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416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完整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丽的彩虹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 美丽的彩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单元“雨”中的一首儿童诗歌。诗歌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彩虹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诗共有六个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雨过天晴彩虹的出现。第二小节到第五小节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小朋友们看到彩虹的想象。最后一个小节描写彩虹的消失,“它回到了白云中间”。诗歌图文并茂,生动易懂。“彩虹”又是学生知道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 一年级的儿童对于彩虹,并不陌生,他们有的亲眼见过,有的从电视图画上

2、看过。在他们心中彩虹是美好的,对彩虹充满了向往之情,这就为学好这课的情感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爱想象,但识字量还不够,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很弱,所以他激发想象发展思维、美文美读,丰富积累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基于当前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目标为: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进行渗透性识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3、想象彩虹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

3、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读悟法” 以读为本,读中促悟 “多元识字法” 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 结合一年级儿童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游戏巩固法游戏检测 强化巩固 感悟想象法读中感悟,美读想象 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课堂开始,我便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美丽的彩虹图片,美妙的音乐适当的解说,调动学生的

4、视觉听觉感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彩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和向往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谈自己看彩虹后的感受,揭示课题、美读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于是,紧接着我便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办法解决它。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他们会看图识字、读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等等,在短暂的时间里学生只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才能促进孩子更积极有效的识字。 2、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分小节进行汇报,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评价,纠

5、正个别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随文识字。 3、集中识字,游戏检测 集中识字我设计了三个步骤:一读带有音节的词语,二去掉音节再读词语、三认读单个的生字。这样设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局部,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环节后设置了小组赛读、考考你读词组,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组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丰富积累,第三环节的后面设计有攀登彩桥夺红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简单的游戏进行检测反馈。简单有效的游戏竞赛符合儿童天真、好玩、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识字效率。考考你、比一比是3、教师对字词中学习重点的强调、也是渗透性识字的一个基点,使识字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同时也丰富了学

6、生的积累。 4、送字回文、读文巩固。让学生学会的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 (三)美读课文,放飞想象。 1、美读2、3小节,感受彩虹的神奇美丽。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由读2、3小节勾画在丁丁冬冬眼中彩虹是什么,为什么丁丁冬冬这样说?抓住“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老师展示的彩虹与桥、项链的图片比照,帮助学生理解彩虹形状、颜色、出现位置的美丽与神奇,指导学生读出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在美读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后,问学生看到这座神奇的桥你想干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想象,顺势引出丁丁想通过这座神奇的桥去干什么?让学生回到文本,读出丁丁的美好愿望,美

7、读第二小节。 在美读冬冬说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时,顺势问学生这条美丽的项链你想给谁带上为什么,发散学生思维,引出冬冬想给仙女带上的美好愿望,指导学生读出冬冬的美好愿望,美读的三小节。 这样让学生以读促思,以悟促读,层层深入,自然而然的读出了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2、放飞想象,仿写诗歌。 在二、三小节的学习之后,创设问题的情境: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你想用它干什么,仿照第二、三小节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想象的方法渗透在教学生成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智慧,培养创造力,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此处我做了一个弹性设计,如果学生会自己说,就让学生自己多说,如果学生想象有些困难,就出

8、示一些和彩虹形状颜色相似的事物图片,启发学生想象,以突破学生此处学习的难点。3、美读4、5小节,大胆提问。 这一环节作为简略学习部分,主要分男女生读小弟弟小妹妹的问题,看一看这两个小节哪个标点符号用得最多,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引导学生也向小弟弟小妹妹一样,问出自己对彩虹的疑问。通过学生喜欢的视屏彩虹的自我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彩虹成型的基本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接着,通过解决问题:是谁为彩虹画了七彩衣,谁有这样巨大的笔,让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然而学习的空间确是无边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

9、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儿童诗彩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彩虹的认识,更把课内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指导书写生字。 同时,把生字的书写也融入了这节课中,让学生对要求掌握的生字做到不仅会认,而且会写。结合本课内容我创设彩虹姐姐送七色花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空、定、巨,把七色花送给字写得最好的孩子,激励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六)回顾全文 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其实,我们可爱的大自然中像彩虹这样美丽神奇的现象还很多很多,比如我们的风霜雨雪,他们都有很多的秘密,只要孩子们留

