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案互动反思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初探摘要:“自主开放”和“互动生成”是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这些新的特点使教师们感到用传统方式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亟须采取一些有效对策以提高适应能力。本文从纵向教学流程入手,探讨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课前预案采取“软设计”策略,课中生成采取“互动性”策略,课后整理采取“反思性”策略。关键词:教学预案 互动生成 课后反思科学课程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策略,那么课标的落实将会大打折扣。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新挑战,我在教学中不断寻找新的对策,下面结合课堂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一、课前预案呼唤“软
2、设计” 根据科学课标,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原来很大不同就是为学生提供许多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新课程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艺术地准备教学预案。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因此,对教学预案进行“软设计”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活用教材”的策略科学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教师是教材,倡导教师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首先,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
3、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知识。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案例1:讲授植物的主要类群时,出示多种植物(多媒体或实物),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依据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不同,学生有的按环境分,有的按能不能吃分,有的按能否开花分,有的按能否产生种子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弹性设计”的策略科学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它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
4、,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弹性要求。首先,在制定探究性学习目标时,除了共性目标外,其它目标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弹性。科学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在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不是控制课堂,而是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是向导而不是看守。教师除了预先设计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第三,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上要留有余地。最后,习题的设计上要有弹性。
5、为了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在习题设计时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多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板块教学”的策略“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学方案的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 新课导入 新课展开 巩固消化 课堂小结。这样的教学流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显得呆板、僵硬,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把这五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五个活动的板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而如果在新课展开之后,发现学生对需要复习
6、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就可以再次铺垫。“课堂小结”放在巩固练习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再作决定。另外,五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的“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案例2:开设地形的缓慢变化公开课时,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甚少,为此课前精心设计了弹性预案,收集了较多的图文资料,准备了许多“小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又善于捕捉信息,根据实际学情灵活调整“板块”,既不是我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自己预设的轨道行进,也决不是杂乱无章的课堂,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弹性教学活动。二、课中生成构建“互动网”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
7、是为了在课堂中完美展现,但又无法预料教学过程,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开放的科学教学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如何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生成教学活动,和学生共同构建起科学学习的“互动网”,进行生成性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1、找准起点,因人施教。课前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已掌握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自觉“预计”课中师生、生生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如何因人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对于初一学生,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特点,多动手、多动脑,以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后续学习为着眼点。在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时,让学生
8、自己动手实践,认识结构,掌握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使用显微镜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它是教师“胸中有人”教学观的体现。2、由此及彼,趁热打铁。 教师要学会倾听,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若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着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该教学策略的特点是通过捕捉
9、学生回答中有意义的“接下茬”,教师由此及彼,突破原先预案的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它是“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观的体现。3、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教学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利用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因势利导,从而生成知识的辨析点,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体现。案例3:质量守衡定律教学中,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和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这两个事例是否符合质量守
10、衡定律?学生难免认为不符合,教师启发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到哪里去了?镁条燃烧需要什么物质参与?学生顿时豁然开朗。4、急中生智,随机应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案例4: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善于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使偶发的“事故”变成让学生永远回味的“故事”,使之既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使学
11、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该教学策略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当课堂出乎教师的意料时,要急中生智,随机应变,从而生成教学的创意点,它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观的体现。 三、课后反思形成“元教学”由于科学课堂教学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预案同实施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落差,所以每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感到某些美中不足或意外闪光的心得体会。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形成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理性认识元教学,促进科学课标的实现呢?第一:反思“成功点”一堂课下来,总会有些地方达到预期的效果,引起教学共鸣,课后将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
12、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并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第二:反思“失误点”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力求准确完善,但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课,况且科学实验的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难免有疏漏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今后再教学时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第三、反思“创意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
13、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对这些智慧闪光点,课后及时地捕捉下来,汇集成“创新火花集”,它们是教学研究的鲜活材料。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将在预设与生成的理念下,以教师的精心预设引发课堂的动态生成,以教师不断反思实现专业化成长,定会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真正涌动与成长,“一切皆有可能”,这是课堂的理想,也是理想的课堂,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新的追求。参考文献:1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张 伟 批判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 林卫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1-9。 4 张行涛 郭东岐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西安师范大学课程中心 卢飞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