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6849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科技版三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了解土壤教案学生分析:了解土壤是苏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由于我们是农村小学校,孩子们是在田地里长大的,所以孩子们对土地并不陌生,有的学生在家种植过花草,有的学生在土壤里挖过蚂蚁和蚯蚓,但孩子们还未真正的了解土壤,那么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分享关于土壤的知识,预测在土壤样本中会发现什么,用各种方法观察土壤,比较和记录观察的结果,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主要内容:1、观察土

2、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2、认识土壤的成分。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4、拓展部分:调查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及适合种植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科

3、学知识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研究得出结论课后延伸的探究。设

4、计思路:本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土壤里面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由此建立土壤是一个混和物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使学生愿意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图片土壤的颜色思考:我们这里的土壤属于什么颜色?适宜种怎样的植物?2提问: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哪些呢?4、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5、(看大屏幕图片)首先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泥土上、沙上和菜园里玩的情景,让他们描述那里的地面或土壤看起来像什么?摸它们感觉如

5、何?有什么东西生长于其上?他们能想起有多少有不同土壤的地方?(二)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课件出示问题):要研究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现些什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三)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劳动中体会一种快乐,这样也使学生能够亲近自然,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实的味道。而且,学生从挖土活动中获得的信息,

6、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学生将确信不疑。在挖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观察土壤并发现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菜园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土壤里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四)活动过程:1、告诉学生我们将去干什么,然后将学生每四人一组分好。在出发之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看大屏幕注意事项)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泥地里去挖土壤。3、让学生在泥土现场讨论,他们在泥地里看到了什么?现场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土地的真实存

7、在,可以培养学生对土地的亲切感。4、让学生清理好现场,注意要尽量恢复泥地原来的样子。5、再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挖土的过程中所看到的。6、利用投影仪和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感觉是重要的交流内容,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五)观察土壤的样品。回到教室后:观察土壤,作好观察土壤的记录(土壤观察记录表格)说说土壤里有什么?把土壤里的东西分分类。1、在学生观察土壤之前,给学生一个任务。(课件图片实物同时出示):三种土壤:一种土壤是从花盆里取来的,这个土是种花用的,很有营养;一种是从路边的

8、土沟里取来的,还有一种是刚才学生从学校的花圃里取来的。大家研究之后辨别:哪一种土壤来自花房,哪一种土壤来自水沟,哪一种土壤来自花圃。要通过在土壤中发现什么来说明土壤的来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课桌用报纸盖好后,取土壤样本。3、每组学生都观察三种土,将它的一半倒在白纸上。鼓励学生用搅拌器将土壤摊开,然后用放大镜观察,四人合作,两个人观察,两个人记录。(1)将从土壤里找出来的各种东西,按自己的标准分类摆放。(2)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可以一类一类地记录,也可以画一张示意图。(3)在自己的记录纸上写上小组成员的姓名。4、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

9、后,让学生将刚才的观察记录利用投影仪汇报。5、组织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让学生小组商量一下: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大屏幕演示)提出如下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1)你在土壤里发现了什么?(2)你能否辨别出土壤来自什么地方?(3)你的理由是什么?6、让学生比较在他们的记录单上的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六)学生提出问题。1、教师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什么新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2、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先给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可以当

10、场完成研究任务。3、让学生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自己的记录本上。(七)总结学习的收获:教师(课件出示):今天上的这一堂课中,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一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后我们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就可以像今天这样,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板书设计:2.了解土壤水分空气土壤成分的特征腐殖质小石子沙子黏土教学反思: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信息技术手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首先课件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土壤,让同学们感受到本课内容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充分地体现了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科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这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与科学的探究奠定了基础。再次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提高了科学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色彩图片和生动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需要的大量背景资料和多层练习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去了解更多课外知识,自觉主动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