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308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级上册音乐教材(PPT23).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一步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五年级上册各单元介绍,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热爱祖国、关注西部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音乐与文学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热爱祖国、热爱草原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 音乐与舞蹈第五单元 绿色畅想 热爱自然、关注环保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热爱民间音乐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音乐与童话第八单元 美好的祝愿 音乐与社会,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1、热爱祖国、关注西部,初步了解西部有代表性的音乐及相关文化。2、继续提高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3、继续培

2、养学生视谱演唱歌谱的能力。建议课时:4 课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歌曲两首拉萨谣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欣赏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本单元教学重点,用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演唱拉萨谣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具有的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拉 萨 谣,1、这是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学唱中要启发学生热爱民歌音调,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文化艺术才能走向世界。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应自然地穿插介绍西藏风情的人文内容,如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雅鲁藏布江、雪莲花、锅庄、弦子、雪顿节等,使学生对西藏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3、按照教材要求,发动和组织学生精心准备班级“走进西藏”音乐会,培养学生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和组织能力。,三峡的孩子爱三峡,1、要尽量挖掘和利用歌曲丰富的人文内容,在这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并作好教材中有的作业。2、这首歌曲具有号子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感受这一点,教唱前可用川江船夫号子的片断引入。3、这首歌曲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乐段构成,一开始是具有船夫号子特点的衬词句,接着由两个具有呼应关系的乐句叙述歌词的内容。因此,设计领唱与齐唱可能有多种方法,应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及早固定某种方案。,北京喜讯到边寨,1、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狂欢的气氛和感情发展的进程:欢腾优美抒情。2、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中,有一种 用do、mi、sol组成的音调很具特色。课本中C段旋律很具

4、代表性,要求学生背唱。3、应将课本出示的五个谱例片断逐一唱一唱、奏一奏,使学生加深印象,以便排序。4、分小组创编节奏伴奏和用打击乐器演奏。,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1、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神,初步理解课本中涉及的古诗的意境 2、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静夜思 3、在“将四句旋律联成一首歌曲”的练习中,提高读谱能力和对音乐中起承转合的感性认识。4、在“古诗朗诵演唱会”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建议课时:4课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歌曲:梅花、静夜思欣赏:读唐诗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本单元教学重点,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静夜思的意境,顺利地、生动地组织古诗朗诵演唱会。,梅花,1、理解为什么自古至今

5、出现了那么多咏梅的诗篇。2、分小组收集有关梅花的歌曲、诗歌、绘画和摄影作品,相互交流、学习、欣赏。3、本歌也可作为器乐学习的教材。口风琴应用1=F调,八孔竖笛应将歌谱翻成固定记谱后吹奏。,静夜思,3、要把声音控制好,应轻柔、深沉、含蓄地演唱此歌。,4、这首歌曲虽为合唱(但只有七小节),要下功夫将它练好。,1、引导帮组学生分析歌曲的意境。,2、背唱歌曲和学会四四拍子的指挥图式。,连旋律,1、课本中出现了四个旋律短句,要求学生在学会视唱的基础上将它们连起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调试感、结束感、和乐句之间的呼应感。2、学生能朦胧地感到一个乐句结束的音要长些,教师要及时肯定,指导学生完成连旋律任务。3

6、、排序结束后配上春晓唱一唱。,音乐活动 古诗朗诵演唱会,1、欣赏歌曲读唐诗中用精练的歌词引用了静夜思、绝句、咏鹅枫桥夜泊等八首唐诗的词句,表现了“祖先在向我诉说”的内容,这八首唐诗的名称可由师生共同来回答。2、已经学过的古诗有咏鹅、村晚、江雪、登鹳雀楼、春晓、静夜思、梅花等,再加上未在音乐课上学过的歌曲,足够开一个古诗朗诵演唱会。3、朗诵演唱会的节目应以小组集体节目为主,但也应有一些个人节目。最后可评出最佳演唱奖、朗诵奖、表演奖等。,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1、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增进学生对草原各民族和音乐的感情。2、能用深情的歌声表现牧民放牧时的愉快心情。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继续

7、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和想象能力。建议课时:3课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夏季牧场欣赏歌曲:天堂欣赏乐曲:牧民的一天,本单元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草原音调”,进一步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美丽的夏季牧场,1、歌曲运用民族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一、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音域也不宽,只有六度。2、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声音的训练上,要求优美清晰、自然流畅。3、本歌可以先学歌谱后学歌词。4、通过欣赏同名合唱歌曲,进一步提高演唱的表现力。,天 堂,1、感受腾格尔那独特的粗狂而细腻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蒙族人民对家乡一往情深的感情。,2、按课本要求,请学生共同分析歌曲中的两个段落情绪的变化是由那些音乐表现

8、要素形成的(主要是音区和力度)。3、如教师会舞蹈(或个别学生),可以伴着歌声跳起蒙族舞蹈,学生的感受就更深了。,牧民的一天,1、乐曲利用电子琴音色多变的特点,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牧民一天中劳动生活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2、乐曲有五个段落构成,引子描绘草原晨景,第二部分主要的主题呈现,表现了牧民们愉快地放牧,第三部分是万马奔腾的景象,第四部分是牧民么们欢快的舞蹈,第五部分是尾声,牧民们踏着夕阳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3、五个段落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为各段音乐命名。,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1、舞蹈与音乐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本单元的舞蹈音乐作品中,明快的旋律和强

9、烈的节奏感必将激起学生的青春活力,培养其开朗、乐观、自信的性格。2、通过欣赏、模仿、小组合作创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议课时:4课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歌曲:大家一起来 欣赏乐曲:大河之舞(片断)音乐活动:,本单元教学重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大河之舞,1、大河之舞是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音乐剧,融音乐、舞蹈与戏剧为一体,自1995年首演以来,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热演。2、大河之舞中最具特色、最撼动人心的是踢踏舞,有条件的学校应播放VCD。3、教师最好努力学会几个踢踏舞的舞步,带领学生实践一番,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一起来,1、这是一首瑞典的流行歌曲,调式复杂多变,但旋律流畅,首尾两段采用切分节奏,突出了流行音乐的特点,中间两段节,2、按课本要求随录音学会这首歌曲。3、分小组创编并表演一段韵律操。动作可参考课本中的插图照片。,奏平稳,第三段采用了五声音节,富有东方风味。,音乐活动 稍息、立正、站好,1、这是一首日本的流行歌曲,在台湾流传后由当地词人重新填词。歌词表现了孩子们盼望长大而又无法克制自己缺点的矛盾心理,教学时应从正面引导。2、随录音学唱时仍应保持童声的天真无邪。3、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学做韵律操,动作可参考课本中的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