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4073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章.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本章目录,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词,反映论 实践 认识 真理,价值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

2、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体,客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1、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3、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作用于实践客体反馈和调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二)实践在认识中

3、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 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物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思想和感觉物(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物感觉和思想(反映论),红花!,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

4、规律,反映论:坚持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亦即思想反映存在的理论。,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反映论,费尔巴哈,反映论,马克思,荀子,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无论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王守仁,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先验论,贝克莱,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答,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被动的反映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1、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考

5、察认识2、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3、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 所获得的 关于事物

6、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特点,感性认识,感觉 知觉 表象,直接 具体,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知觉对客观事物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整体反映,表象主体对过去感觉与知觉到的客体的回忆和再现,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各种感觉的综合,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感觉、知觉、表象,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与知觉到的客体的回忆和再现,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主体通过抽象

7、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形式,特点,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概念 判断 推理,间接 抽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本质的反映判断运用概念揭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与属性之间的联系推理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鸟是长羽毛的动物猫头鹰长羽毛猫头鹰是鸟类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鲸用肺进行呼吸鲸不是鱼类动物,鸟,鱼,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推理,判断,念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感性

8、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二)从认识到实践,(一)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实现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达到目的,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二)实现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1、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2、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4、要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

9、、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发展的总规律),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光的本性之争,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光的本性之争,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真理与谬误,

10、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是客观,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绝对性,相对性,确定性、无条件性,近似的、有条件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绝对主义,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相对真理相对主义,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三)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11、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反对“两个凡是”,真理标准讨论,(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直接现实性使理论变为现实,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3)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肯定

12、实践标准的惟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思想僵化,阻碍真理的发展,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3)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每一种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局限性使得实践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社会实践的总体及其历史发展又使实践最终可以突破这种局限性,并能判别认识的真理性,从而使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二

1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价值及其特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实践的真理尺度和实践的价值尺度,任何实践活动都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实践的真理尺度,实践的价值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真理,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价值的特性,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14、(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第二

15、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

16、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1.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可能性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就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

17、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

18、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改造世界,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必然走向自由,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必然王国,自由王国,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人支配物的社会形态,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思考题,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互关系如何?掌握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指导意义?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