10、心观察,勤于思考,你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美丽与神奇! 这样由彩虹这一自然想象引出生活中更多的自然现象,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远行靠什么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远行靠什么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7单元“远行”中的一篇说明文。文章按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并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课文条理性强。语言简练准确,内容丰富有趣。本课时要复习16个生字, 19个词语,积累8个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二、明确方向 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11、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复习巩固17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词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处理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变化。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等词语。三、发挥主导 说教法 1、随文识字法为巩固生字及词语,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与生字见面,次次提高识字要求、识字教学贯穿课堂始终。2、图片直观法为了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我将听课文朗读与看交通工具同步出示,紧接着进行交通工具资料的展示及补充,然后再读文,进一步了解的

12、之后,进行合作学习。最后通过填表,交流订正,启发学生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真正内涵。3、读悟法“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我将课文朗读分层次进行:一听,进行感受;二初读,扫清障碍;三再读,提高读的要求;四检测读,并进行评价,达到提高;五品读,理解之后读出韵味。四、突出主体 说学法 1、多元识字法为巩固生字及词语,学生既有集中学习生字的过程,又有多次不同角度进行强化的步骤。这样不仅可以分散识字难度,还能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2、合作学习为了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先听课文朗读与看交通工具,交流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自读文,进一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接着在教师

13、的引领下进行合作学习,最后通过填表,交流订正,说自己的想法,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并通过说设想、画画未来的交通工具,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得以激发,作业查阅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资料,使学生知识向课外延伸。3、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的过程理解课文的含义,不同朗读阶段有不同要求:初读,学字词,扫清读文障碍;再读,提高读文要求;三展示读,通过提建议,让学生听,读时有标准,读后评价,读文水平得到提高;四是品读,读出情感。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 1、联系实际谈话,激发兴趣导入。讲课伊始,联系实际谈话,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自主识

14、字,初读感知。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在教学中,重点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识字。同时,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识字,我充分利用现有的学具生字卡片、图片等,在教学中引入了识字游戏。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识字效率,巩固了识字效果。3、细读课文,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后,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2)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语感。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读、对读、评读、展示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营造朗读的氛围,增强了朗读效果。4、拓展思维练

15、习。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创造火花迸发,再创造激情和灵感有了闪现。小虾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小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3单元“可爱的生灵”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描写动物的课文,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小动物,但对小虾这种动物缺乏生活中的实际观察。在朗读方面,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朗读有兴趣,喜欢朗读,能体验到朗读所带来的快乐。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

16、学生学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写字。2、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小虾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3、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读写结合,能以片段的形式仿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小虾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小虾的喜爱之情。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1、以读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感受小虾的可爱和有趣。2、以读悟写。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既着眼于文本内容,又能关注写法,感悟写法,为后面的写铺路搭桥。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

17、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自主学习。尝试让学生独立识字、写字,并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悟学习。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小虾的,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小虾的喜爱之情。3、实践操作。直接运用所感悟到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一)复习引入1、单元主题入课,读课题。2、整体回顾作者观察小虾的几方面,3、再读课题,引出本课研读重点。(二)精读感悟1、引导学习三自然段。(1)学生概括段落内容,教师质疑,学习印证。(2)抓住“有趣”体会意思(3)体会学习小虾吃食的“趣”A勾画动词B选择“碰”字的义项,体会小虾在试探,指导朗读。C表演小虾吃食,采访体会重点

18、词“轻轻”、“迅速”D补白想象小虾心理活动,多种方式读出小虾心里变化。E引导学生体会小虾的有趣,有感情地朗读(4)引导体会吃饱后的“趣”2、总结方法(1)印证中心句,勾画批注。(2)指导朗读(3)同桌讨论,梳理关键词类型。(三)自学汇报第四段1、找出该段中心句,生默读,自主勾画表现小虾脾气大的关键词。2、小组内议一议,你勾了哪些词,为什么?3、汇报交流,说清理由,指导朗读4、小结朗读(四)拓展练习1、学生自由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出特点。2、围绕自己选择的中心句写一段话。3、展示交流。教师评价指导。田忌赛马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4单元“智慧”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19、。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由于田忌的马的实力不够,第一次比赛失败了。孙膑看到后,只是帮忙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即反败为胜,表现了孙膑的聪明智慧。从教材本身看,本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课题概括了主要事件;二是全文描写生动,叙述清楚,比赛层次分明,人物形象鲜明丰满;三是结尾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因此,本文是训练学生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意识较强。此前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主要来探究田忌反败为胜的奥秘,从而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

