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9482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47.“导入”智慧导出精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入”智慧 导出精彩从2010年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展评中探寻课堂导入策略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但不少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过分注重导入形式,忽视导入实效,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本文试从浙江省2010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评课的导入实例中解读目前课堂教学导入出现的几个误区,阐述优化这些课堂导入的对策;还以展评课堂为例,扫描各种适应教学环境的导入策略;并由此分析定格导入应形成的共识。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误区;策略正文:古诗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把

2、好课堂导入关。所谓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学习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可以说,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在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课堂里,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同行对课堂导入从原来的忽视到现在的重视,并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特别在公开课或比赛课上,教师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术、绞尽脑汁设计新颖、精彩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评委、听课老师的好评。2010年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中就不乏这样的情形,课很精彩,导入也五彩缤纷,但在这些热闹、

3、繁华的导入中,不少导入显得华而不实,非但没有促进课堂后续活动的开展、课堂效率的提高,反而混淆了探究新知的课堂主体,亦或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误区解读,润色导入方案我们知道,课堂导入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说导入部分中有影响甚至阻碍课堂教学内容的成分,我觉得这个导入是出现了一定误差的。回放此次展评的课堂实录,可以看到一些导入出现了这样的偏差。误区一:过分渲染情境,导入占用时间过多课堂回放(导入部分):来自金华金师附小的朱老师在上宣传海报一课之前,先请学生品尝金华酥饼,而上课一开始,便以口渴之实引出小乌鸦喝水的故事,请学生复述故事,赞扬故事中的小乌鸦聪明勤奋。之后又宕开一笔,提出今天聪明又

4、勤奋的小乌鸦再怎么努力地找水喝,还是找不到水。同时,结合课件出示的乌鸦表情的联想,通过让学生欣赏表述乌鸦的家园图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干旱的原因,讨论怎样帮助乌鸦有水喝,最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制作一份环保的“宣传海报”。(至此上课已经过了10分多钟,四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已经流逝)误区解码:仔细回味这堂课,我们发现,这段引入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却仅仅是情感的导入,而没有操作层面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的铺垫,同时,其兜圈子式的导入没有为而后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致使该课在新授知识点的讲解和落实中有些混乱亦或稍显仓促:在欣赏海报环节中,没有时间让学生总结海报的特点,而是以教师代劳来节省时间;在任务尚不明确

5、的情况下就匆忙让学生操作,导致学生一度无序操作;没有为“宣传语”的设计总结要领;没有为“图文的设置特点”作任何铺垫,仅仅是情节的渲染。所以,笔者认为这堂课如果在导入部分做适当简化,减少引入环节,为新授知识的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课堂应该可以润色不少。润色方案:在叙述完“今天,聪明又勤奋的小乌鸦,再怎么努力地找水喝,还是找不到水。”之后,跳过对乌鸦表情的联想,直接设置疑问,“为什么小乌鸦还是找不到水呢?”然后教师带学生一起欣赏“干旱的乌鸦家园”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可以怎样帮助“小乌鸦”,从而引出“宣传海报”这一主题。这样,情境还是自然的,情感还是铺垫充足的,但时间却可以节省很多,为后面“欣赏海报”、

6、“设计海报”等环节的扎实落实奠定基础。误区二:导入情境紊乱,角色违背教学实施过程课堂回放(导入部分):以温岭市锦园小学王老师的接龙游戏一课为例。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它的名字就叫做蚂蚁王国历险记(板书)。我先化妆一下。(穿上披风,带上帽子,贴上八角胡须。)生:(哄笑)师:嗯,现在我就是魔法师了。我看到你们居然都敢笑我,我把你们都变成小蚂蚁。安托斯,安托斯,安托斯(学生没有反应。)你们把桌面上小蚂蚁头饰都戴上。还可以看看魔镜上面,你看我要你们每天都为我工作,来搜集各种各样的食物,喂饱我这个宠物小龙怪。小蚂蚁们,等一下请你们双击桌面上的“蚂蚁王国历险记”,单击选择自己班级和姓

7、名,然后单击确定,你们就都可以进入“蚂蚁王国历险记”。误区解码:王老师的课堂导入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和游戏导入法。我想王老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其抢眼的道具和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这样的设计意图非常好,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过分地强调情境,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境中角色定位紊乱,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让教师自己也难以招架。在短短的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两种角色中随意转换:先是扮演了魔法师,并煞有介事地穿上了道具,扮演的是小蚂蚁(由学生扮演)的“敌人”,接着却又以小蚂蚁“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小蚂蚁”该怎么做。而在发现学生还没戴上蚂蚁的头饰时,早已穿上

