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875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算是探究性学习,怎样的探究才能使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自身发展呢?一、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

2、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需要设计调查研究方案;需要根据有关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关的证据,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探究性。探究性学习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探究什么课题需要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进行也需要探究,解决课题本身的一些问题更需要研究,因而,探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没有了自主探究,也就无所谓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就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性。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3、,“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既是探究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者。(三)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既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四)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之中。开放式的、融入自然和社会的课堂,能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学习内容,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质疑探究提供机会和条件。二、品德与社会科实施探究性学习

4、应达成的目标从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其目标定位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强调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课程标准中运用了大量诸如“观察”、“收集”、“调查”等行为性很强的词汇,强调学生必须具有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行为。只有有了这些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二)强调学会合作与分享。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其

5、目的是着力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学生逐步形成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探究性学习强调整个过程都是学生(或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的发现与重组就意味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四)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

6、任感和使命感。“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关爱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排除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在任何时候都促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自主地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换言之,探究性学习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主动探究问

7、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活动学习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形成问题情境,启动探究欲望。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探究创造的两个条件。为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做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有高度的容忍精神,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决定探究什么问题时有真正的发言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当“未知者”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直接向学生提供定义、给出答案、陈述结论的单向知识传递

8、方式。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困惑并力图去克服这种对抗。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开国大典”和“建国五十年庆典”实况录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比,自我讨论,自我发现,自然而然,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向深入。(二)建立问题假设,展开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困惑并力图去克服时,教师要巧把火候,恰当地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汇报问题,展示问题。这时学生发现的问题是最初的问题,其方向性和深浅度因人而异。教师应不必在乎问题的大小或醒目与否,不必拘泥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排列,但只要是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问题,这是个性化的、

9、主体化的学习,都是值得珍重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内能共同协作探究的共同问题。策略如下:1、学生自己商讨决定共同问题。小组内讨论,使之认识到同学之间提出的问题看似零乱无关,但实际密切相连,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问题会同时迎刃而解(自己的问题早晚会被提出来解决)。2、教师把可能引起全班学生思想震动的某一个问题提出来,或找出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分歧点,刺激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的思想与之抗衡,引发争辩、思辩的情境,从而推动学习。如教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骄傲时,教师巧把火候:“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国力

10、在不断地增强,国际地位在逐步地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的祖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或说“是”或说“不是”,俨然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进入又一个思辩的情境,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更深的层次。3、教师提示问题。当学生的问题不能形成焦点时,教师引导学生予以梳理,自己发现价值量高的问题;当学生欲意识到而未豁朗之时,教师可画龙点睛:“老师认为这点很重要,你们觉得怎样?”切忌生硬地提出教师自己意想的问题,而必须让学生理解他们所追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焦点。(三)深入探究实践,自主解决问题。确定所要探究的

11、问题后,小组内合作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搞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采访人物、实地考察等),获得丰富的事实资料和信息,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讨论探究结果,不断地进行综合、比较、筛选,提炼个人、集体的思想,弥补个体调查的不足和视野的狭隘性,集体协作,共同解惑,并进一步发现新的视点,对问题作出新的把握。如教学我国的环境一课,教师可将学生可以分为“水环境”、“土地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调查小组,课前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课上分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得出调查研究初步结论,讨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办法。(四)反思探究过程,继续深层探究。探究性学习

12、不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而是一个“从不懂到不懂”的过程,是一个新的问题连续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燃起解决新问题的欲望,继续深层的探究。为此,教师应不只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描述,更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要让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展开的探究活动。可回忆探究过程的辛苦,可反思自己辛辛苦苦收集的资料为何与探究目的无关,也可交流探究问题的着眼点,等等。其实这种不断地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教师在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侧重于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方法以及探究能力,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这样,

13、不只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参考资料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2、追求“自我深化”的社会科教育 沈晓敏著 选自国内外小学社会科教学理论与研究(张茂聪主编)第187-193页 山东友谊出版社3、小学社会课概论第176-186页 李稚勇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4、国内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郭元祥著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郭元祥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