上,刽子手把绞索套在犯人的脖子上,然后踢掉桶子,犯人就会因绞索拉紧而窒息死亡。现在这句俚语被广泛用于指代任何一种死亡方式。”2军人、警察、学生、工人、失业游民、司机、妓女、罪犯等隶属于亚文化群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集团对俚语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创造的俚语总不停地在更新,且各有其特色。尽管其中某些行话或涉及到性方面的俚语不堪入耳,但不可否认他们是现代美国俚语的主要来源之一。2.社会名流的积极推动    现今俚语的主流,则为主宰美国当

7、今文化主流的上层人士创造的俚语。作为美国的文化中心,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芝加哥等大城市通过媒介主导美国的文化。这些城市的上层人士如政界要人、商人、电视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及娱乐界明星等,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充满才智,具有极强的表达能力,是日常美国俚语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如俚语much-racker指专门刺探个人隐私和政界丑闻的人,该词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频繁出现,已进入口语的范畴了。曾被定义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美国俚语已频频出现在名报、名著、名人传记中,甚至是美国总统的正式演说中。因此可以说美国俚语已融入了主流文化的“血液”中。

8、3.新事物、新概念的大量涌现近年来,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大量的新俚语因此应运而生,用以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如:hot line(热线)、fall out(放射性尘埃)、afro(蓬松发型),其中最经典的、最耳熟能详的俚语就是“cool”了,原意是“凉,凉爽”之意,现作为俚语的意思是“动人的,妙极的”。在这些新兴发展的行业和新出现的事物中,IT行业、娱乐业、体育行业等出现的俚语几乎占据了当今俚语的半壁江山。如流行音乐中常出现的“rock and roll”便用来指摇滚乐。“Groove原意

9、是唱片的纹路,后来演变成俚语“groove”(绝好的,流行的),因为流行歌手一旦出了名,各家广播公司就会争先恐后地用他们演唱的歌曲录成唱片。由此产生的“in the groove”这一习语被用来说明一位歌手的成功和知名度,但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旦事业获得成功而青云直上,也经常被说成是“in the groove”,该词含义由此被推广下来。” 3又如“ankle biter:咬脚跟的人(紧随某人之后并模仿某人)。“咬脚跟的人”原指小孩子,但在IT领域,形容一个人是个“咬脚跟的人”则有别的意思,即指“半瓶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