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933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教案《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第八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生长在中国中的第四个主题活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很多,一般的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还有许多并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如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等。好在我们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查阅资料与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各民族的资料,再进行适当的帮助与

2、指导,使学生将资料进行提炼与总结,这样就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教学时我再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设计思路:1、放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各族资料:地理分布,名称由来,民族服饰图片等等,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为主,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这样就能达到一个苹果换两个苹果的效果,而且对于五十五个少数名族的知识也了解更全面一些。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和共同参与提高的过

3、程。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课堂上我采用听一听、赛一赛、评一评、说一说、唱一唱以及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3、另外,由于我国民族众多,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短短的二三节课很难对各民族都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教学时我只能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去引导。俗话说:学习不止在课堂。我希望学生能将这种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中。活动目标:1情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2能力: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

4、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 习惯和风土人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及民族团结的情感。课前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五十六个民族合影图、歌曲爱我中华、汶川大地震救援场面、奖品(民族小饰品)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民族知识、民族风情(服饰、民居、节日习俗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并展示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尊重和理解他们,增进民族团结。第二课时:展示民族知识的手抄报,举行“民族团结故事会”。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欣赏歌曲 激情导入1、师

5、: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出示课件:56个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不同的服饰,在爱我中华的旋律中载歌载舞。)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2、师: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孩子们,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大声说:爱我中华)3、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生:56个民族都很团结,就像兄弟姐妹一样。4、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这节课就

6、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板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设计意图:】歌曲爱我中华紧扣本课教学主题,又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以欣赏此歌导入自然贴切,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础。二、民族知识知多少 1、师:我今天带来了一张民族“全家福”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合影图) 猜猜这张“全家福”里总共有多少成员。生(异口同声):56个成员2、师:对,这张照片是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全家福现在我们就来个快速抢答,看 谁知道的民族多,好吗?生:满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白族生:壮族、羌族、傣族、纳西族、德昂族3、师:大家知道的民族可真不少,那么你们自己是什么民族?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同学?

7、 生(异口同声):汉族4、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汉族的,老师也是汉族的。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根据全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 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数的(板书:汉族92。)而其余的55个民族叫做少数民族,约占8%(板书:少数民族8%)5、师:同学们看到这张合影,你们想说什么呢?生: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很温暖。生: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是一家人。生:我们汉族和少数民族地位是平等的,感情很深,都为建设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6、师:嗯,说得真好!这张合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

8、的主人。说到民族,同学们如数家珍,相信你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一定也是挺多的吧!要不这样,我们来举行一场民族知识大比拼,看看哪一组能成为“民族之星”,还有奖品的哦!(学生听了个个跃跃欲试)(1)举行比赛(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各组都有两道必答题,还有四道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哪一组分数最多就评为“民族之星”奖品是民族小饰品。)(2) 屏幕出示比赛题目 必答题第1组:第一题:我国哪个省居住的少数民族最多?(云南)第二题:素有“古老茶农”之称的是哪个民族?(德昂族)第2组:第一题: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哪个民族?(珞巴族)第二题:东巴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纳西族)第3组:第一题:

9、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是什么?(蒙古族)第二题:居住在我国海南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黎族)第4组:第一题:阿凡提的故事是哪个民族的民间故事?(维吾尔族)第二题:“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习俗?(藏族) 抢答题第一题:视频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请问:歌曲所唱到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用到什么乐器?(傣族、葫芦丝)第二题:听力题:“高山长青,涧水湛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请问:这首歌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歌曲?(台湾、高山族)第三题:歌星“韩红”、“腾格尔”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藏族、蒙古族)第四题:视频播放一段舞蹈新疆好地方,请问:这是哪个地方的舞蹈?(新疆)(3) 统计分数,宣布结果。

10、(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本次比赛获得“民族之星”的称号是)(4) 颁发奖品(5) 教师点评:(表扬获奖的小组)同学们积累的知识可真多,此时的你们个个意犹未尽,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有兴趣可以再进行比赛。(6) 经过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后,老师要带大家去“民族风情园”,去感受中华民族那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充分体验比赛游戏带来的刺激与快乐,活跃课堂气氛。本环节的赛题设计有两个意图,其一,本课中需要传授的知识点融入比赛中,化枯燥为趣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选择的赛题都是比较常见的民族知识,且具有代表性。比赛掀起学生学习探究本主题知识的热

