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与其他任何企业一样,都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资本金。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最原始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实力强弱的标志。我们先来看看,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一)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商业银行的资本(资本金),指银行的股东为赚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和保留在银行中的利润。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西方金融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一般认为资本就是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它代表着对银行的所有权,但是,在实际业务中,一些非自有资金,如长期债券等,也常常被算作资本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西方国家在计算银行资本量时,大都采
2、用此种方法。然而,股票与债券相比,在期限、收益以及对银行的控制权等都不同,所以,人们通常根据资本执行其职能程度的不同,把它分为两部分。,1982年初,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对商业银行资本所作的规定把资本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无偿还期优先股、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放款与证券损失储备、其他储备和可转换为股票的金融工具等。二级资本包括:有偿还期的优先股、资本期票和债券。同时,对二级资本的限制条件是:第一,最多不能超过一级资本总量的50%第二,二级资本能够行使资本职能程度要根据期限长短决定。,1987年12月10日,巴塞尔银行业务和监管委员会在瑞士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关于统一国
3、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建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已经成为国际上约定的行为准则。巴塞尔协议把商业银行的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为核心资本,第二级为附属资本。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实收资本是指普通股票和永久性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合其他盈余。例如,股票发行溢价、保留利润、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值等。2、附属资本。具体包括五项:(1)非公开储备。该储备不公开在资产负债表上标明,但却反映在损益表内,并为银行的监管机关所接受。它与公开储备一样,可以自由地、及时地用于不可预料的损失。但由于它缺乏透明度,许多国家不承认其为资本的合法成分。因此
4、不能包括在核心资本中。,(2)资产重估储备。包括物业重估储备和证券重估储备。资本重估必须要有官方认可的专门评估机构进行。(3)一般准备和一般放款损失准备。指用于防备目前尚不能确定的损失的准备金或呆帐准备金。(4)混合资本类债券。指既有股本性质又有债务性质的混合工具。它能够在不必清偿的情况下承担损失,维持经营。(5)次级长期资本类债券。包括普通的、不担保的、初次所定期限至少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券和不许购回的优先股。它的特点是次级,即债务不能享有优先清偿权,第二长期,即有严格的期限规定。这类工具作为资本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其数量要小于等于核心资本的50%。,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5、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广义负债指除银行自有资本以外的一切资金来源,包括二级资本的内容;狭义负债主要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债务,这里以狭义负债为研究对象。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存款业务。是指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1按存款的期限可将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和通知存款四大类。(1)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持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存款者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取存款,如开出支票、本票、汇票、电话转账等。活期存款是商
6、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我国银行的活期存款主要来自于企业和单位存款;在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的比例仅占20%左右。截止2003年,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10万亿人民币。活期存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如:转帐利用存款帐户之间的划拨实现。第二,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存款期限在我国通常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不等,在美国最短为7天,期限长的则可达5年或10年。利率高于活期存款。传统的定期存款要凭银行所签发的定期存单提取,存单不能转让,银行根据存单计算应付本息。目前定期存款有多种形式,包括可转让或
7、不可转让存单、存折或清单等。定期存款一般要到期才能提取。,(3)定活两便存款,定活两便存款是一种在存款时不确定存款期限,并可随时提取,利率随存期长短而变动的存款。客户取款时凭存单支取,存期不满三个月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不满半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三个月的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存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满一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半年的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该种存款具有活期存款可随时支取的灵活性,又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利率的优惠。,(4)通知存款,通知存款是一种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预先确定品种(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现分一天通
8、知存款、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及金额的存款方式。一般5万元起存,最低支取金额5万元,一次存入,可分一次或多次支取的存款。,2根据存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对公存款是指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到银行开具存款账户,通过此账户可办理存贷款、结算、现金收付等业务,具有记录、反映、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公款私存被视为违法现象。我国的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截止到2003年4月,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超过10万亿人民币,远远超出了企业单位和财政性存款的总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二)短期借款业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周转金的需要,解决
9、短期头寸不足的问题。1同业借款。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2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1)再贴现。即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等,再转卖给中央银行;(2)再贷款。也称直接借款,即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3其他短期借款渠道,(1)转贴现。转贴现: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未到期的票据,以背书的方式转让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是银行进行资金融通、调剂余缺的行为。(2)回购协议。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
10、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三)长期借款业务,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一般采用金融债券的形式。发行债券所筹的资金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银行可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的筹集长期资金。,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现金、贷款和证券投资三项。(一)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它包括以下几类:1库存现金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货币(现钞和硬币)。它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自身的零星开支。,2在中央银
11、行存款。它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构成。法定准备金是按照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指在存款准备金帐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用于解决意外提现、结清存款或更好的投资机会。3、存放同业的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其他银行保持存款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4在途资金。,(二)贷款,1按贷款期限划分,有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活期贷款在贷款时不确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发出通知收回贷款。这种贷款比较灵活。定期贷款指具有固定的偿还期限的贷款。透支,Overdraw,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一种放款行为。指银行为了吸
12、引客户,对活期存款的存户允许在存款用完后,仍然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陆续开出支票支出款项,并可随时归还的做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活期存款存户都能获得这种信用,只有那些信用可靠、经营良好、同银行往来频繁的企业才具备向银行透支的条件。透支的利率通常较高,其利息也大多采用复利法计算。),2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具体分为抵押贷款(以不动产)、质押贷款(动产和权利)和保证贷款。票据贴现是贷款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以现款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持
