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910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数据、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的指导。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镊子夹东西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学习

2、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认识,借助学生的经验,以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合理解释身边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带的工具:剪刀、开瓶器、木棍、铁榔头等。 2分组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杆秤、石子、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杠杆尺、钩码、科学记录表、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引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块大石头和一根棍子,请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块石头吗?(指名演示撬

3、石头) 2、为什么棍子能撬起这块石头呢?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4、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师: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 实验1: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

5、到力点距离 实验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物重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2: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3:重物(力)拉力(省力) 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板书设计:杠杆力点支点重点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不省力不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省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