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901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锅炉房设备及其布置,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11.2 供热锅炉烟气除尘和脱硫,11.3 锅炉房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返 回,11.5 锅炉房布置,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一、运煤系统及设备1煤的制备1)碎煤机械将不符合锅炉燃用的块煤破碎成规定粒度的装置 颚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2)筛选装置固定筛、滚动筛、振动筛3)磁选设备悬挂式电磁铁2运煤装置 1)电动葫芦吊煤罐 2)单斗提升机 3)多斗提升机 4)埋刮板输送机 5)皮带输送机,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3运煤方式的选择 1)B6t/

2、h的锅炉房宜用输煤栈桥等机械4堆煤与储煤1)煤场储煤(1)火车或船舶运煤时,为1025天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 煤量;(2)汽车运煤时,为510天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2)煤场堆煤高度(3)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对煤高度不大于5米,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4)堆煤机堆煤高度不大于7m(5)铲斗车堆煤时23米(6)人工堆煤时不大于2米3)煤场面积估算公式:式中:B锅炉平均每小时最大耗煤量 T锅炉每昼夜运行时间 M煤的储备天数 N考虑煤堆过道占用面积的系数,一般取1.51.6 煤的堆积密度 堆角系数,一般取0.60.8。,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4)锅炉房原煤仓的储煤量(

3、1)运煤为一班工作制时,应储煤量为1618h锅炉额定耗煤量(2)运煤为二班工作制时,应储煤量为1012h锅炉额定耗煤量(3)运煤为三班工作制时,应储煤量为26h锅炉额定耗煤量5)锅炉房落煤管的断面积:式中:Q燃料输送量 v 煤在落煤管中流动速度,一般取2m/s 充满系数,一般取0.30.35,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二、锅炉房除渣系统及设备1人工除渣2机械除渣刮板输送除渣机、螺旋出渣机、马丁出渣机、斜轮式等3水力冲灰渣4除渣方式的选择 1)锅炉房干灰渣排放量C2t/h,宜采用机械化或低压水力冲渣5灰渣场和灰渣斗,11.1 运煤、除灰系统及设备,第十章,5灰渣场和灰渣斗 1)锅炉

4、房每小时最大灰渣量的计算:t/h 2)不同燃烧方式锅炉排灰量占理论计算值得百分比 层燃炉7085%抛煤机链条炉6075%沸腾炉4075%3)室外集中灰渣斗的设计要求(1)灰渣斗总容量宜为12天锅炉房最大计算排灰渣量(2)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3)灰渣斗与地面的净高,汽车不小于2.1m,火车不小于 5.3m。,11.2 供热锅炉烟气除尘和脱硫,第十章,一、烟尘的危害机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 1)烟尘(1)炭黑:煤燃烧过程中处于高温缺氧的条件下分解析出的 一些微小碳粒,在炉膛中不能完全燃烧,其粒径为 0.051m;(2)降尘:高温烟气带出的飞灰和一部分未燃尽的焦炭细 粒,其粒径从1m到100

5、m不等。2)有害气体SOx,NOx、CO2等 2危害酸雨 温室效应 动植物的危害,11.2 供热锅炉烟气除尘和脱硫,第十章,3排放标准 烟尘排放浓度 SO2排放浓度 二、锅炉常用的除尘装置 1沉降室 2旋风除尘器(卧式、立式、双旋风、多管旋风等)3湿式除尘器(离心水膜除尘器)4袋式除尘器 5静电除尘器三、锅炉常用的脱硫装置1脱硫方式: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2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流化床等,11.2 供热锅炉烟气除尘和脱硫,第十章,3烟气脱硫 1)水膜除尘器 2)循环流化床 3)气体悬浮式 4)湿法脱硫 5)电子束(等离子)6)活性炭吸附法 四、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选择 1燃料及其燃烧方法 2烟尘

6、分散度 粒度分布:10为分界点,11.2 供热锅炉烟气除尘和脱硫,第十章,3排烟浓度 1)0.110g/m3,大于15g/m3 2)与煤种、燃烧方式、燃烧过程组织有关 4烟气量 直接决定烟气流速,进而影响除尘效率,11.3 锅炉房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第十章,一、锅炉房最大热负荷的确定1锅炉房最大热负荷的确定 t/h式中:分别为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生活用热负荷,t/h;K 供热管网热损失及锅炉自用汽的利用系数,K=1.11.2,取1.05;K1 生产工艺用热负荷的利用系数,一般取K1=0.70.9;K2,K3 为采暖、通风用热负荷的利用系数,取K2=1.0,K3=0.71.0;K4 日常生活