13、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3按贷款用途划分,有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还可按具体用途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4按还款方式划分,有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一次偿还的贷款是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偿还贷款本金。分期偿还的贷款是借款人按规定的期限分次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贷款。,5按照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银行贷款可以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5类。正常货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关注贷款是指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存在下去,则有可
14、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按照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划分贷款种类,有利于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质量。,(三)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投资的目的是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在分业经营的国家,由于受法律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投资
15、的主要对象是各类债券。1国库券。2中长期国债。3政府机构证券。4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5公司债券。,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利润并非全部来自于银行所投资的盈利资产,许多带来收益的经济活动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未得到反映。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常用的结算工具有汇票、本票、支票三大类。结算方式主要包括同城结算方式和异地结算方式。1汇款业务 2托收业务 3.信用证业务,1汇款业务,是由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某收款人的一种结算业务。汇款结算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2托收
16、业务,是指债权人或售货人为向外地债务人或购货人收取款项而向其开出汇票,并委托银行代为收取的一种结算方式。3.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收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在指定地点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对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项业务量大、风险度小、收益稳定的典型中间业务。,(二)银行卡业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1)依据清偿方式,银行卡业务可分为贷记卡业务、准贷记卡业务和借记卡业务。借记卡可进一步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和储值卡。(2)依据结算的币种不同,银行卡可分为人民币卡业务
17、和外币卡业务。(3)按使用对象不同,银行卡可以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4)按载体材料的不同,银行卡可以分为磁性卡和智能卡(IC卡)。(5)按使用对象的信誉等级不同,银行卡可分为金卡和普通卡。,(三)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等。(四)担保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1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
18、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2.备用信用证,是开证行应借款人要求,以放款人作为信用证的收益人而开具的一种特殊信用证,以保证在借款人破产或不能及时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由开证行向收益人及时支付本利。3.各类保函业务。银行保函业务是指银行应客户的申请而开立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申请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包括投标保函、承包保函、还款担保履、借款保函等。4.其他担保业务。,(五)承诺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
19、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1.可撤销承诺附有客户在取得贷款前必须履行的特定条款,在银行承诺期内,客户如没有履行条款,则银行可撤销该项承诺。可撤销承诺包括透支额度等。2.不可撤销承诺是银行不经客户允许不得随意取消的贷款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六)交易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七)基金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
20、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的托管业务。,(八)咨询顾问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的需要的服务活动。(九)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如何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要求,是个经营管理的问题。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
21、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一、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在银行看来,存否、存多少及存期长短,主动权都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性影响,因此,银行能够主动加以管理的也是资产业务,这样,着重于资产管理,对实现银行盈利、流动、安全三原则的协调才会行之有效。,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也称为真实票据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因此银行
22、的资金运用只能是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第二阶段:资产可转换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需要保持的流动,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使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可随即转让它们,获取所需现金。可转让性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是在人们竟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证券顺利转让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贷款需求的猛增,并且资金需求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它们认为:一笔好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未来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定
23、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预期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换言之,这种理论强调的不是贷款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有无可用于还款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二、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该理论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背景是一方面银行面临资金来源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又必须满足客户对贷款的要求。因此,迫使银行不得不以创新方式去获取新的资金来源。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
24、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向外借款的主动负债方式。即可以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或者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或者支持资产。这就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条件。,负债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是:1、提高了银行的融姿成本,因为,一般通过借款融进资金必须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2、增加了经营风险,因为借款主要借助金融市场,而市场则是变幻莫测的。3、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因为往往使银行忽视自身资本的补充。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于是难免会有重此轻彼的现象发生。比如:资产管理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往往牺牲赢利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经营的积极进取;而负债管理过分依赖外部借款,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人们日益认识到一个能将赢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推进到更协调合理的、有效率的管理,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并重管理、综合性管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对照分析,围绕它们的差距,来调整资产和负债,达到合理搭配。该理论结合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优点,避免了重此轻彼的现象的发生。,二、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趋势,(1)金融产品的创新。(2)网络银行的发展。(3)银行业务全能化。(4)银行业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