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821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内容摘要】有人说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基石,经耶稣的门徒的传播遍布世界的角落。文章从基督教的来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学校传播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 教会音乐 中国音乐 基督教是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建立的,基督教在布道的时候,常常通过赞美诗的形式将神对人的爱表达出来。从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到梅西安的钢琴套曲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众多艺术作品体现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创作有推动作用。 一、基督教的来历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形

2、成,发展于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信仰独一真神耶和华,但是犹太教不相信耶稣是圣经旧约预言的弥赛亚,他们认为弥赛亚要带他们脱离当时罗马人的统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当时跟随他的人都离开他,包括他所爱的12个门徒。据圣经记载,耶稣后来复活向门徒显现并鼓励他们。耶稣回到天上后,12个门徒开始传道,他们先向犹太人传道,后向罗马、希腊等地方传道,并于4世纪末成为罗马的国教。基督教毕竟是人建立的宗教,后来出现了卖赎罪券等错误的教条。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他的神学观点影响了新教改革家加尔文和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对其进行改革更新,形成了现在的新教或者说基督教。 根据资

3、料考证,基督教首次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后期由叙利亚传教士传入。在徐州画像的石棺的石墓内,有旧约的故事及看似“耶稣降生”和“五饼二鱼”的图案。在李文彬的中国史略一书中也记载了东汉时期有两个叙利亚的教士到过中国。此外,明朝刘子高诗集与李九功慎思录两本书中都记载,明太祖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挖掘到一座十字架,上面有三国东吴赤乌的年号。所以,这座十字架被认为是三国时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证据。目前基督教传入中国最可靠的记载及考古凭证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由聂斯脱利派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等经波斯传到都城长安。第四次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建立教会和医院,为中国的医疗和文化带

4、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二、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学校传播知识 20世纪,基督教设立了一些大学,培养了很多中国人才,比如苏州的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武昌的华中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大,北京的燕京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福州的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等。 1839年,马礼逊创办了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堂。从1839年到1899年,学生达到4万人以上。学校以招孤儿为主,到1877年以后开始创办面向社会招生,无论是否为基督徒,其数量迅速发展起来,更加速了西方音乐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教会学校对中国

5、教育的贡献 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出版机构中,最知名的是青年学会、宣道书局等,出版的刊物有文社月刊金陵神学志圣经报等。此外,他们还建立医院、孤儿院、红十字会、青年会等。教会学校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后来的学堂乐歌的兴起做铺垫。大量的教会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比如,安波是兄弟开荒的作曲家,他曾受到教会音乐影响。我国音乐家、教育家杨荫浏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曾向传教士郝路易女士学习钢琴和作曲。 2.教会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借鉴 基督教音乐特有的音乐形式是赞美诗。他们用赞美诗的形式和上帝交流。到中国来的第一批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是格里高利圣咏。19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带来了众

6、赞歌。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和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是中国最早的赞美诗。14世纪,罗马天主教士约翰蒙高维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教会唱诗班。1807年,新教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入中国,1818年他编译了养心神诗,在1861年出现了福州方言榕腔神诗、潮汕方言的潮腔神诗。此时的赞美诗更加汉语话,而且吸纳了中国特有的方言和曲调。 此外,还有一些外国传教士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传道。他们把英文圣经和赞美诗翻译成傈僳文圣经和赞美诗,歌词融入傈僳族文学风格,经常会出现不同歌曲同一曲调的现象。传教士到偏远地区传道,为少数民族人民带去了赞美诗,还有西方的乐器和知识。 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里,我们如沧海一粟。如今全球的经济

7、文化发展的融合中,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民族影响,没有一种音乐文化可能在自己原有的封闭中发展起来。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某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在文化上的侵入,但是,另一方面却也起到了开启文化之窗的作用,使中国人可以打开门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并为后来学堂乐歌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4(3). 2 王鑫.基督教圣诗音乐中国本色化探研D. 南京艺术学院,2006. 3 孙晨荟.河北曲周基督教音乐个案调查 J. 中国音乐学,2008(8). 4 王鑫.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理论研究综述J. 艺术百家,20

8、06(3). 5 甘霖.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J. 音乐探索,2004(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文档资料: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区域地质构造对山西成煤的影响研究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重唱艺术的表现类型 中国新歌剧语言和音乐诗性化的创作手法分析 谈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属性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声乐教学探析 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听的艺术与素质教育 浅谈历史背景对演唱古诗词歌曲的重要性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电子媒介的音乐传播功能初探 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或“导”或“演” 案例教学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术博物馆与知识生产力 西方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表达形式的革新与启示 音乐美育功能、多维内涵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由学前教育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