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9885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联军进攻利比亚军力部署,利比亚局势和卡扎菲其人,利比亚禁飞区,联合国安理会3月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投票情况如下:赞成票:10票。英国、美国 法国、哥伦比亚、南非、葡萄牙、波黑、加蓬、黎巴嫩和尼日利亚弃权票:5票。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和巴西反对票:0票禁飞区的定义:禁止区内飞机起飞 禁飞区又称禁航区,指某一地的上空禁止任何未经特别申请许可的飞行器飞入或飞越的空域;,禁飞区的实质:军事干预 战争的前奏,禁飞区的设置实质上就是军事行动,设置禁飞区就是禁止利比亚军方或者官方的飞机起飞,事先要通报,用什么来制止空军,这就是一种军事行动。如果禁飞区利比亚的空军,违背禁飞区这种命令,

2、强行起飞就会发生战争,利比亚政府军军力与联军对比:不具可比性,联军装备B-2轰炸机:B-2战略轰炸机绰号幽灵,能有效地躲避雷达的探测,达到良好的隐形效果。B-2单价超10亿美元。,利比亚的米格-25战斗机:由苏联生产的米格-25战斗机“年事已高”,可能已经因为缺少零件而“退休”,卡扎菲曾一度拥有60架米格-25。,多国联军装备:处于摧毁性的压倒性优势,截止目前联军出动战机有:B2隐形战机、F15、F16、F18战机、幻影2000战机、旋风式战机。在地中海共部署25艘军舰。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向利比亚发射了110至112枚“战斧”巡航导弹。法国出动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而美

3、国则出动了“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总之,联军处于摧毁性的压倒性优势,利比亚国防力量: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水平,目前利比亚政府军的地面部队约有5万人,空军1.8万人,还有一支8000人的小型海军。因为保养不善和训练不足,利比亚空军目前只能靠着几十架前苏联生产的图-22、米格-21和米格-23飞机勉强支撑局面。有军事专家也已经指出,面对联军性能更具优势的武器装备,卡扎菲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国防力量胜算甚微,卡扎菲-革命者的急转弯,前30年,他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被美国总统里根呼作“疯狗”,被小布什打入“支恐”阵营,他的反美“光荣史”堪比萨达姆。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更是卡扎菲政权反西方的

4、极致,他坚决抵制英美要求交出洛克比疑犯的要求,这一对峙便是十年,27岁通讯排长成功发动政变,1969年9月1日,一个27岁的通讯排排长率领12个军校同学和手下的600多名士兵把国王赶跑了,“那一天,从头到尾毫无章法,阴差阳错”,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发子弹可供使用,平均每名士兵1.5颗,卡扎菲就这样蹩脚地政变成功,开始领导这个沙漠国家,统帅10万大军的上校,由于当时的利比亚军队规模小,只有5000人,最高军阶只是上校,军校的英国督导也是上校,政变成功后,卡扎菲不违祖制,自己也仅挂了个上校军衔。但这个上校后来却统帅着 10万大军,几百架战机和几千辆战车,和萨达姆两人并称“革命双雄”,1969

5、年,阿拉伯世界爆发的两场革命造就了萨达姆和卡扎菲。萨达姆比卡扎菲年长5岁,但就反美的“光荣”历史而言,萨达姆也只能屈居卡扎菲之后。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以及把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不仅公开支持恐怖主义行动,而且还与美军直接交火,洛克比空难成反西方极致,上世纪80年代,当萨达姆因两伊战争还在跟美国眉来眼去的时候,卡扎菲与里根已是兵戈相向他不仅公开支持恐怖主义行动,而且还与美军直接交火。为此,卡扎菲招致美国政府的暗杀,并因此失去了一个年幼的女儿。但卡扎菲也立即还以颜色,于是便有了1988年导致270人死亡的洛克比空难,从反美斗士到“投怀送抱”,但执政的后10年,从前

6、那个“狂人”卡扎菲似乎不见了。“9.11”事件后,他是第一个要求缉拿本.拉登,并向美国表示哀悼的阿拉伯领导人;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补偿;随后,他忽然宣布放弃核计划,这一主动身段,被华盛顿树为“利比亚样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与西方成为反恐盟友,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称为“疯狗”的卡扎菲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几天之后,卡扎菲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交给了美国和英国,放弃革命理想 从反美到亲美,近年来,卡扎菲在不同场合表达希望与美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愿望。2008年9月1日,利