11、情。三、民族风情大展台1小组活动:展示交流收集到的民族风情(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的服饰、民居、民族歌舞传统节日等资料,现在各组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示。 a、第1组(服饰展示)第一组的同学穿上各民族的服装上场,并跟在座的同学互动:请说出我们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并说出这些民族服装的特点?学生交流后畅所欲言(2)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这组同学的精彩表演)少数民族个个都心灵手巧,衣服上面的图案、花纹,头饰等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做的,这些服饰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这些服饰也为现代的服装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b、第2组(介绍民居) (实物投影:竹楼、蒙古包、石板房、碉房

12、、土楼) 跟下面同学互动: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学生回答)(3)师:同学们,既然你们都知道是哪个民族的民居,那你们能否说说这些民居的特点、民居的特色与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有着什么密切的联系吗? 生:傣族人住竹楼,因为他们住的地方很热又潮湿,这样的房子防热又防潮 生: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就成了草原地区牧民的住所。生:土楼是闽西南地区客家人一种特殊的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

13、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4)师(点评、小结):是的,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他们住的房屋特点都是与气候、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 C、第3组(多彩的民族节日)播放一段影像资料,请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

14、民族的什么节日? 生:傣族的泼水节 (5)师:傣族人和游客们玩得多开心啊,他们相互用泼水的形式祝福着彼此,那你们知道泼水节的由来么? (引导学生看书70页“泼水节的由来”,并谈感受。) (6)学生谈感受生:傣族人真善良啊!他们都懂得感恩。生:傣族的泼水节太有趣了,有机会我也想亲自去感受感受。生:傣族人个个疾恶如仇。(7)师:你们还想了解到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生:藏族)第3组的同学都准备得很充分,他们会满足你们的要求的。生:播放蒙古族的节日赛马节、那达慕大会的影像资料,(生结合书7071页作介绍)赛马节、那达慕大会都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的活动你可以体味浓郁的藏族风情,感受康巴汉子无处不在的粗犷

15、骁勇善战、豪情万丈。(8)师:听了你的介绍之后,我真想去参加这个赛马节,太吸引人了 其实,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很多,有谁还想补充呢?生:(畅所欲言)少数民族节日:生: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生:藏族:采花节 农历五月初五、 苗族: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三生: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 (9)师:你们了解得可真多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好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呢!d、第4组(习俗礼仪)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民族的节庆、习俗、礼节、禁忌等让同学了解了解。(10)师: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会尊

16、重他们的习俗,像他们那样去做。生:我才不要呢?他们有那么多的忌讳,如他们吃东西不但不文雅,用手来抓而且还有的还禁食猪肉、牛肉等,太没意思了。2、教师相机教育并总结。同学们,刚才这个同学的想法对不对呢?(不对)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应该以认同、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才会融洽,民族大家庭才会亲如一家。正如歌中所唱:(板书: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代表的展示介绍和老师的适时点评,让全体学生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四、民族团结一家亲1、师:在我国许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长期历史发展

17、的过程中,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中写道:“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正是民族团结的体现。2、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光盘等)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组织指导。4、师:(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非常热烈,的确,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不胜枚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昭君出塞、孔繁森进藏、张骞出使西域这些都是,下节课再来举行“民族团结故事会”。5、刚才,各个小组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民族大团

18、结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很深。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生:民族团结一家亲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设计意图:】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怀,从而促进情感迁移。五、总结课堂 深化感受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权利都是平等的,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课件出示: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场面)这一感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自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民族,我们也应该向祖国大家庭一样团结在一起,互敬互爱、热爱班集体。【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

19、精神。六、齐唱歌曲 感情升华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课件出示:56个民族的“全家福”)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齐唱爱我中华,让我们铭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设计意图:】在歌曲中开场,在歌曲中结束,升华爱国主义情怀。七、拓展延伸 1、课后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熟,为下节课作准备。2、制作民族知识的手抄报,下节课展示。【设计意图:】收集资料,办手抄报都可以拓展学生的见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让民族之花在学生的心中常开不败。板书设计: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汉族92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 家 少数民族8%学校:金珠小学阳光海岸校区 姓名:林少琼 邮编:515000 联系电话:075488821550 Email:jzygj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