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345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礫石層邊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討,水土保持學報 第37卷 第四期游繁結、吳仁明、翁緯明授課老師:鄭皆達指導老師:張光宗79742113林明慧,2,3,土石流為一具有強大破壞力之土砂運動型態,從發生至停止之過程中,頗受地形條件、水流狀況與土體組成等因子之影響,而呈現不同之流動形態與規模。本研究擬藉航照判釋、理論分析、現地調查與試驗分析等方法,以苗栗縣火炎山為研究案例,進行崩塌轉換為土石流過程之分析。,4,土石流發生的環境,豪雨之際,溪谷兩側斜面發生崩塌,崩落至溪床且和正在運動之土砂礫與大量地表水混合,形成流體沿溪谷流下。,大量地表逕流對溪谷兩岸或溪床上土砂礫作用,使水與土砂礫混合一體而流下。,溪

2、谷兩側崩落土砂形成天然壩體,當天然壩含水量增加,導致發生滲流或上游貯水越過壩頂,而使土體崩壞形成土石流。,遠藤(1958)歸納,5,地文因子,水文因子,誘發土石流的因子,以土石流的地貌條件、地質組成、促發因素、力學特徵等為指標區分。,以降雨量與降雨強度區分。,6,地形調查,水文分析,坡面崩塌與土石流調查,相片基本圖數化分析,土石流臨界坡度推估,土石流流量推估,7,坡面崩塌與土石流調查,8,相片基本圖數化分析,數化後的相片基本圖進行數位化處理,可量測集水面積、崩塌面積、堆積區面積、形狀係數、平均坡度等特性。,9,土石流臨界坡度推估,欲使堆積土砂發生流動,則推移力必需大於阻抗力,在臨界條件時 Fs

3、=R/T=1:,10,土石流流量推估,首先估算流動中之土石流體積濃度,以合理化公式推估清水流流量 Qw,再推估清水流量與土石流體積濃度 CD,可推求土石流之流量 QD之關係,溪床上土石堆積物之體積濃度 C*=I Pr,Pr為溪床上土石堆積之孔隙率。,土石流流深 hD為,自然環境土石流地形描述邊坡破壞土石流形貌水文分析土石流運動形態與規模,11,12,自然環境,北高南低、東高西低,高程介於100m600m間,平均高程約為332m。,火炎山地形圖,13,坡度陡峭,除了沖積扇外,均在五級坡以上為多。,火炎山坡度圖,14,火炎山屬於第四紀的頭嵙山層、紅土台地堆積層、台地堆積層以及現代沖積層。,火炎山地

4、質圖,15,土石流地形描述,火炎山全區可分為5條沖蝕溝,呈南北向排列,其中尤其是第坑的出砂量最大。該區崩落的礫石停積於邊坡趾部,或堆積在溪谷中,為土石流的來源之一。,本區邊坡破壞型式可分為三種:崩塌、滑動、切蝕,其中切蝕的成因不易釐清,故不列入討論。,16,邊坡破壞,一般邊坡型態可分為9種基本坡形。(Parson,1988),17,17,邊坡破壞,本區崩塌以平行凸坡為主,土石流均發生在內聚凸坡。,本區邊坡破壞型式可分為三種:崩塌、滑動、切蝕,其中切蝕的成因不易釐清,故不列入討論。,18,土石流形貌,由表顯示火炎山五條坑溝的地形特徵為:主河道長為450992m。集水區形狀係數介於0.180.45

5、之間。溪谷平均坡度均在15度以上。坑溝均屬一次谷,集水面積介於6.0418.11ha。,19,水文分析,土石流運動形態與規模,假設集水區面積採用土石流發生點以上之集水面積,逕流係數採0.95,降雨強度採50年頻率因次公式計算。假定Pr=0.4、=1t/m3、=1.9t/m3、=25。,土石流發生之臨界坡度土石流發生之臨界流深與時雨量土石流發生之降雨類型,20,21,土石流發生之臨界坡度,由現地採樣之土砂經室內分析結果得知,溪谷堆積土砂之性質為=33,sat=1.97g/cm3,n=0.4,則其(溪床坡度)與H/h(土石流深度與逕流深度比值)之關係如圖所示。,22,土石流發生之臨界坡度,由圖可知

6、,在H/h5時很趨近於試區土砂的內摩擦角,邊坡安定條件此時以內摩擦角來控制;當水深增加,臨界坡度變小,最後在6度以上邊坡即可能不安定而引發土石流。,23,土石流發生之臨界流深與時雨量,利用土石流流量反算流動深度,坑溝輸送區平均溪床坡降為0.21(12),溪床平均寬度5m,推估土石流發生時之最小逕流水深為0.16m,再推估土石流發生流動之深度為0.28m,以該區的逕流水深換算降雨強度,則為35mm/hr,因此逕流水深為0.16m與最大時雨量35mm/hr,似可作為本區發生土石流與否之參考指標。,24,土石流發生之降雨類型,林俊全教授(1994)調查本區土壤深度大多在15cm深以上,崩塌發生形式為

7、淺層滑落,降雨後土壤含水量維持約七、八天後,才漸漸又回復到乾燥狀態,因此本區土石流災害最主要的原因除豪雨所帶來超過最大時雨量35mm/hr的逕流,或於先前降雨使土壤含水量增加之連續降雨現象。,25,本區坡面崩塌與土石流均發生於內聚凸坡,顯示此種地形有利於上方地表逕流的集中,造成地表侵蝕。同時凸坡有利於崩塌土體在較陡之坡度下,沿坡面滑動形成較佳之流動環境,而得以使崩塌土體形成短距離之土石流現象出現。除此之外,坡度亦決定發生崩塌或流動區位大小之關鍵。,26,H/h(土石流深度與逕流深度比值)5時,邊坡坡度很趨近於試區土砂之內摩擦角,邊坡安定條件此時以內摩擦角來控制;當水深增加時,H/h變小,此時影響邊坡穩定的條件隨水深增加,臨界坡度變小,最後在10以上邊坡就可能變得不安定而引發土石流。依本區土砂之特性,在坡度達37臨界值,且逕流水深達0.16m,或最大時雨量達35mm/hr,極有可能因邊坡崩塌而造成土石流。,THE END,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