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83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4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从一年级就开始背诵古诗,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一起来背背。(杂诗、山居秋暝、送别、竹里馆、鸟鸣涧)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王维写的,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录音欣赏。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首诗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的。板书课题

2、: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生齐读,就题质疑。(谁思亲?在什么时候思亲?在什么地方思亲?为什么思亲?怎样思亲?)让我们走进古诗背后的故事,一起探个究竟吧。(出示学标)二、自主学习 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反复读一读;并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试着理解。发现本课的多音字(5分钟后汇报)2、分组展示:组内互相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交流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以及发现的多音字。小组代表交流自己的识字经验。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示范生字的书写。学生描红,识记生字。(提醒:“幼”不是绞丝旁、“

3、念”的上面不是“令”)3、探究总结:小组代表上台写出组内仍不理解的词语,全班共同解决。注:引导学生养成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二)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5分钟后交流)2、分组展示:组内互相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了?各自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探究总结:把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师提出:文中诗的大意谁能说一说?三、当堂检测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找出正确读音。(1)人们扶老携幼,兴(xng xng)高采烈地去

4、登高游玩。(2)一年一度的重(zhng chng)阳节又到了。2、看拼音写词语。 ji ji ji bi s nin f lo xi yu hu y d z( )( ) ( )( ) ( ) ( )3、根据课文填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节。本课主要讲了身在( )的王维,在( )佳节之际,思念( )的情景。资料台:异乡:他乡,外乡;思念:想念;情景:情况和景象;佳节:美好的节日;登高:登山或登上高处;无限:没有穷尽;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思绪万千: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

5、杂多端。天各一方: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本课指王维和兄弟们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示标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标,学生齐读。二、自主学习(一)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讨论王维什么情况下思亲?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呢?找出有关句子,用“”画出来。(5分钟后交流)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2、分组展示,组织交流谁能第

6、一个把你找到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呢?光读也行,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更好。交流出示句子: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指名读句,谈谈读懂些什么?(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课件出示方位图)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 (3)试想王维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京城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多么寂寞,多么伤感,多么孤独,这真是(出示诗句1:“独在异乡为异客”,齐读诗句1)。诗人以一个“独”字写出了当时客居他乡孤独冷寂的心情,下缀两个“异”更加深了那种孤独感。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课

7、件出示句子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1)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呢?除了重阳节,你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佳节吗?(2)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是多么热闹呀,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热烈场面呢?(指名读)(3)课件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4)除了课文中写的以外,你能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一下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呢?(5)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

8、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想想自己孤单的一个人,触景生情,怎能不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不由道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出示诗句2)。诗句中的哪个字表示“更加”的意思?(倍)过渡:然而,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二)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5分钟后同桌交流交流。学生自读

9、课文思考问题,师巡视。2、分组展示,组织交流课件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指名读句谈体会(提示: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话的?为什么高兴?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就一个重阳节去登高了吗?)(2)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板书:亲人)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课件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1)王

10、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子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出示整节文字)教师配乐朗读,

11、生自由读,配乐齐读。过渡: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课件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指名配乐朗读。(2)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忆”字。(板书:忆)一个“忆”字,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配乐齐诵古诗。)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静静地走进了诗人王维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思,让我们再次读好它(齐读课题)。这句话现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三、当堂检测(1)小练笔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2)收集、诵读王维的诗或反映思乡的诗,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