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451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2013年1月三年级科学质量检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卷首语未来的小科学家们:通过对三年级科学(上册)的学习,相信你对科学一定有了许多了解,快来把自己对本册科学知识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表达出来吧,祝你成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值30202077610100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我觉得科学研究就是()并想办法寻找()的过程。2、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等。3、牛会生一种类似()的病,这就是牛痘。4、金鱼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生活在(),靠鳃(),靠鳍()。5、校园里的()、()、()和()

2、等都是有生命的。6、像水、牛奶、酱油这样的物体,我们叫它为(),像铅笔、石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像氧气、二氧化碳这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7、生命离不开(),它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8、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的纸有()、()、()等。9、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物质,水就被()了。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引起的。10、常见的材料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和()。11、造纸术是我国的()之一。目前人们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我国东汉的()。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每题1分,共20分)

3、1、在认识某种液体时,我们可以用舌头尝一尝这种液体的味道。()2、固体、液体、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中。()3、同一张纸的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4、棉花、麻、油漆、陶土都是天然材料。()5、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6、在做“小草每天喝多少水”的实验时,要在水面上滴少许油,目的是看看小草还能喝多少油。()7、机器人能运动,能工作,所以也是有生命的。()8、地球上,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可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水是无限的。()9、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10、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重的65%。()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4、)1、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寻找证据D.得出结论2、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A.4天B.5天c.6天D.7天3、()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A.棉布B.丝绸c.尼龙D.羊毛4、观察完小动物之后,应该()A.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B.把小动物踩死c.养着它们5、在铝丝、塑料和木块三种物体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A.木块B.塑料c.铝丝6、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使用()制品造成的污染。A.金属B.塑料c.纺织7、如果地球上的水只相当于一杯水,那么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水。A、一碗B、一汤匙c、一滴8、蚂

5、蚁靠触角和()传递信息。A.口B.足c.分泌物的气味9、()发现并提炼出镭。A.居里夫人B.罗杰特c.牛顿10、是()标志。A、纯棉B、纯羊毛c、尼龙四、填表题:下列现象体现了水和金属的什么性质或特点。(7分)实验水的性质实验金属的性质或特点会“爬”的水用砂纸打磨后,锈钉子变亮了。会“团结”的水把铝勺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上端变烫。会“托举”的水用铁锤敲打铝丝,铝丝变成薄板。会“喷射”的水五、排序题。(7分)把用木料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起来。漂白纸浆烘干水分压成纸张搅拌纸浆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剥去树皮沥干水分顺序是:六、填图题。(6分)在下面圆圈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七、简答题(10分)1、减少白色污染有什么方法?(4分)2、人和大树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各列举三点)(6分)答:相同点有: 不同点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