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培训教程.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622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SA培训教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MSA培训教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MSA培训教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MSA培训教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MSA培训教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SA培训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A培训教程.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MSA培训教材,Quality Assurance Dept.Doc#:QC-TRAIN-07,2,顾客,顾客,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输入,实现产品,输出,测量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量度、分析、改进,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满意,要求,产品,3,实施MSA的目的和意义,在产品的质量管理中,数据的使用是极其频繁和相当广泛的,产品质量管理的成败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使用数据的质量,所有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统计方法都是以数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必须对产生数据的测量系统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在QS9000(

2、或ISO/TS16949等)汽车业质量体系中,均具有针对测量系统分析的强制性要求,亦即:企业除应对相关量具(或测量仪器)执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定期校正以外,还必须对其实施必要的测量系统分析(即:MSA)。MSA的目的是:汽车整车厂(顾客)认为汽车零组件生产厂家若仅针对量具定期校正,并不能确保产品最终的测量品质,校正只能代表该量具在特定场合(如校正场所)的某种偏倚状况,尚不能完全反映出该量具在生产制造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差问题;因此,对于汽车零组件生产企业来说,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潜在零件质量问题及顾客车辆可能因此而被召回的风险,必须对相关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MSA目前除了已被汽车零组件生产企业所应用之

3、外,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行业。,4,实施MSA的范围,按照TS16949:2002 7.6.1 测量系统分析的要求,凡是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都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5,基础篇,6,课程内容(基础篇),MSA的重要性测量系统分析的对象测量系统误差来源测量基础术语 测量系统统计特性理想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7,MSA 的重要性,如果测量的方式不对,那么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制程,原料,人,机,法,环,测量,测量,结果,好,不好,测量,8,MSA分析的对象,QS-9000 4.11.4为分析再

4、各种测量和实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中表现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必须用于在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此项要求就是包含控制计划中提及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9,测量误差,y=x+测量值=真值(True Value)+测量误差,真值存在吗?,一致性,10,MSA误差来源,11,测量系统的组成,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裝置。测量系统:量具(equipment)测量人員(operator)被测量工件(parts)程序、方法(procedure,methods)上述几点的交互作用,12,测量误差的来源 1,仪器方面:Discrimination(分辩力)Precision 精密度(Repe

5、atability 重复性)Accuracy准确度(Bias偏差)Damage损坏Differences among instruments and fixtures(不同仪器和夹具间的差异),13,测量误差的来源 2,不同检验者的差异Difference in use by inspector(Reproducibility再现性)训练技能疲劳无聊眼力舒适检验的速度指导书的误解,14,测量误差的来源 3,不同环境所造成的差异(Differences due to environment)温度湿度振动照明腐蚀污染(油脂),15,测量误差的来源 4,方法方面:Differences among

6、methods of use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材料方面:准备的样本本身有差异收集的样本本身有差异,16,测量基础术语,17,关于测量,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测量值。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18,数据,计量型数据:一组条件下观察结果的集合,是连续的(一个量值和测量单位)计数型数据:离散的 属性数据或计数数据如:成功失败 好坏 通过不通过 等统计数据,19,标

7、准,用于比较的可接受的基准;用于接受的准则;已知数值,在表明的不确定度界限内,作为真值被接受;基准值。,20,准确度,观测值和可接受基准值之间一致的接近程度。,21,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建立测量装置和已知基准值和不确定度的可溯源标准之间的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可能也包括通过调整被比较的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差异而进行的探测、相关性、报告或消除的步骤。,22,校准周期,两次校准间的规定时间总量或一组条件,在此期间,测量装置的校准参数被认定为有效的。,23,分辨力、可读性、分辨率,最小的读数单位、刻度限度;由设计决定的固有特性;测量或仪器输出的最小刻度;1:10经验法则(过程变差与公差较小者)。,24,

8、量具R&R,一个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合成变差的估计。GRR变差等于系统内和系统间变差之和。,25,测量系统误差,用于量具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产生的合成变差。,26,不可重复性,由于被测体的动态性质决定的对相同样本或部件重复测量的不可能性。(例流动的河水),27,零件变差 PV,与测量系统分析有关,对一个稳定过程零件变差(PV)代表预期的不同零件和不同时间的变差。,28,概率,以已收集数据的特定分布为基础,描述特定事件发生机会的一种估计(用比例或分数)。概率估计值范围从0(不可能事件)到1(必然事件)。,29,过程控制,一种运行状态,将测量目的和决定准则应用于实时生产以评估过

