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985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36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3-6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略读课文的说明 年级教材中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学习目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三上年级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

2、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三下年级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同三上年级)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内容、方法、教学的大体步骤,同三上年级。步骤中指出: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

3、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四上年级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词语盘点”中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一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四下年级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同四上年级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

4、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五上年级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

5、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略读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补充的作用。如第一组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五下年级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

6、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六上年级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略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注意与单元学习重点结合起来。六下年级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

7、,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本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来历险记。教师在教学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浏览”上,通过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