20、。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探究田忌反败为胜的奥秘,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 2、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依据本单元的目标和课文的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本课确定如下集中教学方法:1、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感受孙膑的智慧。2、以读悟写。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既着眼于文本内容,又能关注写法。引导学生

21、感悟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的。3、讨论法。让学生主动质疑,并讨论“为什么同样的赛马,会产生不同的结果?”4、练习法。在感悟写法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续写:“如果赛马结束后,齐威王遇见孙膑,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自主学习。尝试让学生独立识字、写字,并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悟学习。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的,体会作者是体现孙膑的智慧的。3、实践操作。直接运用所感悟到的写作方法,通过续写对话来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一)问题导学,自主阅读。 将上节课学生提出

22、的“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马?比赛怎样?”一系列问题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问题链,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文中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随后,采用指名同学全班汇报,用体育比赛记分的方式来说一说两次赛马的结果,并请其余的学生补充和评价。(二)深入研读,分析原因。 教师通过学生的讲解以体育记分的形式板书,不仅一目了然,还为深入研读埋下了伏笔。“以问促学这两次比赛的结果,可以用文中哪个词来概括?”板书以箭头“败胜”串起了文章的主脉络,“转败为胜”一词擦燃了深入研读课文的火石。抓住“转败为胜”这一重点词,紧扣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为

23、什么同样的赛马,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鼓励四人小组合作通过摆演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即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可摆放的纸马(或替代物)动手摆演,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四人小组中两位同学进行纸马的模拟赛马摆演,另两位同学,一位是解说员,另一位是记分员。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口语表达、动作示范、概括记分等多种能力。不仅让孩子们驾驭在文本的故事上,还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三)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 之所以将分角色朗读移到第二课时进行,原因有三:1、因为第二课时教学中涉及的第二段原本集中了人物对话。2、这一对话体现了一个关键词“胸有成竹”,紧扣这

24、个重点词来深入了解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孙膑。3、因为对话的朗读无疑带着人物的情感,所以将读好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紧抓重点词“胸有成竹”进行说话训练,通过细品对话,反握故事人物,让学生自主挑选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让文本中的精彩对话和人物的特点深深地驻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四)评价人物,续写对话。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个妙计是谁想出来的?(孙膑)。说说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的妙计的?水到渠成地阅读点拨,再次激起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故事人物的思考,从而达成阅读生长点评价人物。 续写对话,由文本而来,又高于文本。以文中对话学习为

25、范例,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续写故事。以一假设命题:“如果赛马结束后,齐威王遇见孙膑,写一写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以此为读写结合点,不仅对于文本中的重难点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而且达到了学习文本,使用文本和超越文本的目的。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的问题以螺旋式递进并层层深入,由第一环节中的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到第二环节的深入研读,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再到第三环节的文本对话,自由选择角色朗读以至第四环节的评价人物,合理想象,续写对话,都体现着由问促读,由读促思,由思而读,由思而写的语文教学观。在设计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6、,并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的“读、划、思、演、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看课题推想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的逆向推理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及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学法选择是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的。大禹治水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10单元“奉献”中的一篇主体课文。纵观第10单元的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这一的故事

27、,我想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三年级的孩子,天真灿烂,富有爱心,但对“大爱”却感知甚少。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已久,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甚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因而对大禹的奉献精神,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指导。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欣欣向荣、开凿、挖通、垒起”等词语。2、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3、正确、流

28、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根据对教材文本的分析,我发现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因此,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数量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自主学习。尝试让学生独立识字、写字,并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悟学习。引导

