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613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引“源头活水”充“半亩方塘”让“风景这边独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校园虽小,但它是隐形育人大课堂;校园虽然空间有限,但它的育人功能却是无穷无尽的;校园是一本书,是一本虽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永远读不完的书。湘汀市湘汀区第三实验小学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先后投资二十多万元建起了用于师生活动的星河广场、北大广场、大唐广场、清华广场、九龙广场等五大文化娱乐场所和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长城微缩景观”、“小西湖”、“大唐芙蓉池”、“中华世纪圣坛”、“大漠驼铃”等三十多处大型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其间奇花异草,姹紫嫣红;雕塑石刻,琳琅满目,移步易景,景景相

2、连,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既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极佳场地,也是师生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校园文化,除了直观的、显见的、物化的景美,还有内在的、隐性的、知识化的文化美。几年来,学校一直本着“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宗旨来建设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素养,成就辉煌人生。把校园文化与“培养人”紧紧结合起来,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源头活水”,让校园这“半亩方塘”映照出浩渺无垠、变幻无穷的“天光云影”。下面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各方面谈谈我们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用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优美的校园环

3、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师生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促进师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教师进步的乐园、学生成长的摇篮、人们向往的圣园,我们不但努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合力,优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园的环境文化。1、创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我们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层次、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工作和长远规划中,提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发展”的要求,本着“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坚持“布局规划合理、绿化美化到位,融生态性、艺术性、

4、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思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的整治和绿化美化。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投入绿化、美化环境的资金已超过二百万元,先后建造了星河广场、北大广场、大唐广场、清华广场、九龙广场、十二生肖名人园等文化娱乐场所和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长城微缩景观”、“览胜山”、“小西湖”、“大唐芙蓉池”、“中华世纪圣坛”、“沂蒙风情园”、“大漠驼铃”、“卧龙岗”、“九龙柱”、“石林”等近百处大小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学校总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自西向东分别是“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为充分发挥校园育人功能,在对各方面的命名时我们也注重了它的“育人功能”,“教学区”的三座教学

5、楼分别叫“北大楼”、“清华楼”和“南开楼”,以激励学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生活区”的办公楼、综合楼和餐饮楼分别叫“圣都楼”、“大和楼”和“天一楼”,以告诫人们崇尚贤德、团结和谐。“教学区”约占全校面积的三分之二,由“北大楼”、“清华楼”和“南开楼”三座教学楼呈“品”字形排列,“北大楼”巍然居北,“清华楼”和“南开楼”在南大门雄峙东西,当中是开阔美丽的校园。宽阔的“中央路”一纵一横,呈“十”字形将校园划成方“田”,西为“山水区”,“中央西路”又把“山水区”分为“山水南区”和“山水北区”;东为“田园区”,“中央东路”又把“田园区”分为“田园南区”和“田园北区”。“览胜山”、“小西湖”等分布在“山

6、水区”,“中华世纪圣坛”、“石林”等分布在“田园区”,星罗棋布的景点将四个区装扮得妖娆美丽。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每一处细节装点,铺设好每一条道路,修整好每一座花坛,栽种好每一块花圃,一套套灯光设备安装巧妙,一座座亭台塔桥点缀精巧:文慧亭玲珑剔透,蘑菇亭亭亭玉立,逍遥亭古朴典雅;览胜桥如新月出水,望月桥似彩虹卧波,九曲桥则曲径通幽;“中华世纪圣坛”在高近20米的雄伟的华表周围,依次错落有致地围绕着“三皇五帝”、“中国历代名帝王”、“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二十四孝”、“三十六计”、“五十六个民族”、“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二十四节气”等图文并茂的精美

7、石雕,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既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是师生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这些景点的设置,再配上精美的知识牌、简介牌、古诗名言牌等,使整个校园移步易景,景景相连,起到了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的效果,真正成为“精品校园”。一走进校园,便会有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另外,我们还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

8、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现为湘汀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湘汀市“花园式学校”、湘汀市“绿色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2、营造和谐高雅的书香文化环境。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师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一是充分用好墙壁橱窗等,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在校园的墙壁、走廊、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布置师生读书作品、名人名言等,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平台,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在校园的花园草地等地方布置富有人

9、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学生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在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设置“图书角”、“书香阁”和“读书台”等,开展“好书换着看”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班级墙壁上开辟“读书活动专栏”,设“精彩推介”、“书海拾贝”、“佳作欣赏”、“名言警句”、“读书心得”等栏目,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飘香的阅读中快乐生活。学校积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组织读书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经典篇章诵读、课本剧比赛、辩论赛、汇报演出等活动,让学生都参加到读书活动中来,检验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并通过评选读书活动先进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典