7、比亚举行革命胜利39周年盛大庆祝活动。卡扎菲发表演讲称,利比亚将结束被美国孤立的时代,利美关系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毁誉参半的争议人物,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曾高达一万多美元,成为非洲的首富,利比亚战火前因后果,“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促使法国率先出兵利比亚 地缘政治需要: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

8、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才结束统治。经济利益驱使:除了政治需要,更重要也许是经济原因。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而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新闻背景:利比亚政府军进攻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外交弥补:挽回早前受诟病的外交颜面,法国外交在应对突尼斯、埃及局势时,表现大失水准,让萨科齐的外交政策备受诟病。因此,萨科齐需要挽回颜面。这次法国在推动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制裁上的抢眼表现,无疑会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安理会通过决议后,法

9、国舆论就表示,这是法国外交的一个胜利,政治分歧大:两国政治层面上的分歧太大,萨科齐上台后,就提出“重返非洲”的战略,并积极倡导成立地中海联盟。虽法国与利比亚的经济关系不断提升,但在政治层面上的分歧却很大。卡扎菲自称非洲“带头人”,并不买法国的账。费加罗报社论认为,法国在动员国际社会上充分发挥了作用,保证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联军攻入利比亚是为了石油吗?不是,理由A:用战争换石油很不划算.昔日伊拉克战争的高成本:除了一眼可见的显性成本外,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还有一系列隐性成本,如伤兵救治、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以及“政治账”等。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内,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美国在伊战中付出的成本或超3万

10、亿美元。,理由B:用战争换石油没道理,战败国的石油所有权难控制: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并未将油田划拨到自己名下。如果它霸占了伊拉克的石油,那就是真的强盗了,不但道义全无,而且利益恐怕也保不住(伊拉克人的反抗会持续吞噬驻伊美国人的生命,这一点是美国最耗不起的“利益”,理由C:战争换石油不符既有事实,查查资料,谁才是伊战后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很多人都认为,伊战结束后,美国人肯定在伊拉克石油市场上赚得乐不可支。中国人才是伊战后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在2009年伊拉克二次油田招标之后,中石油集团已经被称为“在伊拉克运营的最大的外国能源公司”。伊战后的首个石油合作项目,是被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拿下

11、的,另论:法美英三国的各自打算,法国:冲在前头想当“领导”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美国:欲转交战争领导权美军身陷阿富汗战争近十年,根本不愿意再参与对另一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军事行动 英国:显示其国际影响力卡梅伦政府积极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就是为了显示其国际影响力,外国军事干预将给利比亚带来什么?,自利比亚局势动荡以来,欧洲国家,特别是法英两国就显得格外“积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无论出言还是行动都非常谨慎 美国表现谨慎事出有因深陷在两场战争泥潭中的美国已不敢轻言动武,奥巴马明确表态不会派遣地面部队。此外,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

12、息,白宫也希望欧洲能在此问题上表现主动。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认为,如果美国冲在前面,卡扎菲可能会举起反美旗帜,这对利比亚民众有很大的号召力,即便反对派能够上台,新政权的合法性也会受到质疑,英法率先进攻 已骑虎难下,英法态度积极有其考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法国率先承认利反对派政权,如今已呈骑虎难下之势。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两国离利比亚并不远。法国与利比亚之间只隔地中海,而英国首相卡梅伦更宣称绝不容忍利比亚“腐蚀”欧洲边境。此外,国内因素也左右两国政府的态度。今年是法国的大选年,卡梅伦也面临着低迷的支持率,急需重拾民意,欧洲国家从未一边倒支持对利比亚动武,其实,欧洲国家从未一边倒支持对利比亚动

13、武,比如意大利、德国。这或许折射出这样的现实:自我感觉良好的欧洲国家都不喜欢卡扎菲,但又担心趟了利比亚的浑水难以脱身。,卡扎菲退无可退,就在英法等国磨刀霍霍之际,卡扎菲的军队向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发起了进攻。就在此前不久,利比亚外长穆萨宣布全面停火。有媒体认为,面对西方的步步紧逼,卡扎菲确实做过不少让步。但随着英、法、美等国图穷匕见,公开要求其下台,阿盟、非盟也不再支持现政府,这位政治强人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用“大炮与刺刀”说话,卡扎菲其人,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曾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现任利比亚总理兼国防部长,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是一个

