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929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选读(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资本论选读(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资本论选读(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本论选读(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资本论选读(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选读(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选读(1).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论选读第十讲 资本论的理论要点及其现实意义,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教授,资本论的理论要点及其现实意义,目 录,第一部分:资本论的理论要点第二部分: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论文题目及其要求,资本论的理论要点,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七篇),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三篇),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七篇),人们对资本论的评价,书的不同命运,一、资本论第一卷 的主要内容,资本论第一卷概述,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

2、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察,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一、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一)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二、马克思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小结,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货币本质、职能和流通规律,商品拜物教,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商品的特性,价值规律,“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 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一、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二)第二篇-第六篇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剩余价值产生的

3、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的本质和构成,资本主义工资,剩余价值规律,一、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三)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之(三)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作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扩大资本积累的途径,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二、资本论第二卷 的主要内容,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标题:资本的流通过程。内容为三部分:一是第一篇资本循环理论;二是第二篇周转理论;三是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资本循环周转理论概述,研究了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阐明了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循环

4、的条件、周转的方式以及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第三阶段(销),第一阶段(购),二、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心是阐明个别资本运动的速度和效益。资本周转方式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效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从而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按比例发展规律,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社会总资本是全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运动的总和。,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叫简单再生产。虽然简单再生产不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典型形式,但它却包含了再生产

5、的基本规律。,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3、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关系,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生产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以及两者间的平衡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三、资本论第三卷 的主要内容,资本论第三卷概述,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分七篇。一至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大地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是个总结。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产

6、业利润论(一至三篇)、商业利润论(四篇)、利息论(五篇)、地租论(六篇)和总论(七篇)。,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概述,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主要内容。这是第三卷的基础理论。中心是阐明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之间如何分配,重点是利润的平均化。,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内容,一、成本价格和利润理论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理论四、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归结,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利润率变化的规律 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6、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第四篇概述,商业利润论。中心是阐明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如何

7、参加利润的平均化。马克思考察了商业资本的形成、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阐明了商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规律,揭示了商业剥削的特点。,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归结,商业利润论。中心是阐明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一商业资本。二商业利润。三商业资本的周转。,第五篇 借贷资本理论概述,该篇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其中心是揭示借贷资本是如何参与对剩余价值的瓜分的。马克思考察了货币资本独立化为生息资本及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本篇所研究的生息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作为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二重的派生形式。,借贷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借贷资

8、本和利息的本质、利息率 二、资本主义信用和银行资本 三、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四、虚拟资本,第六篇 地租理论概述,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地租的不同形式、形成条件以及产生原因,说明了超额利润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从而揭示了这一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地租理论归结,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特征。级差地租。这是由土地生产率的差别而形成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这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地租。非农业用地地租。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资本论归结一:一个基础:劳动价值论 三个过程:资本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

9、程 一个中心:剩余价值,资本论归结二:三条线索: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资本论归结三:十大原理:一卷: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生产论、资本积累论;二卷:循环周转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三卷:产业利润论、商业利润论、借贷利息论、地租论、总论。,资本论归结四:一个结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学习资本论现实意义概述,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不仅对正确分析、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灭亡论”,它

10、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的“建设论”。,第一,对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第二,对市场经济主体及微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第三,对市场机制及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从社会化大生产角度看现实意义,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关于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的论述;关于剩余劳动对经济建设意义的说明;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论述。,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微观经济活动具

11、有指导意义;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宏观经济运动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论述,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具现实意义。,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论述给我们的启示,平均利润理论的启示;商业利润理论的启示;地租理论的启示;分配理论的启示。,论文题目及其要求,1、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3、关于马克思积累理论与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思考4、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5、试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论文题目(一),论文题目(二),6、关于马克思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7、试论马克思商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8、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9、试论马克思信用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0、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写作要求及交卷时间,二、写作要求学员可在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也可根据教材、参考书目和教师授课内容,在不超出上述题目内容范围自定题目,论文字数4000字左右。要求独立思考,注意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顺畅。三、交卷时间具体时间由分院确定,最迟应在09年6月底之前交稿,逾期成绩降等。,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