9、程稳定性和测量体或评估自然过程变差的性质。测量结果显示过程或者是稳定和”受控”,或者是”不受控”。,30,产品控制,一种运行状态,将测量目的和决定准则应用于评价特性符合某规范。测量结果显示过程或者是”在公差内”或者是”在公差外”。,31,灵敏度,导致一个测量装置产生可探测(可辨别)输出信号的最小输入信号。一个仪器应至少和其分辨力单位同样敏感。敏感性是通过固有量具的设计与质量、服务期内维护和操作条件确定的。灵敏度并非越高越好。,32,溯源性,在商品和服务贸易中溯源性是一个重要概念,溯源到相同或相近的标准的测量比那些没有溯源性的测量更容易被认同。这为减少重新试验、拒收好的产品、接收坏的产品提供了帮

10、助。溯源性在ISO计量学基本和通用国际术语(VIM)中的定义是:测量的特性或标准值,此标准是规定的基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通过全部规定了不确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相联系。,33,溯源示例,夹量具,千分尺,CMM,量块,激光干涉仪,引用量具量块比测,波长标准,干涉比测器,34,真值,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希望任何单独读数都尽可能地接近这一读值(经济地)。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肯定的。然而,通过使用一个基于被很好地规定了特性操作定义的“基准”值,使用较高级别分辨率的测量系统的结果,且可溯源到NIST,可以使不确定度减小。因为使用基准作为真值的替代,这些术语通常互换使用。,35,一

11、致性,一致性是随时间得到测量变差的区别。它也可以看成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影响一致性的因素是变差的特殊原因,如:零件的温度电子设备的预热要求设备的磨损,36,均匀性,均匀性是量具在整个工作量程内变差的区别。它也可被认为是重复性在量程上的均一性(同一性)。影响均匀性的因素包括:夹紧装置对不同定位只接受较小较大尺寸。刻度的可读性不好读数视差,37,测量不确定度 1,不确定度是赋值给测量结果的范围,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内描述为预期包含有真测量结果的范围。测量不确定度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双向量。简单的表达式:真值=观测到的测量(结果)UU=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过程中合成标准误差Uc,乘以一个代表所希

12、望的置信范围中的正态分布的分布系数(K)。ISO/IEC确定了足以代表正态分布的95%的不确定度的分布系数。通常认为K=2,U=KUc。,38,测量不确定度 2,合成标准误差Uc包括了在测量过程中变差的所有重要组成部份。在大多数情况下,按着本手册完成的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可以用来定量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众多来源。简单的表达式被定量表示为:Uc2=2偏倚+2GRR+2稳定性+2一致性+2其它定期重复评价与测量过程有关的不确定度以确保持续保持所预计的准确度是适宜的。,39,测量不确定度和MSA区别,测量不确定度和MSA的主要区别是:MSA的重点是了解测量过程,确定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总量,及评估用于生产

13、和过程控制中的测量系统的充份性。MSA促进了解和改进(减少变差)。不确定度是测量值的一个范围,由置信区间来定义,与测量结果有关并希望包括测量真值。,40,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区别,测量值概率分布曲线,均值,+3,+3,真值,1,测量误差,不确定度范围,41,测量系统统计特性,42,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Bias偏差(Accuracy准确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precision)Reproducibility再现性Linearity线性Stability稳定性,43,偏倚(Bias),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真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多

14、次测量,取其平均值。,44,造成过份偏倚的可能原因,仪器需要校准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线性误差应用错误的量具,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测量错误的特性量具或零件的变形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影响违背假定、在应用常量上出错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45,重复性(Repeatability)EV,重复性,指由同一个操作人员用同一种量具经多次测量同一个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四同),46,重复不好的可能原因,零件(样品)内部:形状、位置、表面加工、锥度、样品一致性。仪

