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33479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真菌感染培训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菌的特点真菌感染简介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目录,真菌的特点,念珠菌属:最常见,尤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近年来,近平滑念珠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曲霉菌属:仅次于念珠菌的常见病原菌,寄生于人体指甲板、趾间及口咽等部位,可通过皮损或呼吸道侵入人体隐球菌属:多存在于鸽粪和腐烂的水果中。感染者多为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尤其T细胞功能缺陷(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织细胞质菌:为最主要的真性致病菌,仅存在于鸟类粪便及土壤中,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机体引起感染,真菌的特点,新生儿主要致病菌: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或曲霉菌等,真菌的特点,真

2、菌感染简介,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和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和真菌败血症,两高: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两低:低临床诊断率和低实验室诊断率一快:病情发展快,真菌感染简介,我国调查6家NICU,体重小于1000g的ELBW念珠菌血症感染率10-28%;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1981-1995年新生儿念珠菌感染发生率由0.25%上升到2.85%在NICU的VLBW中,念珠败血症是晚发性感染的第4位的病因,真菌感染易感因素,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脓毒症肺:真菌性肺炎心脏:真菌性心内膜炎消化道:NEC,消化道穿孔眼:真菌性眼内炎肾脏及上尿路:真菌球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脑膜脑炎肝

3、脾:结节或脓肿骨关节:骨髓炎影响长期预后:生后18m,认知和操作能力降低,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真菌感染诊断,病原学诊断:血培养(经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其他体液培养(痰,脑脊液,腹腔积液,胃液培养和涂片)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尖端其他:腰穿检查,眼底检查,眼部、腹部、头颅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等,真菌感染诊断,G试验:主要是对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D-葡聚糖进行检测;适用于除隐球菌接合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不能确定菌种 假阳性: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制品 链球菌血症 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GM试验:检测半乳甘露聚糖,适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是曲霉菌特有细胞壁成分所

4、释放 假阳性: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假阴性:曲霉菌GM不持续存在 新生儿和儿童,既往使用抗真菌药物 血液透析,自身免疫性肝炎 病情不重,非粒细胞缺乏者,真菌感染诊断,深部真菌感染金标准:血、尿、脑脊液或其他清洁部位的真菌分离标本+临床表现,真菌感染预防,加强院感防控,避免NICU水平传播加强母亲妊娠期产道真菌管理,阻止垂直传播控制广谱抗生素及H2受体阻滞剂使用严格管理中心静脉置管预防性应用药物:制霉菌素,氟康唑,益生菌,乳铁蛋白,真菌感染预防,氟康唑 口服3-6mg/kg每次,每周2次较制霉菌素预防效果好,对BW1000g者更安全,在有胃肠道疾病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也可给予在真

5、菌感染高发的NICU或在真菌感染高危的早产儿中推荐预防应用,辅以持续监测NICU中真菌种类和耐药性,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性治疗 从血中和正常时无菌的部位采集的标本培养出真菌,以及尿中有高浓度真菌者给予针对性治疗 对有部分直接或间接证据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给予经验性治疗,改善长期预后对自身NICU中常见真菌必须监测,了解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以指导治疗 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最常见 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或部分耐药的真菌,如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酵母菌,少见但要高度注意,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常见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的折点,应用杀菌药物治疗将真菌

6、从感染灶播散入血可能性降到最低氟康唑、两性霉素和米卡芬净是在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较常用的药物米卡芬净能有效穿透生物膜,但透过血脑屏障、肾组织能力差,欧洲首选两性霉素B在新生儿缺乏充足的数据,作为二线用药选择,新生儿念珠菌病,包括中枢系统感染,新生儿念珠菌病,包括中枢系统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和菌血症棘白菌素类的使用应注意,一般限用于抢救治疗或由于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或氟康唑的耐药或无法耐受(W+)新生儿血液或尿路念珠菌培养结果阳性时简易腰椎穿刺和散瞳视网膜检查(S+)血培养持续阳性时,应当对泌尿道系统、肝、脾进行CT或超声检查(S+)强烈建议拔除导管(S+)念珠菌血症如无持续存在的真菌血症或迁徙病灶,疗程为培养念珠菌属阴性、念珠菌血症症状缓解后两周(S+),新生儿念珠菌病,包括中枢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可用于两性霉素B无效的患者的抢救治疗,但由于被不良反应不常用(W+)初始治疗有效的、且分离出氟康唑敏感菌的患者推荐降阶梯换用氟康唑12mg/kg每日(S+)治疗应持续到体征、症状、脑脊液、放射异常都消失(S+)受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设备,包括脑室引流和分流都应尽可能去除(S+),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