10、型,促进了学校的“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向纵深发展。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3、建造先进完备的校园网络环境。现代化教学环境是现代化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了校园信息环境建设。我们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网点布置到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室,健全校园信息交互平台,各室都通过交互平台,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各室的信息做到快速传输交流,并相互补充教学资源库,相互交流学习各类名师优质课、教学讲座、教学图片素材、教学课件等资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学设施为校园的文化内涵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二、用高尚的校园精神“激励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

11、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一所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步地形成自己学校的精神,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1、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凝聚人心。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早在三年前我们就确立了“经营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实践中尝试着将“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把学校形象作为一种品牌,潜心经营与锤炼。我们认为由管理走向经营,不单纯是办学理念的提升,而是学校实现创新超越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理念识别系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首先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开展教育科研和艺

12、术教育为双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围绕发展模式确立了“超常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确定了“高质量、有特色、塑名校、创品牌”的奋斗目标和“基础实、特色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并确立了“继承、借鉴、创新、超越,全面奠定基础、发挥个性特长”的办学宗旨和“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的育人理念。并通过学校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活动使用、宣传、展示这些文化标志,传播学校的教育理念,用这些先进、生动的办学理念来凝聚、鼓舞和激励人心。2、用良好的“校风”鼓舞人心。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教风和学风。我们的校训是“崇德

13、、博学、明理、创新”,校风是“文明、团结、活泼、向上”,教风是“严谨、勤奋、科学、创造”,学风是“勤学、巧思、博读、善问”。在这里,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建设校园文化,教师是重要的主体,教师是力量之源,教师的品质,就是校园文化的品质。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求教师以“师德六条”规范自己的言行,最好诠释我们的“教风”,力争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争当一名独具文化魅力、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因此,我们还制定了教师准则、教师形象、人际关系和学生准则等。教师准则是“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素质全面、气度高雅”,教师形象是“以身

14、作则、学生楷模、为人师表、先生风范”,人际关系是“团结合作、尊重关心、民主融洽、理解信任”,学生准则是“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生准则”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3、用温馨的人际环境温暖人心。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享受教育教学工作的岗位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形成爱学、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形成良好

15、的集体意识。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实施了“人格情感制度”的管理模式。强调人格管理的示范性,从校长到全体教干,都把人格的影响力、情感的亲和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和威信的穿透力贯穿管理的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努力带动和影响我们的教师达到“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素质全面、气度高雅”的标准。我们强调情感的亲和力,通过开展“快乐传统节日”、“为每位教师过生日”等活动,于细微之处体现关爱之情,使我们的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能够时时感受到一种亲人的热情和家的温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

16、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三、用完善的校园制度引导人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从本质上说,学校制度文化承载或表达的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好的制度,要从文本走向文化。而制度是不是文化,最主要的是看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精神的制度能否得到实实在在地执行。因此,在全面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与“加强完善相应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两手抓,落实好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加大对各项制度的监督

17、执行力度,让制度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形成校园制度文化。1、以人为本,完善学校各项制度。以前我们已经有了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师教学工作考评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教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几年来,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变化,对这些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由学校成立民主管理小组经常性地征求身边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群众反响大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交流、沟通和协调,把管理上的“不成熟”、“不和谐”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有利的每一点都体现在新的制度里。2、拓展制度建设的人文机制。首先,学校领导率先垂范

18、。校长首先提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位教干都要争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楷模。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每位学校领导都要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教师,不断提高我们这个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在工作中,我们都能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教师带了一个好头。其次,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学校在制定各项制度时,为使教师提高做好各项工作的自觉性,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除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外,更多的考虑教师工作的实际,从激励的角度出发,重视教师的发展。修订过程中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维护他们的权利和满足合理的需求;注重为集体、个人创造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对学校、班级、教

19、研组、教师个人的表彰与奖励,及时树立先进典型,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再次,认真落实制度要求。制度颁布后学校就要严格照章执行。制定制度时谁都可以并且应当有权力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制度一旦确立实施了,自觉地执行制度就是一种美德。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努力做到奖惩分明,随时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使教职工感到学校制度的制约性和激励性。以上是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今后,我们继续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发展的重点、优先的战略位置上,把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象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观念上探索创新,在资金上确保投入,在措施上落实到位,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兴校之源、强校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