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片断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片断赏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个性化阅读放光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保康县过渡湾小学 朱毅【背景导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给每一个读者都能留下人生的启迪。【片断一】:师:同学们,在家里你是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生:我比较喜欢妈妈,因为妈妈比较关心我
2、一点。生:我比较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每天为了这个家很辛苦地挣钱。生:我比较喜欢妈妈,因为妈妈很少吵我,从来不打我。生:我比较喜欢爸爸,虽然他有时候脾气不好,但我知道他是爱我的。【点评】:简单的谈话看似平淡,但却为后面对学生情感价值取向的教育作好了引导的铺设。【片断二】:师: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父母的评价和我的表现各是怎样的? 再快速地读书,找出父母评价时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我”的反应,作上记号。 (生读书,在文中作记号)师:把你们的想法说一说吧,汇报的时候注意语言要简洁,要有理有据。生:读“巴迪,这真的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生:读“母亲一念完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师:这
3、段话是妈妈对我的诗“精彩极了”的评价以及我的表现,不仅有语言上的,还有动作和神态的。如果让你读这段话,你觉得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自己试着读一读。(生练读,师生评读)师:这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生:得意洋洋。生:读“整个下午放在父亲坐的餐桌位置上。”我认为这段话写的也是我被表扬后的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很高兴很激动。师:巴迪等待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他很焦急,他急切地想得到父亲的赞扬。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生:我从第四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4、。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学生齐读句子。)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学生读书,体会)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待时间很长。师:你怎么感受出来的?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慢的。师:你有一双慧眼。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注意延长词之间的停顿)师:读出了时间过得很慢。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生: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师:是啊,巴迪感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了。继续读书,
5、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生:每一个时间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师:讲得真精彩,语言很有诗意!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生:还让我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师: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生(纷纷回答):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加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出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啊。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偷”过来。请把这段读一读
6、,再体会一下。【点评】:节奏和标点都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能在文本中参与文本意蕴的表达,并能增强表达的效果。本片断教学,先引导学生咀嚼看似平淡的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通过咀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还领悟到读这几个词语时应把握住特定的节奏才能把时间过得很慢表现出来;最后,再引导学生推敲标点符号,“一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漫长的等待”是学生揣摩出来的个性化的感悟,再以对标点的感悟为基础让学生围绕“焦急的等待”来展开想象,为学生在日后言语运用中模仿这种言语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片断三】:师:你又是怎样看待父母的不同评价呢?生:我觉得妈妈
7、和爸爸的评价虽然不同,但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师:有自己的看法,读书就应该这样。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因为她爱巴迪。师:对小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以后巴迪在父母的这两种不同评价下成长为怎样的人呢?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读1517自然段,看看有
8、没有让你产生一些想法想要说给别人听。【生读15-17自然段】师:谁想说一说,要注意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想法。生:我从15自然段中知道了作者由于母亲的鼓励,所以一直在坚持写作。生:读“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还未满12岁。”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以前父亲评价他“糟糕透了”他还哭,现在父亲评价他写得并不怎么样,他没有哭还根据父亲的批语学着修改了,这是他的变化。生:从这一自然段也可以看出以前巴迪写的诗确实是糟糕的。生:父亲的评价的确是正确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师:你看问题看得很深,看来你是真的动脑了。生:老师,我想说16自然段,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又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是十分幸运的。师:这是每一个
9、人最基本的愿望。生:读“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总结、提高。”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母亲的鼓励让我更加自信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生:父亲严厉的批评是平衡的力量,时刻提醒着我。正因为这种力量所以我才不断的总结着自己,提高着自己。师:是啊,巴迪毕竟还是个孩子,他需要爱的鼓励,也需要警告和提醒。【师板书】师:“这两句话像两股风不断地吹向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如果我们一直听到的都是表扬的话,时间长了就会骄傲。生:一个人如果光听表扬的话,他就会骄傲,不会成功;如果光听批评的话,时间长了他就会丧失信心,也不会成功。生:我知道了无论是母亲表扬我,还是父亲怎样批语我都是父母对我的爱。生:读了这段我认为一个人要想走向
10、成功就需要这两种爱。师:长大了的小巴迪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童年所走过的路程使他更清醒,更正确的认识到了那份爱的珍贵,现在让我们充满感情的读一读这段蕴涵深刻哲理的话吧!(先指名读,评读)师:那么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表扬与批评?生;我们应该遇到表扬时不骄傲,遇到批评时不气馁,这样才能成功。师:说的非常好!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再听到鼓励和批评的话,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巴迪无疑是幸福的,但是同学们更幸福,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巴迪一样,把握住生活的小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点评】: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超越文本,用心灵去感受是本片段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教师的引导,自
11、我感悟,学生已体会到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从学生个性化的发言中,教师看到了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体验到了这些感受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体验到了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学生感受了爱,理解了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身心和人格得到了健全和发展。【总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学语文,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心感受语文。” 我们的语文老师必须要用强烈的语文意识,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争取一堂课能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语
12、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读书,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教师很好发挥了导学的功能,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语文素养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你对这着诗的看法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等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热烈气氛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力求做到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使他们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