29、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大禹治水的困难,通过品读“才”、“仅仅”、“就”等词语,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一)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激发阅读兴趣点生读并思考: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里我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重点抓住“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等词来体会。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隐含着文章的主旨。紧接下来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介绍大禹的名字并解题,此处的“治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的意思。叶圣陶说过:“学语文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此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此时你置身其中有什么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会课文内容,

30、谈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当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感情,为大禹敢于下决心治理洪水作下情感铺垫。(二)解读数量词,切入合理想象,感受大禹精神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老师适时引导,“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办?”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圈出数量词“九条、九座” ,此时,让学生谈

31、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亚里斯多德也曾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语文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寻求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像感人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表达出来。这段内容的教学,主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看一串数字:大禹在外治水13年,

32、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这里我先和学生一起算了一笔账,一年365天,13 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 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又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他的邻居,13年没见他回过家, 你又会怎么想?假如你是大禹,初次路过家门时会想些什么?第二次,第三次呢?十多年来都不曾见过自己的儿子,大禹是狠心的父亲吗?一连串的追问,典型场景的渲染,关键

33、时候老师的引导,一次次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三)总结延伸 激发感情课文第四小节写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这段的教学,我抓住关键词“代代相传”。首先,我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中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轻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插图,同时再次与压题画洪水泛滥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禹的功劳。这时,启发学生说说,大家对大禹会说些什么感激的

34、话呢?最后,老师总结:“像大禹这样,一心为人民办好事,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从几千年前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你愿意把这治水英雄的故事传下去吗?回家把这个故事告诉给父母听,或者弟弟妹妹听。如此激情,大禹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高大形象就此已经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中。(四)留疑感悟课文学完了,我留下疑问为什么课文开头叫禹,课文最后又叫大禹呢?从标题入手从标题结束本课,同时也作为本课的作业设计。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数量词的捕捉联系了学生的三次想象。第一次是在大禹决心治水时,第二次是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第三次是在大禹治水成

35、功以后。三次想象一脉相承,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加深了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一次爱他人、爱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

36、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教学

37、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在本课中,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另外,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在教学中,把读书放在首位,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8、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看作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围绕“美丽”分为四步: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一)情境激趣,发现美我这样创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让学生们说说都去过哪里?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沉浸在去过的美景中,然后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此时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

39、激起学生兴趣。通过介绍小兴安岭的资料,学生更是迫不急待的要去欣赏一下了。引入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们美美的读读喜欢的季节。(二)品读词句,讨论美课文第37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40、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

41、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描写的景物优美的句子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树木、晨雾、阳光、野花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秋天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

42、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展创造,赞赏美 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四)总结升华,憧憬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

43、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海上的日出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海上的日出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9单元“太阳”中的一篇写景抒情文章。通过对海上日出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课文,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诸如默读、自由读、小组内互读等多种形式感悟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诸如独立识字、写字、概括段落大意等简单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但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力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优美句段,学习写作方法的最好佳作,本文语言朴

44、实,情景感人,易学易记。朗读时,要以主人翁的角色去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随文入境,以读怡情,注意体会线条型句段的描绘和画面整体的美感。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清净、重荷、夺目、伟大、奇观”等词语的含义。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依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文中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

45、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未见到过海上日出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

46、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 (一)创景激情,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看过日出的景象吗? 谁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日出的景象,好吗?2、导入:很多人都喜欢看日出。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3、在这之前,我想知道看过海上日出的孩子分享一下她所见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学生分享),没有看到过的也没关系,我们今天就一起看看吧?(播放视频)4、谁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巴金爷

47、爷所看到的是否一样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二)简介作者。(出示课件一)(三)听课文录音。(出示课件二)(四)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三)出示阅读要求 1、通读全文后,问:巴金爷爷是如何赞美海上日出的? 2、快速浏览,思考:课文哪几段写日出?写了日出的几种情况? 随答板书:晴天 有云 (五)学习晴天部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怎么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 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指名有序地说太阳升起过程。4、读喜欢的句子,说原因,理解重、难点句子。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六)学习有云部分 1、默读四、五自然段。合作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日出情形有什么不同? 2、汇报学习情况。 (七)整体感悟 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挑山工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挑山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11单元“快与慢”中的主体课文。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