14、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卡扎菲是一个虔诚 的穆斯林,卡扎菲出身游牧民族,主张部族社会的自然公平,他反对奢侈豪华,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本人生活十分简单,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也不饮其他高级饮料,仅喜欢喝矿泉水和驼奶。他喜欢住帐篷而不喜欢住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坐高级轿车。他在帐篷里办公和会见外宾。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有时是白衣、白裤、白鞋、白头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镶着金边的白色斗篷;有时是黄色卡其布军服,戴同样颜色的头巾,卡扎菲的饮

15、食十分简单,早餐是面包和驼奶。午餐多为烤牛肉或烧牛排,外加利比亚汤,有时也吃柏柏尔人爱吃的古斯古斯。,满怀理想并非中东疯子,提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少人马上会想到骆驼、帐篷、女保镖,还有他的种种惊人之举。这难道能代表真实的、全部的卡扎菲吗?驻利比亚大使王厚立,曾多次与卡扎菲单独会面,并与他成为朋友。说到底,卡扎菲并不是个疯子,而是一个个性独特、不甘寂寞的革命理想主义者。,联军连续7天轰炸,已让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倍感压力,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倍感压力;美军非洲司令部也表示,对利比亚实施武器禁运、设禁飞区,及阻挡卡扎菲部队逼近反政府武装要塞班加西,都获得丰硕成效。,卡扎菲的儿女们,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有

16、过两次婚姻,他的7个儿子和1个女儿都是与第二任妻子所生。他们中,长子、次子、三子、四子和女儿都是公众眼里的风云人物。,卡扎菲的妻子萨菲亚很少公开露面,老大:利比亚电信“掌门人”,卡扎菲的大儿子名叫穆罕默德卡扎菲,是家族最鲜为人知的一个人物。或许是因为一出生父母就离异,穆罕默德打小就谨言慎行,不事张扬。在利比亚读完中学后,穆罕默德被卡扎菲送到法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工程学。低调、内敛的穆罕默德,其实是利比亚电信业的“掌门人”利比亚邮电总公司主席,在利比亚电信领域是个说一不二的关键人物,老二:未来接班人,卡扎菲二儿子赛义夫的名气,则比哥哥穆罕默德要大得多。1972年出生的赛义夫,是卡扎菲和第二任老婆所

17、生,也是卡扎菲最疼爱的孩子,被外界公认为卡扎菲的接班人。,老三:足球外交家,卡扎菲的三儿子萨阿迪现年35岁,以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和足球官员的形象为世人熟悉。近年来,萨阿迪利用自己的足球天赋和政治背景,为父亲大搞“足球外交”。,闺女:美丽律师酷似模特,卡扎菲唯一的闺女阿伊莎是名律师,深得爸爸宠爱。年过30的她毕业于利比亚法塔赫大学法律系,具有犀利的口才。2004年,她还曾打算在法庭上亲自为萨达姆辩护。阿伊莎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相貌酷似德国超级模特希弗,素有“利比亚希弗”之称,四子:纨绔子弟,现年33岁的汉尼巴尔卡扎菲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四儿子。身为律师的汉尼巴尔虽然毕业于哥本哈根商学院,却完全

18、是一副典型的“公子哥儿”做派,平时留着满脸络腮胡子和披肩长发,酷爱“保时捷”跑车和香艳美女,对一些利比亚人来说,兄弟领袖 卡扎菲依然是英雄,未来局势难测,疑问一:接下来交战双方是谁如果卡扎菲军队最终占领班加西,那么接下来交战双方是利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还是利政府军直接面对外国军队?,疑问二:反政府武装能否打败政府军,即便反政府武装能够重整旗鼓,但在缺少外国军队地面支持的情况下,能否打败装备相对精良的政府军?,疑问三:能否保证不伤及无辜呢,英法空军对利政府军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能否保证不伤及无辜呢?,疑问四:利比亚是否会四分五裂,如果真出现了“后卡扎菲时代”,这个部落势力极盛的国家不变得四分五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