15、器内部:修理、磨损、设备或夹紧装置故障,质量差或维护不当。基准内部:质量、级别、磨损方法内部:在设置、技术、零位调整、夹持、夹紧、点密度的变差评价人内部:技术、职位、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感觉、疲劳。,环境内部:温度、湿度、振动、亮度、清洁度的短期起伏变化。违背假定:稳定、正确操作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一致性不好应用错误的量具量具或零件变形,硬度不足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误差(易读性、视差),47,再现性(Reproducibility)AV,由不同操作人员,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三同一异),再现性,48,再现性不好的可能潜

16、在原因,零件(样品)之间:使用同样的仪器、同样的操作者和方法时,当测量零件的类型为A,B,C时的均值差。仪器之间:同样的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使用仪器A,B,C等的均值差方法之间:改变点密度,手动与自动系统相比,零点调整、夹持或夹紧方法等导致的均值差环境之间:在第1,2,3等时间段内测量,由环境循环引起的均值差。这是对较高自动化系统在产品和过程资格中最常见的研究。,评价人(操作者)之间:评价人A,B,C等的训练、技术、技能和经验不同导致的均值差。对于产品及过程资格以及一台手动测量仪器,推蕮进行此研究。标准之间: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违背研究中的假定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操作者训练

17、效果应用零件尺寸、位置、观察误差(易读性、视差),49,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时间1,时间2,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50,不稳定的可能原因,仪器需要校准,需要减少校准时间间隔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正常老化或退化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过滤器、腐蚀、锈蚀、清洁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不同的测量方法装置、安装、夹紧、技术量具或零件变形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清洁度违背假定、在应用常量上出错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

18、51,线性是指量具在预期作用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异。与仪器的量程有关。,基准值,较小的偏倚,较大的偏倚,测量平均值(低量程),基准值,测量值,无偏倚,有偏倚,线性(Linearity),基准值,测量平均值(高量程),52,线性误差的可能原因,仪器需要校准,需减少校准时间间隔;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磨损;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腐蚀、清洁;基准磨损或已损坏;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使用不当;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定性;应用了错误的量具;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量具或零件随零件尺寸变化、变形;环境影响温度、湿度、震动、清洁度;其它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

19、读错。,53,Case study(应选用什么类型仪器),基准值,观测平均值,基准值,基准值,观测平均值,观测平均值,54,理想的测量系统,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每次测量结果总应该与一个标准值相符。一个能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偏倚和所测的任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55,足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为了测量的目的,相对于过程变差或规范控制限,测量的增量应该很小。通常所有的十进制或10/1法则,表明仪器的分辨率应把公差(过程变差)分为十份或更多。这个规则是选择量具期望的实际最低起点。测量系统应该是统计受控制的。这意味着在可重复条件下,测

20、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且最好由图形法评价。,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56,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对产品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公差相比必须小于依据特性的公差评价测量系统。对于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辨率并与过程变差相比要小。根据6变差和或来自MSA研究的总变差评价测量系统。,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线性可接受,57,测量系统变异性影响,58,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59,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1,相对于公差,对零件做出错误决定的潜在 因素只在测量系统误差与公差交叉时存在,下面给出三个区分的区域。,LSL,USL,I,II,II,I,III,Ba

21、d is bad,Bad is bad,Good is good,Confused area,Confused area,60,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2,对于产品状况,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做出正确决定,有二种选择:改进生产区域:减少过程变差,没有零件产生在II区。改进测量系统:减少测量系统误差从而减小II区域的面积,因而生产的所有零件将在III区域,这样就可以最小限度地降低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61,对过程决策的影响,对于过程控制,需要确定以下要求统计受控对准目标可接受的变异性。把普通原因报告为特殊原因把特殊原因报告为普通原因测量系统变异性可能影响过程的稳定性、目标以及变差的决定。,62,方法篇,63

22、,课程内容(方法篇),测量系统研究准备测量系统分析方法计量型分析稳定性分析偏倚分析独立样本法线性分析指南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指南计数型分析风险分析法解析法复杂或非重复的测量系统的实践通过多数读数减少变差,64,测量系统研究准备,65,测量系统的评定 1,第一阶段:了解该测量过程并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主要有二个目的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统计特性,此项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决定其使用之空间及环境。,66,测量系统的评定 2,第二阶段的评定目的是在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时,应持续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通常用稳定性分析

