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359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课题申报 .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新电馆20157号关于组织申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电教馆、各地州(市)电教馆(站)、信息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州(市)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馆组织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遴选符合要求的课题参加课题研究。本次课题研究将秉承共建共享、引领示范的原则,通过专家指导、专题研讨、观摩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请各单位认真组织

2、,积极申报。上报课题要求详见附件及新疆远程教育网()。 附件 1:课题申报要求2:课题实施方案3:课题指南(参考)4:课题申请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化教育馆二一五年二月九日附件: 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要求一、课题参与对象各地州(市)有关教育管理机构、教育信息化推进部门和学校均可报名参与。二、课题上报形式课题以单位的形式上报,不接收教师个人上报课题。三、时间安排课题开展时间:2015年2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成果评审时间:2017年1月1日7月31日课题结题时间:2017年8月1日8月31日四、课题上报步骤(一)课题上报单位填写课题申报意向表与子课题申请书

3、,并于2015年4月15日前提交到课题组邮箱。(二)课题组将在收到课题申报意向表与子课题申请书后进行遴选符合条件的机构参加“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三)课题申请单位收到课题立项通知后,成立子课题组,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五、课题组联系方式新疆电化教育馆远程教学部联 系 人:李红娟联系电话: 0991-8890110邮箱: xjdjgjxb附件: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要求(一)总课题组对子课题参与形式的要求:1有关教育管理机构、教育信息化推进部门参与方式的要求:(1)组织区域内学校参加总课题组研究活动;(2)确定子课题和研究方

4、向并围绕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研究活动;(3)组织课题校开展对外观摩与示范课,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典型的应用推广案例。2学校参与方式的要求:(1)要求学校主管教学或教研的负责人担当子课题负责人;(2)参与课题学校组织有关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具体包括参加课题会议研讨、开展示范观摩课,并围绕子课题研究内容开展专题教学活动;(3)每位参与教师至少每学期提供一个完整的微课。(二)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的指导:1.协同专家、各地区优秀教研员在课题研究、课题进程、课题总结等环节给予指导,每个子课题指定1-2名专家负责;2.组织课题研究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交流活动;3.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面向一线教学实践的专题咨

5、询指导服务;4.搭建面向全国的科研成果发布和发表平台,促进区域、学校的均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课题成果形式:总课题组将搭建发布平台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围绕项目研究主题组织研讨会;研究成果将推荐至国家级期刊发表;子课题研究成果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定。课题指南(参考)选题说明:本课题指南旨在为课题申报者提供思路和参考建议,申报者在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中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同时申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补充完善,可以自拟课题名称。建议深入到具体学科、不同年段甚至某个具体内容的研究,重点解决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题一: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不同

6、翻转课堂模式对比研究 翻转课堂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模式和实践效果研究注:学科可具体填报为各类学校的相应学科,如小学(语、数、英)、中学(语、数、英.)、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会计、金融管理)等。 翻转课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研究 翻转课堂支持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研究 翻转课堂学生参与度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师生行为互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课堂互动研究 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协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国内外翻转课堂应用的动态与趋势研究专题二:翻转课堂设计的理论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

7、协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的学习目标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的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翻转课堂学习内容选择研究专题三:翻转课堂创新实践研究 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BLOG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互动电子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Moodle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Android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平板电脑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Pad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开发专题四: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学资源建设 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学科教学的微视频制作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学科网络课程设计与开

8、发 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制作方法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评价体系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资源管理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教学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的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的学习资源优化与评价研究 国内外微课开发的动态与趋势研究专题五:翻转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 翻转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与教师的培训研究 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专题六:翻转课堂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的课堂

9、激励机制研究 翻转课堂评价机制研究 翻转课堂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与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同伴互评研究 翻转课堂中学生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专题七: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教与学变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制度创新研究 翻转课堂与素质教育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家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一对一”教学实践研究专题八:翻转课堂相关的技术、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工具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微课的学习环境创设研究 在线教育企业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设计 在线教育企业对翻转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开发制作 在线教育

10、企业对翻转课堂教学中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专题九:翻转课堂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区域的微课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网络支持下区域化翻转课堂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翻转课堂校际合作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区域的翻转课堂实践整体推进研究年度2015年度编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翻转课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研究 负 责 人 谢林芳 申 请 日 期 2015年4月 联 系 电 话 18099363036 2014年11月编制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一、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名称翻转课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研究负责人姓 名谢林芳性

11、 别女职务教研主任电 话09942723487手机号码18099363036单 位昌吉市第九小学电子邮件Xjxjxjxlf地 址昌吉市第九小学邮 编831100联系人姓 名李辉青性 别男职务副校长办公电话09942723487手机号码15909949310工作单位昌吉市第九小学电子邮件31554307通讯地址昌吉市第九小学邮 编831100主要参加者姓 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承担任务谢林芳昌吉市第九小学高级教师方案总结撰写、讲座、培训李辉青昌吉市第九小学二级教师总结撰写、讲座、培训马惠霞昌吉市第九小学二级教师方案总结撰写、讲座、研究盛玉华昌吉市第九小学二级教师方案总结撰写、讲座、研究郑婷婷昌吉市第

