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520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夜大学 函授 脱产 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092942106012 姓 名: 靳学坡 专 业: 数学与数学应用 年级(高自考不填): 2009级宝坻班 学 院: 数学科学学院 完成日期: 2010-9 指导教师: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靳学坡(天津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细节成就完美,于细微处见功夫,是当下课堂教学

2、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低效;高效模式;数学课堂教学细节 How to build effective mathematics classroomJin xuepo(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Abstract: Teaching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exercise capacity and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skills. Classroom t

3、eaching to pursue high efficiency, is the constant pursuit of every teachers goal, which is the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maxim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sults, is the perfect teacher with the crystal. How to create effective classroom practice is a process worth considering. Details of the achie

4、vements of perfection, in every detail, see Kung Fu, is to present a rea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magic. In order to build effectiv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statu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reasons for low efficiency,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

5、s. Keywords: inefficiency; efficient mode; mathematics classroom details目录: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1(一)“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1(二)“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1二、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特征1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四、通过教学细节让数学课堂高效2(一)、情境创设2(二)、探究活动3(三)、反馈策略3五、结语4六、参考文献5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

6、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一)“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

7、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8、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二)“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

9、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

10、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二、 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特征1现代教育学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新课标下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具有开放性、个性适应性和解放型等特征。(一)开放性是指数学课堂教学应是灵活的、富有弹性的,教案仅作为教学行动的参考,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灵活多变的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要为学生创造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个性来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二)个体适应性是数学课堂应指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支持学生的

11、个性发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这恰恰符合新课标提倡的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有不同的发展。(三)解放型是指数学教学应以解放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合做、激励、期望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主导学习的的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前面提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些地方推行的“问题式导学法”、“3510循环大课堂” 等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

12、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510循环大课堂”,即一课分两段,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谓之“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谓之三步;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结构,谓之循环。其前35分钟必须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5分钟必须将上一节的导学案收回,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最后1分钟必须分

13、配任务。整个学案共分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以上两种模式的几个环节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根据几个环节的特点可以灵活调节、变换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笔者所在学校都在尝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四、通过教学细节让数学课堂高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怎样进行?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所提

14、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应该怎样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应怎样处理?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面对真实的学生的时候,才能用真切的行动在每天的课堂里创造亮点。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细节预设。(一)、情境创设情境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打造细节,创设适当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

15、,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3要求:时间合理,一般以课前5分钟为宜;目的明确,明确学习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了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

16、6粒米,32粒米一直到64 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同学们,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答案就在书中。”话刚说完,学生们便迫不急待地纷纷打开课本阅读起来,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活动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认识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但是有的探究活动不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探究支点,太难则学生无从下手,感觉高不可攀;太简单,学生觉得没有探究的价值,不值得思考;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

17、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致使探究气氛活跃、探究形式多样、探究过程无序、没有任何收获。数学教学探究活动要提高其实效性,就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探究活动目标,在具体探究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这些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要分析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之想,疑学生所疑。对于探索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多种考虑,主观上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授课前我这样导入:在我国古代发现一个奇妙的规律:勾是3,股是

18、4,那么弦等于5;随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5,12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度量一下斜边的长,来发现:勾2股2弦2。通过古代人文教育再加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导入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教学中,课前要求准备好刻度尺、量角器、纸板、剪刀等,课堂上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要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然后请学生按以下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并思考:(1)画一个三角形,使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画好后将这个三角形剪下,与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再画一个三角形,使三条边分别为4,5 和7,画好后将这个三角形剪下,与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19、3)猜想结论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实验完成后,由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答辩,教师只是倾听。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装形成共识。(三)、反馈策略1、表扬激励不可少“你很棒”,“你回答的很好”等应该成为教师的口头禅,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进行表扬与激励。数学教学不同与其它学科,由于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若这些问题有道理,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适当启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分析原因。根据学生的言行调整教学活动。如当教师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有

20、一定的距离,或教师设计的题目过难或过易时,就应及时调节难度,以达到预期目的。3、注意课堂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为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提问或练习,以便掌握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为使反馈信息更准确。全面,提问对象应尽量涉及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最好多提问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这样得到的反馈信息较富有代表性。若怕浪费时间,怕麻烦,只提问优等生,冷淡中等生,忽略学习困难生,就可能以偏概全,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反馈而出现误差。同时若个别同学对课堂提问不能圆满完成,教师应注意启发,引导,鼓励,不能讽刺,挖苦,训斥,注意保护学

21、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信息反馈的准确性。4、把好课堂练习关数学课堂上的书面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课堂上做笔头练习时,教师应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走下去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求补救措施,及时矫正。如我在进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是发现很多同学不等号两边同除以负数时不等号不变向,这是混淆了不等式与等式的基本性质。马上在教学中加入两类性质辨析的相关练习,排除了等式基本性质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干扰。5、精选练习,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要精心挑选,难度分布呈梯度,即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为使信息反馈及评价矫正及时,学生的书面作业应当天批阅,当天或第二天

22、及时矫正;对于测试试卷也应及时批改,及时讲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错误与偏差按时得到纠正,充分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在学生学业检查与评定中教师还应注意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多对学习困难生采取激烈措施,使他们享受进步的喜悦,逐渐树立信心。 五、结语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要,利用形式,注重实质,通过有效的情景导入、问题指引、合作探究、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

23、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45六、参考文献1常汝吉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2曾伟冰发展性教学评价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州课改工作通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专刊),2004(1):35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一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4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10). 5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6格劳斯 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7孙瑞清 数学教育法的新面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68张洪波 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出版社,200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