23、、偏倚分析、R&R分析等方法。,67,测量系统研究的淮备 1,先计划将要使用的方法。例如,通过利用工程决策,直观观察或量具研究决定,是否评价人在校准或使用仪器中产生影响。有些测量系统的再现性(不同人之间)影响可以忽略,例如按按钮,打印出一个数字。,68,测量系统研究的淮备 2,评价人的数量,样品数量及重复读数次数应预先确定。在此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如下:尺寸的关键性:关键尺寸需要更多的零件和或试验,原因是量具研究评价所需的置信度。零件结构:大或重的零件可规定较少样品和较多试验。,69,测量系统研究的淮备 3,由于其目的是评价整个测量系统,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中挑选。样品必须从过程中

24、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有时每一天取一个样本,持续若干天。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因为分析中这些零件被认为生产过程中产品变差的全部范围。由于每一零件将被测量若干次,必须对每一零件编号以便识别。,70,取样的代表性 1,不具代表性的取法,71,取样的代表性 2,具代表性的取法,72,测量系统研究的淮备,仪器的分辨力应允许至少直接读取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变差为0.001,仪器应能读取0.0001的变化。确保测量方法(即评价人和仪器)在按照规定的测量步骤测量特征尺寸。,73,测量系统分析执行注意点,测量应按照随机顺序,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漂移或变化将随机分布。评价人不应知道

25、正在检查零件的编号,以避免可能的偏倚。但是进行研究的人应知道正在检查那一零件,并记下数据。在设备读数中,读数应估计到可得到的最接近的数字。如果可能,读数应取至最小刻度的一半。例如,如果最小刻度为0.0001,则每个读数的估计应圆整为0.00005。研究工作应由知其重要性且仔细认真的人员进行。每一位评价人应采用相同方法,包括所有步骤来获得读数。,74,结果分析 1,位置误差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偏倚和线性来确定。一般地,一个测量系统的偏倚或线性的误差若是与零误差差别较明显或是超出量具校准程序确立的最大允许误差,那么它是不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测量系统重新进行校准或偏差校正以尽可能地减少该误

26、差。,75,结果分析 2,宽度误差测量系统变异性是否令人满意的准则取决于被测量系统变差所掩盖掉的生产制造过程变异性的百分比或零件公差的百分比。对特定的测量系统最终的接受准则取决于测量系统的环境和目的,而且应该取得顾客的同意。对于以分析过程为目的的测量系统,通常单凭经验来确定测量系统的可接受性的规则如下:,76,宽度误差,误差10%,通常认为测量系统是可接受的。10%30%,基于应用的重要性、测量装置的成本、维修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能是可以接受的。超过30%,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应该做出各种努力来改进测量系统。此外,过程能被测量系统区分开的分级数(ndc)应该大于或等于5。,77,分析时机,新生产

27、之产品PV有不同时新仪器,EV有不同时新操作人员,AV有不同时(appraiser)易损耗之仪器必须注意其分析频率。,78,测量系统分析方法,79,MSA方法的分类,MSA,计量型,计数型,破坏型(本教材内无相应内容),80,计量型MSA,计量型,位置分析,离散分析R&R,稳定性分析,偏倚分析,线性分析,重复性分析,再现性分析,稳定性分析,81,计数型MSA,计数型,风险分析法,信号分析法,数据解析法,82,计量型分析,83,稳定性分析的做法和判定,做法:1、获得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高精度的仪器测10次,得出基准值);2、定义周期(时、天、周),每个时间

28、周期测量基准样品35次,共测 25次;3、确定控制限,作X-R控制图;4、按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判断失控或不稳定状态;R图失控,表明不稳定的重复性,可能什么东西松动、阻塞、变化等。X-BAR失控,表明测量系统存在较大的偏倚,不再正确测量,可能磨损,可能需重新校准。判定: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计算该测量系统的过程变差,考察过程变差是否符合要求。,84,偏倚1)首先用较高准确度的设备对基准件进行测量十次,计算平均值,得到基准值Xr.2)再让评价人用待评价设备测量基准件至少十次以上,得到平均值Xbar.3)偏倚 BiasXbarXr4)偏倚%Bias%Bias/过程变差*100%,偏倚分析的做法-独立取