12、九小学二级教师资料收集、发放、整理装档陈卉昌吉市第九小学二级教师信息撰写、活动记录蔡钦昌吉市第九小学二级教师信息撰写、活动组织王乐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小学三级教师问题收集、组织研究、讲座张玉芳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讲座、培训、信息撰写金弘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小学二级教师讲座、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刘省玲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讲座、培训、档案装订二、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课题选题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独立性、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阅读、探究、实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2、减轻教师

13、和学生的负担,教师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更积极、更主动,教师的教更轻松、更有效。3、教师的课堂讲授环节删繁就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4、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翻转。课题选题的意义: 1、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2、语文新课

14、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通过教学这一活动,积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能力、张扬个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课题选题的价值1、理论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推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正确把握语

15、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就体现了要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变革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心理结构的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本能发挥作用。教师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灵活

16、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中锻炼学生的能力。2、实践价值美国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提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动的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主动的。3、推广价值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课堂中要

17、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语文,其他任何学科都值得推广。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应在各学科推广。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1、教师研究的切入点 (1)、教师的微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难题进行开发,注重学法的指导,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巩固,课外的延伸。 重点:学科微课程和我们平时的课件怎样有效结合。 难点:该开发怎样的学科微课程才能更好的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2)、教师的理论学习,对课标的研究,结合学段目标,

18、对于同年级的个案研究,逐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尝试运用日本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重点:课内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培养。 难点:如何将课标中的要求,教材当中的重难点与微课相结合,突破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创新点:(1)、微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教师、同伴共同再创造的过程。(2)、构建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态度朝着合乎课改要求的方向转变,促成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2、学生研究的切入点(翻转课堂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研究。) (1)、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布置学生有效预习,设计

19、科学的前置小研究,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中思考,课堂中与同伴、与教师进行思维的碰撞。 重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a、新授课中难点内容提前一天接触或指点,第二天他们就能跟上整体节奏;b、课堂中学生前置作业的查漏互补;c、允许学生前置作业中出错但必须独立改正,不懂就问。 难点:如何检测前置作业,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机制。 (2)、学习共同体中弱势学生与优势学生如何互补,培养合作意识与交流技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优势都能在交互学习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重点:a、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个同学发言,其他人必须认真听,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倾听别人的发言的重点并对其发言快速作出判断,思

20、考组织补充意见或独到见解,既养成专心听的习惯,也培养相互尊重的品质;b、学会讨论:为提高讨论质量,每个学生都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请求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补充不同的意见;c、小组汇报时,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弱势学生。 难点:和谐学生关系,消除弱势学生的孤独感、自卑感。“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他们常常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游离于教师、同学之外,教师与小组长如何采用集体项目,在共同体学习中有效调动积极因素,达到资源互补。 主要创新点:1、学生前置小研究可以以表格或画图的方式梳理新课知识点。2、构建学习共同体,关注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21、,增强群体意识,发展自学能力与交往、协作、竞争等具有再生功能的学习能力。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 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步骤及阶段性目标:(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1日2015年4月15日)1、收集整理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2、网上学习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2、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二)实验阶段(2015年4月16日2017年7月31日)第一分段:(2015年4月16日2017年3月1日)在本阶段指导实验教师撰写实验计划、确定教

22、材中的微课切入点、学习相关理论。撰写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并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制定研究制度,研究措施,观察和验证措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设计,记录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思、所获,要有详细记载,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二分段:(2017年3月2日2017年6月1日)及时总结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整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好汇报课、展示课,课堂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地体现,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三)总结阶段(2017年6月2日2017年8月31日)总结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发表有关论文。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1、实验教师撰写课题

23、研究计划、总结、结题报告等;2、实验教师上质量较高的优质课,微课、撰写质量较高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反思等,并装订成集;3、收集学生的读书心得、摘抄笔记、读书小报以及优秀作文,装订成册;4、建立课题研究资源库。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的组织结构为确保此项课题研究的成效,课题研究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共10人参与课题,有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有研究经验的中年教师,最大研究教师年龄48,最小研究教师年龄为24,平均年龄37岁。这些老师具有探索精神、研究意识浓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端正、能够保证研究的进程,实现研究的价值。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1)课题负责人谢林芳老师具有

24、9年的课题研究历程,2004年3月2008年6月取得“研评一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州级课题结题证书;2009年9月2012年参与校本研修课题“以读促悟 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申报州级通过,区级未通过;2013年5月2014年5月主持 “以前置作业为切入点 开展课内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州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2)课题联系人李辉青老师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的研究”顺利结题。 (2)盛玉华老师、郑婷婷老师2013年5月2014年5月参与 “以前置作业为切入点 开展课内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州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3、完成课

25、题的保障条件课题实验人员精选一批具有年龄优势、业务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端正、积极的优秀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中来,保证实验的进程,实现研究的价值;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一切给予保障,支持学校课题研究工作,使其能够顺利地开展;实验教师优先参与各级培训,所需经费由学校大力支持。4、主要参考文献(1)学校的改革创建学习共同体(2)网络资源四、课题负责人承诺保证书本人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保证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时提交年度汇报,接受中期检查,不借课题研究之名,谋取不当利益,同意本课题研究成果

26、归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学会与本课题组共同所有,同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将本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术推广和相关活动。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本单位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项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经费和其他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六、课题管理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审核意见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