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373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格列夫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 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二、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

2、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大胆地创作独特的作品,为突显孩子的绘画特色,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而此时老师只要做孩子的“绿叶”就够了。三、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直观感受、对比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更流畅,更灵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他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孩子们不断探索,从而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四 、学习目标基于对教

3、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难点:凸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五、教学准备 套娃、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套娃展示不同大小的套娃,看看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么发现的?师:板书:大小 比较【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玩具,尤

4、其喜欢可以动手操作的玩具,虽然学生对大小有一定的了解,可是还是缺少一些创作上的素材,和创作的灵感,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欣赏套娃、并观察它的大小变化,看看谁大谁小,在主动参与学习中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揭示课题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学习大与小的知识,一同走进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童话世界,好么?板贴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化情境。在课题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又结合课题中的大人和小人,为孩子创设问题,突出本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二)探究新知1、品析课题师:看课题,读一读,评价老师的课题设计

5、的怎么样?(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本环节力求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其全方位认识“大与小”,强化学生的感受,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情景,教师加以点拨,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素材。激发学拓宽创作的思路,不局限于人与人、物与物的对比、可以打破常规的思维去表现自己对大与小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孩子的思维从抽象到具象、从模糊到清晰、由断断续续的画面逐步清晰,孩子的脑海中会像播放动画片一样连续出现美妙的画面,会很自然的进入情境之中。】2.直观感受播放视频借物的小人艾莉缇,看看动画片是怎样根据大小对比来设计有趣的故事的学生汇报:动画片中哪里体现了大与小的对比!【设计意图:播放视频

6、,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大人与小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让学生观察体会“大与小”,感受大小对比给画面带来的美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力,为尝试训练环节做好了铺垫。】 3.对比游戏师:受到动画片的启发,出示一个可以让蓝精灵变大也可以让蓝精灵变小的作品。板贴作品)看看蓝精灵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学生汇报4.大小训练(板贴图片)师: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你们能像魔术师一样把它变大或变小吗?(板贴不同图片)我们进行一个比赛,一组变大、二组变小,小组商量一下怎么变?并各派一个代表到台前画。生:小组讨论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个组画的最快,大小的对比

7、最明显,我们可要做公平公正的小评委呀!比赛开始生:生台前画并交流,同伴互助学生评价汇报【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再度提升,认知和情感不断升华,使孩子增强对大与小的感受,我设计了同一大小的蓝精灵由于换了大小不同的背景使得人物有了大小变化,让孩子试着感受大与小,体会大与小与周围物体的对比有关。还鼓励学生进行变大变小的比赛,更加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这样就能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完成作品。】 (三)创作表现 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关于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呢?你能用画笔画画么?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示作品,老师等着你的精彩表现呢!那就快快行动吧!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设计意图:在创作表现环节中,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创造和表现得以提升,表现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检验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掌握的绘画方法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综合创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求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四)展示交流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到台前展示作品学生自评:评价作品的创意学生互评:你认为这组谁的作品最漂亮、最好,评价优缺点教师点评:鼓励优秀、提出改进意见【设计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五)拓展延伸 师:(出示用不同材料设计的立体作品)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作品你们想看看吗?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也可以设计出立体的关于大与小的作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希望小朋友们不断地去寻找!【设计意图:在拓展环节中采用展示用废旧纸盒设计的立体作品,让孩子感觉不同材料、不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大与小的美感,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