7、用热负荷的利用系数,取K4=0.5。,11.3 锅炉房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第十章,2锅炉房平均热负荷的确定 t/h其中: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的确定:t/h 3锅炉全年热负荷的确定式中:h1,h2,h3,h4分别为一年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生活用热小时数。,11.3 锅炉房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第十章,二、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1锅炉型号1)根据热用户的要求及特点确定锅炉型号首先满足供热负荷的需要,选用介质、参数及供热管线的介质压力及温降的考虑2)同一锅炉房内尽可能采用系统类型、容量的锅炉,以利于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热用户的特殊要求除外)3)对专供采暖的锅炉房宜选用热水锅炉2燃烧设备

8、1)就近取材,保护环境 2)高效、清洁燃烧设备 3)能适应热负荷变化,自动化程度高、电耗金属耗量低的设备,11.3 锅炉房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第十章,3经济性问题 1)选用燃烧效率高和热效率高的锅炉 2)选用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低的锅炉 3)选用热负荷调节方便的锅炉4锅炉台数 1)锅炉房锅炉总台数的确定,应按所有锅炉运行在额定蒸发 量工作时,能满足最大热负荷为原则来考虑 2)同一锅炉房,新建时不宜超过五台,改扩建不宜超过七台 3)当热负荷一年中变化较大时,主要以调整运行锅炉台数的 方法来适应负荷变化,从而使运行的锅炉接近额定蒸发量 下工作5热备用,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

9、锅炉房汽水系统主要由给水、蒸汽和排污三大系统组成一、锅炉房热力系统图锅炉房的热力系统图是按锅炉房内的汽水系统实有设备绘制的,作为锅炉房内设备和管道布置的依据,也是锅炉房设计、施工与运行的重要文件之一。1)应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调度灵活及局部设备在锅炉 运行下检修的可行性;2)应考虑到热力设备投资与运行的经济性二、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箱、给水泵、给水管道、凝结水箱和凝结水泵及阀门等,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1给水管道(238页)给水泵进水管:由给水箱或除氧水箱到给水泵的一段管道锅炉给水管:由给水泵到锅炉的一段管道1)给水管道一般分为:单母管和双母管系统(1)单母管

10、系统适用于一般供热锅炉房的给水系统(2)双母管系统适用于常年不能间断供热的锅炉房给 水系统(3)吸水管道由给水箱至给水泵的给水管道(4)压水系统由给水泵至锅炉的给水管道 2)给水管道布置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坡度(0.003),坡度方向 与水流方向相反。最高处装排气阀,最低处装排水阀。,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3)每台锅炉给水管上应装调节阀,手动调节阀应设置于便于 操作处 4)在给水泵的出口管至止回阀之间,应设置再循环管,以保 证离心式给水泵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有足够的水量通过水泵 5)给水管道流速 2给水泵常用的有:电动(离心式)给水泵、汽动(往复式)给水泵、蒸汽 注水器等

11、1)在母管制给水系统中,采用两台给水泵时,每台泵的流量 应满足所有运行锅炉的额定蒸发量所需的给水量的110%2)采用三台或三台以上的给水泵时:,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2)采用三台或三台以上的给水泵时:(1)其中一台本停运时,其余两台并联运行的给水泵应满足 所有运行锅炉额定蒸发量所需给水量的110%;(2)汽动给水泵其流量应满足所有运行锅炉额定蒸发量所需给 水量的4060%,作为电动给水泵的备用泵;3)给水泵的扬程应根据锅筒安全阀开启压力、省煤器、给水 系统压力降、水位差及一定富裕量来确定。3凝结水泵和软水泵 1)凝结水泵一般一开一备,每台泵总流量不应小于每小时回 水量的

12、1.2倍;,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2)当凝结水和软化水混合输送时,总流量应满足所有运行锅 炉的额定蒸发量所需的给水量的10%;3)软水泵一开一备,软水泵总流量应满足锅炉房所需软水量 的要求。4给水箱和凝结水箱 1)给水箱所需有效容量一般为锅炉房所有运行规律额定蒸发 量时所需2040min的给水量;2)凝结水箱总有效容量一般为2040min的凝结水回收量;3)软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应根据软水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来 确定;4)锅炉房的水箱应注意防腐,水温大于50时,需保温,保 温层外表温度不大于4050,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三、蒸汽系统 蒸汽系统 主蒸