8、“巫师”道具服的老师又以帮助者的身份“善意”提醒。显然,这只是一种形式的包装,学生有一种“被游戏”的嫌疑。同时,这种紊乱的角色转换,给教学实施的顺利开展设置了障碍,也给学生高效学习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坎。润色方案: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导入时角色定位分明,选择有利于教学实施的角色,课堂会操控得很好。例如在创设完情境(介绍游戏规则及小蚂蚁的遭遇)后,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而不是作为情境中“巫师”这一反面角色来组织课堂,会自然很多;也或者,教师在导入中扮演统帅小蚂蚁作战的“蚂蚁英雄”,则既贴近情境,又顺应教学实施的需要。至于“巫师”这一角色,大可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用电脑中的虚拟形象完成即可。这样的导入

9、,于情境于操作都是有益无裨的。二、方法扫描,探求导入策略俗话说:“教无定法”,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完全因教学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第12条中所指出“课堂引入应遵循简短、高效原则,要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调动各种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质疑问难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打响这开头的一炮。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结合2010年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中的几个例子来进行总结归纳。1、对比导入法湖州长兴县实验小学潘老师的宣传海报一课就采用了对比导入法: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组海报,你看看哪几幅做

10、得好,为什么?(出示海报)生:我觉得海报一好,第二幅只有图片没有文字。师:没有文字?为什么这位同学没有看到文字?生:因为文字在图片中,颜色与图片比较接近,所以看不清楚。师:所以海报中的文字颜色和位置都要合适。这样的对比导入,能直观得显示出本课“宣传海报”中的制作要点,凸显教学内容的作用和价值。这种导入突出了矛盾性,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去学习新知识。更可贵的是,这种对比导入还总结出了新课中的作品评价的标准,可谓一举两得。2、温故导入法“温故而知新”。温故导入法是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法。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

11、,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如温州市蒲鞋市小学范老师的遣词造句一课,就以一个中文输入比赛为导入:先让学生找到比赛的场地并切换输入法,即回顾“写字板”程序的打开以及输入法的切换知识,接着开始“句子的录入”的比赛。以回忆复习词语的输入方法为入口点,引出“遣词造句”的方法。这样的“以旧引新”,可以帮助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未知”上,逐步建构对“未知”的理解,最终形成“新知”。3、作品展示法金华金师附小朱老师的宣传海报一课中,在情感导入后以“欣赏几张海

12、报”为内容,在技术层面上作了导入。这里应用的正是作品展示法师:老师这里就有几张海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组海报,在教师的点击和朗读中欣赏完毕)师:欣赏完海报以后,你觉得一份海报包含哪几个部分啊?生:有图画还有宣传语。师:讲得真好,要有一幅感人的图片,还要有引人深思的宣传语,文字。这种导入方法,它的特点是:先向学生展示用课堂待授知识制作出来的电脑作品,引起学生对电脑作品的兴趣,然后激发学生学习未知领域知识的欲望。4、趣味导入法教师选择以谜语、故事、游戏或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视频、歌曲等为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艺术性。如杭州市学军小学王老师宣传海报一课中,开篇以“观看视

13、频并猜一猜视频资料中的建筑物是什么”为题来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而教师宣布的“世博会中国馆”的答案也自然地将学生的视线引入课题中“世博会馆室”的宣传海报制作,并将学生高涨的学习和参与的热情一并带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5、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一种能引人入胜的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先创设一种虚拟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这种导入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如龙游县桥下小学袁老师的接龙游戏一课,先设计了一个情境:最近我们国家有一个地方非常需要我们的爱心。播放中国西南地区缺水的现状为引,激发学生参与爱心接力的热情。既而以“献爱心”为明线,开展一系列词语接龙等的比赛项目,

14、落实课堂实施需要。三、实践反思,定格导入共识导课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在我们每个教师充满个性的教学导入中,有些观点是否应该成为我们实施教学导入中的一种共识呢?首先,教学导入要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教学导入本身就与课堂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的导入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与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在教学开始之际,学生自身是无法意识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要学的新知识的联系或矛盾,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地教学导入,使潜在的联系或矛盾显性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初步明确学习目标,这就决定了教学导入必须要服务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其次,教学导入要加强对学习对象的分析。美国知名教育技术

15、界学者海倪坷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学习对象的分析应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导入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唯有针对学生设计易于接受和帮助接受的教学导入,才能推动学生进行适合其知识结构的意义操作技能和知识建构。再次,教学导入要摈弃浮于表面的形式化。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学生,东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导入,也只是哗众取宠,对于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在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时,要注意学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以旧

16、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入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同时,导入时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和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此外,导语要求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巧妙导入,以趣启思,能为学生指明学习任务,引导其定向思维,为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课堂教学起到凝聚、激发和铺垫的作用。而只有抓住“因文(教材、教学内容)而异、因人(学生与教师)而别、循情(学情及教学时机与气氛)而变、量需(教学目的)而发”这几点,才能使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实现“新”、“活”、而且“实”,从而成就一个精彩的导入,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 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2 未成曲调先有情例谈信息技术课的“导入”艺术.中小学电教,2006,(12)3 2010年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课堂实录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