29、样法,85,判定:针对偏倚之部份,判定之原则为:重要特性部份其偏倚%须=10%;一般特性其偏倚%须30%;应依据仪器之使用目的来说明其接受之原因。其偏倚%大于30%者,此项仪器不适合使用。,偏倚分析的判定-独立取样法,86,偏倚研究分析-独立取样法,如果偏倚比较大,寻找以下可能的原因标准或基准值误差,检查标准程序仪器磨损。这在稳定性分析(xbar-chart失控)可以表现出,建议按计划维护或修整。仪器制造尺寸有误差仪器测量了错误的特性(零件变差过大)仪器未得到完善的校准,评审校准程序评价人设备操作不当,评审测量说明书仪器修正运算不正确。,87,线性分析的做法 1,1)选择处于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

30、的零件10件 如:量程是0100,所挑选的零件的基准值最好是:5,15,25,35,45,55,65,75,85,95 注意:这些零件都必须已利用高准确度设备测量多次确定了其基准值Xr.2)评价人使用待评价设备对每个零件测量多次,得出零件测试的平均值X3)计算每个零件的偏倚 Bias=X-Xr4)画出“基准值-偏倚”线性相关图,并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算以下项目:测量系统的偏倚方程 相关系数 r,88,线性分析的做法 2,Y=a+bX X-基准值 Y-偏倚 b-斜率 在计算出 相关系数r 值后,可查表检验其是否线性相关。,89,均值和极差法 是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一种数学方法。,GR&R

31、分析的做法-均值极差法,90,均值和极差法-1,按下式计算评价设备变差(重复性-EV又称):按下式计算评价人变差(再现性-AV又称):式中:n=零件的个数,r=试验的次数。如果根号内的值为负值,则取AV=0,91,重复性和再现性(GRR)的计算,均值和极差法-5,92,零件间变差(PV或p)等于零件均值的极差(RP)乘以一个常数(K3),K3取决于量具研究中所用零件的个数。研究的总变差(TV)等于重复性和再现性变差的平方与零件间变差(PV)的平方和再开方,即:TV=,均值和极差法-6总变差(TV)计算公式,93,如果已知过程的变差并且它的值是以6为基础的,则它可以用来代替由量具研究数据计算得到

32、的总的研究变差(TV)。这一步可由下面两个公式得到:1.TV=5.15 2.PV=这两个值(TV和PV)可代替它们的前面所计算的值。如果量具研究中的每个因素的变差已确定,可将它与总的变差(TV)对比。方法是进行量具报告表右边的“过程变差百分数”下的计算。,均值和极差法-7总的研究变差(TV)计算公式,94,设备变差在总变差(TV)中所占的百分比(%EV)按100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他变差在总变差所占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AV=100%RR=100%PV=100 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运用。,均值和极差法-8过程

33、变差计算公式,95,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运用。如果用容差的百分比来代替过程变差的百分比进行分析的效果更好,则可对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进行修改,将表中右边的过程变差的百分比改成容差的百分比,在这种情况在下,EV,%AV,%RR和PV计算公式中的总变差(TV)由容差值代替。两种方法都应使用。用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RR)可接受的条件是:误差10%量具系统可接受;误差为10到30之间考虑到应用的重要性、量具的成本以及维修的费用可能是可接受的;误差大于30量具系统需要改进,应努力找到问题并纠正。,

34、均值和极差法-9,96,GRR研究分析 1,当重复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量具的结构需再设计增强.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需加以改善.量具应加以保养.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作业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应加强教育,作业标准应再明确订定或修订.可能需要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量具与夹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矫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分析,并作记录.,97,GRR研究分析 2,R&R之接受标准如下:数值30%量具系统不能接受,须予以改进.必要时更换量具或对量具重新进行调整,并对以前所测量的库存品再抽查检验,如发现库存品已超出规格应立即追踪出货通知客户,协调处理对策.,98,计数型量具分析,99,何谓计数型量具,计数型测量系统属于测量系统中的一类,其测量值是一种有限的分级数,与结果是连续值的测量系统不同。最常见的是G/NG的量具,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其它计数型测量系统,例如可视标准,结果可形成57个不同的分级。这些要用计数型方法进行分析。因为任何测量系统都存在可量化的风险,由于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分区的边界,最适常的分析是用量具性能曲线将测量系统变差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