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655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相

2、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作准备。2、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周恩来生平事迹。3、设计概括课文内容的练习题。4、制作相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介绍周恩来生平事迹 1、师:请同学们听一个小故事。同学们,听小故事时,要注意里面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播放周恩来立志小故事)。师板书(周恩来立志),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大家课前进行了预习,谁来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周恩来? 3、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志向。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是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他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是什么促

3、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认读生字 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一些词语真不好读,你们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开火车读,再加上表情、动作再用心读一读。(学生再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学习词语。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时,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处理随机问题。 2、接读周恩来和伯父对话的部分。 (1)通过师生分角色的朗读理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预设师小结:为搞清一个问题,一问再问,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问题?两个问题?-对呀!有一个省略号躺在那里呢!一连串的问题,许许多多的问题留在了周恩来的脑海里,使他疑惑不解。画下这个词语(疑

4、惑不解)。也是好奇心驱使着他去看个究竟。 3、接读周恩来在租界所见的部分。 (1)师引:这一部分哪个词语值得关注,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交流生画出的词语(预设:风和日丽、灯红酒绿、耀武扬威、衣衫褴褛)(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随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引:这一部分内容里,有一个词语“一通”把它画下来。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4)生读“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道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一通”“通”四声多读几遍 (5)小结:伯父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但此时此刻周恩

5、来亲眼目睹眼前的一切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宏伟志向。请同学继续读。 4、接读周恩来修身课立志部分。 (1)指导读周恩来两次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读理解“铿锵有力” 画出相关的两个句子,指名读。(根据读得情况恰当评价)最后一段里有一个词语“振兴中华”画出来。“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标上读音。 5、师总结: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了,最后周恩来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合上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在车站伯父的一番话让周恩来-疑惑不解,在租界里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再读

6、读我们画出的那些词语和句子。 6、梳理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师:现在同学们明白是什么事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吧。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填写词语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学生填写手中的练习)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里亲眼目睹中国妇女(),中国巡警不但不(),反而训斥();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 过渡:师: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课件出

7、示,介绍时代背景)正如课文中所描写的一样,(出示句子)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就在这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里发生了那件让我们痛恨的事 三、细读第八自然段,理解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1、默读第8自然段,思考: (1)用自己的话介绍事情经过 (2)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我们一会儿交流。 2、交流: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中国妇女 师:为什么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

8、、师:你能把课文中描写这位中国妇女的句子读一读吗?“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 师:是啊,大家看,多么可怜的中国妇女啊。 (2)请把你们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洋人 (1)师:洋人的哪些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你知道“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那我们通常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会“得意扬扬”呢?(学生汇报) 师:是啊,当我们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妈妈表扬了我们,这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当我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这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那么,洋人是做了什么好事吗? 师:他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当时,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师:同学们,你们看哪,多么令人气愤啊!

9、此时此刻,你心中对这位洋人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师:当我们这些情感上升到顶点,就会化为一个字?(恨)师:多么可恨的洋人! (2)请读出这种可恨!(指名学生读句子) 中国巡警 师:还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吗?来把课文中描写这个中国巡警的句子读一读。师:你认为中国巡警应该怎样做?而他却恰恰相反,来,咱们一齐来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其中的一对关联词“不但不反而”重读。(学生齐读句子) 师: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帮着咱们自己人申冤,反而替洋人撑腰,真是师:可恶之至!而且课文中还有一处写到中国巡警,他用了一个什么词形容那些巡警的? “耀武扬威”是什么意思

10、?你们能做个“耀武扬威”的动作给老师看看吗? 师:那些中国巡警在租界地里就是这样“耀武扬威”!他们是依靠谁的势力才会这样啊? 师:这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一个成语叫狗仗人势!这些中国巡警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竟然依仗着洋人的势力“耀武扬威“,胡作非为,的确可恶! 围观的中国人 (1)师: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来,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也握紧拳头,紧紧地握,使劲地握,咬牙切齿地握,此时此刻,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我们就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作为我们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此时此刻,你想怎样做?或者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汇报)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看来你们都是

11、些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国人!那么,当时在场的中国人他们都无动于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是啊,他们也气愤,他们也恼怒,但是他们却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把无边的怒火攥在紧握着的拳头中,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意思是 师:谁也不敢怎样,也只能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罢了!当读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一群可悲的中国人! (2)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一群“可悲”的中国人,共同导演了这样一出令人气愤、令人恼怒的一幕。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吗?(板书:中华不振)

12、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句子) 3、师:像课文当中所写的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中国时有发生,比如,在租界地里,很多地方的公园都有这样的规定:华人不得入内,狗不得入内,甚至有的公园门口公然立着这样的牌子,上面写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师: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歧视?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使周恩来体会到“中华不振”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课题,生齐读),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

13、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体现了周恩来与他人不同的“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板书 四、指导写字,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观察生字关键笔画写法,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2、学生用生字卡片练习书写。 3、展评书写结果,纠正不准确书写。 4、进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巩固练习 (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和。) 五、总结 师:处于战乱年代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促使他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代伟人,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我们该立下怎样的读书志向?请同学们课下好好思考,在小练笔上写一写你的志向,在班上读给大家听,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加油!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华不振?疑惑目睹立志 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