13、汽管 副蒸汽管 1 为了安全,在锅炉主蒸汽管上均应安装两个阀门 2锅炉房内连接相同参数锅炉的蒸汽管,宜采用单母管,对 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宜采用双母管 3 在蒸汽管道的最高点处需装放空气阀,在低处应装疏水器 或放水阀 4分汽缸的设置应按用汽需要和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 5.分汽缸可根据蒸汽压力、流量、连接管的直径及数量等要 求进行设计,11.4 锅炉房汽水系统(热力系统),第十章,四、排污系统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1定期排污是周期性的,排污时间短,故利用余热价值较小,一般是将它引入排污降温池中与冷水混合后再排入下水道。锅炉下级箱设置定期排污管道及排污阀门,阀门应串联装设两只(闸阀、截止阀),其中

14、一只作为开关阀(全开或全关),另一只作为调节阀。2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应尽量予以利用,在锅炉出口处的连续排污管上,应装设节流阀。在锅炉出口和连续排污扩容器进口处,应各设一个切断阀。连续排污扩容器应装安全阀。24台锅炉宜合设一台连续排污扩容器。,11.5 锅炉房布置,第十章,一、锅炉房位置的选择 1 锅炉房位置力求布置在供热比较集中的地区;2锅炉房位置力求布置在便于燃料的储运和灰渣的排放的地区 3 应有利于环境保护 4 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5 锅炉房的位置应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宜留有余地;6区域锅炉房位置的选择,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根据区 域的供热规划,城市发展规

15、划以及交通和环保等因素确定。,11.5 锅炉房布置,第十章,二、锅炉房工艺布置1 锅炉布置基本尺寸要求1)炉前 蒸汽锅炉14t/h、热水锅炉0.72.8MW不宜小于3.0m;蒸汽锅炉620t/h、热水锅炉4.214MW不宜小于4.0m;蒸汽锅炉3565t/h,热水锅炉2958MW不宜小于5.0m;当需在炉前更换锅管时,炉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对665t/h的蒸汽锅炉,4.258MW的热水锅炉,当炉前设 置仪表控制室时,锅炉前端至仪表控制室的净距可为3m2)炉间锅炉侧面和后面的通道净距:蒸汽锅炉14t/h,热水锅炉0.72.8MW不宜小于0.8m;,11.5 锅炉房布置,第十章,蒸汽锅炉620

16、t/h,热水锅炉4.214MW不宜小于1.5m;蒸汽锅炉3565t/h、热水锅炉2958MW不宜小于1.8m。3)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满足起吊设 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其它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缩小为0.7m。2辅助设备的布置 1)送风机、引风机和水泵等设备 2)机械过滤器、离子交换器、连排扩容器、除氧水箱等大设备 3)分汽缸、水箱等 3油、气、煤粉等室燃炉均应设置有利于泄压位置的防暴门 4平台、楼梯,11.5 锅炉房布置,第十章,三、锅炉房的建筑 1锅炉房的建筑布置应符合锅炉房工艺布置的要求,同时应 照顾到土建工程中通用的模楼 2锅

17、炉房应根据锅炉的容量,类型,燃烧和除灰渣方式来决 定采用单层或多层布置。小容量和组装的燃煤锅炉以及燃油,燃气锅炉宜采用单 层布置;蒸发量较大,采用机械化运煤、除渣的散装燃煤锅炉宜 采用双层布置。3锅炉房建筑要求 屋顶结构的荷重0.9kPa,以整片为宜;,11.5 锅炉房布置,第十章,为了保证锅炉房工作人员的出入,或当紧急状况时,便于 迅速离开现场,锅炉房的各层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 上的出入口,应有通向地面的安全梯。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启,锅炉房内工作间或生活 间直接通向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4.平面布置和结构设计应考虑扩建的可能性。其附属间应布置在固定端,取样分析、锅内加药装置一般应布置在固定端,上煤栈桥应布置在固定端,检修设备吊装孔应开设在锅炉房大门附近 5.锅炉房地平标高(室内)至少比室外地平高出150mm;烟囱中心距锅炉房后墙中心线一般不小于10m;若无引风机、除尘器可为68m。四、锅炉房布置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