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482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 罗乃侃摘要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社会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浅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可行性,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需要而具备的综合适应能力,它包括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自学转岗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中职语文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应用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

2、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中职学生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不断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综合职业能力是市场对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加快,各种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个人只承担某一工作中的一些小环节而已。不少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并不高,但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却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转岗能力、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交流表达、心理承受力等却有更高的要求。(二)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学生就业和发展的

3、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现代人必须具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这四种能力正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中职学生要实现就业和发展,就必须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三)综合职业能力是改革中职语文现状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中职语文课的运行一直陷于尴尬境地。一是语文课在国家课程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一些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常被任意剥减课时,降低评价标准。二是语文课不断努力与专业课建立对接关系,以“服务专业课”为宗旨,结果又陷入语文主体精神的缺失困境,弄得语文课成了“四不象”。三是语文课虽然竭尽全力进行改革,在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创

4、新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很少深入触及到语文课程生成及运行的中心内容,课改还十分滞后,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可行性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极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使学生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问题,较高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较强的语文基础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它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这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与职业素质的内在

5、联系,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业”,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现实条件下值得职教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三、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围绕语文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基本要求做起。1.字词句段训练。很大一部分中

6、职学生词汇积累不多,许多人识字组词有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对字词的积累,笔者常用错别字改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填字组词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兴趣,让枯燥的训练成为轻松有益的体验。句段训练方面,笔者则加强开放式的句段仿写练习,很受学生欢迎。这种句段练习比起单纯地讲解句子逻辑、修辞等更吸引人,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2口语交际训练。首先是与学生做朋友,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千方百计开启所有学生的“金口”。其次笔者在选择说话内容上,由熟悉到陌生,由浅显到深刻;在选择说话场合上,由小到大,由轻松到严肃;在表现形式上,从自我介绍到情景对话,从美文朗读到课本剧表演,循序渐进地增

7、强学生说话的信心。再次是积极创设课堂交际情境,切实关注学生个体语言的展示。如采用讲故事、即兴演讲、朗诵、情境复述、讨论、辩论、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经过不断强化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收效良好,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快提高。3阅读训练。阅读能力为职业人的素质打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他几乎很难与他人沟通,他对外界信息的再加工能力也较弱。所以,中职语文课应分梯度,分层次地传授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使他们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含义,理解文章句段的重要信息,并能筛选、提取、整合、输出各种相关的重要信息。4写作训练。在中职学生看来,写作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交上来的作文,只是老

8、师催逼胡乱涂鸦而成,学生痛苦,老师烦心。怎么让师生都能摆脱苦海呢?笔者曾尝试用分层写作的方式来缓解此困境,收到了一定效果。这种分层写作方式主要从分层写作要求入手,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梯度要求,比如对机电、电子、汽修、数控等专业班,注重作文的书写工整,遣词造句通顺合理,表情达意有一定中心,字数要求略有降低,对于写作特别有困难者,各方面指标均再降低,这样随着他们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作文要求逐渐提升。对会计、文秘、学前教育等专业班,注重作文中心内容明确,有一定思想,并具有一定文采,能真实抒写内心世界的体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当然,对于能力稍差者,灵活调整训练要求。(二)结合专业实际培养

9、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要结合所教专业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一是吸收现有教材中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资源,比如部分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如学前教育专业侧重教育教学的个案分析,活动设计,方案操行评语撰写,音乐、舞蹈的简单评析等;计算机专业的侧重仿宋体的书写与考核,计算机专业的侧重网页制作,动漫设计的解说等;机械专业的侧重产品加工程序说明,图纸设计说明,产品特性解说等;会计、电子商务专业侧重销售合同、产品营销、广告设计、财务报告等。这样,灵活机动的教学让学生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发掘专业技术“项目课程

10、”教学现场或社会实践的语文资源。这是建构在专业技术“项目课程”的基础上,与专业技术“项目”教学程序同步进行。如计算机专业的“电子邮件”项目的专业技术教学训练,激发出如下语文课程资源:1.电子邮箱申请及邮件发送解说,培养分析整合信息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2.电子邮件内容书写,培养书信书写能力与交流能力;3.现代通讯方式(电子邮件、QQ、电话、书信、手机短信)调查,培养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统计表的制作与填写,调查报告的文字表述及合作交流协调能力。4.“电子邮件”项目学习的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促进反思,学会总结,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三)在模拟职业情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中职学生的

11、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社会和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有调查报告表明:企业需要的不是混口饭吃的人力,而是人才。企业关注的是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技巧、技术。中职学校作为中职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应保证学生从学校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变。中职语文教学由于其工具性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复杂社会所需要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正确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教学,以活动进课堂,更能体现与实现以素养带技能的目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应该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特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迈出传统课堂,通过活动实践去发现生活中

12、的语文现象,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美和生活美,学习语文规律,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一是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坚持每节课前让学生“体面”地站在讲台上进行“三分钟说话”,说话的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可谓是生生做到“我的说话我做主”。甚至是早间新闻联播、字谜、IQ题、讲故事等等都进入了语文课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把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同时,既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在教师适当点评下,激起学生信心。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话仪态、应变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二是与专业相结合,创设模拟职业情景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计算机专业讲授学写求职信一

13、课时,笔者就直接把学生带进了微机室,在巧妙地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就直接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和他们面前的电脑,下课铃声响了,每个人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上应聘一课时,直接把教室的桌椅由面向讲台排放变成了四周围一圈的模式。按照提前布置的任务驱动项目,学生自己准备好材料,四个大组分为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合作探究,集体讨论,最后得出最佳应聘方案。教师的角色巧妙地转移到了学生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三是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展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学的唯一阵地,语文教学也要“走出去”

14、。图书馆、企业、电影院、广播、网络、演讲会、辩论赛、校园文体节等等都能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连接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深入学生自己的生活,把阅读回答问题这种单一的互动形式改变成课内外手脑并用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把辩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活动,贯穿于课堂内外的始终,使小课堂通向大世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参考文献:1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肖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主编,吴克强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学语文教学法钱威 徐越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周建华,机械职业教育,2005.10。5.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廖芳,广西轻工业,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