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670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晚上好!感谢你们的光临!你们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足以证明你们对孩子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我相信,你们的到来,会使你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一、谈谈考试1本次试卷,覆盖面广,不仅重视基础知识,更注重综合能力。特别是注重了对计算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试卷来看学生做得比较好,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学生继续努力,在座的所有家长都能做到心中有孩子,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话,我们班学生的成绩会更好。三(2)班,基础分人均61.5分,其中 90分以上的有7人,80分以下的仅14人分。2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考试已经

2、结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清楚,分数只是对孩子一段时间的检测,不要因为孩子的进步而自满,也不要因为孩子的退步而失去信心,考试分数不理想,家长也不要抓住不放,过去的也无法祢补,重要的是应该与孩子一起研究问题所在,争取下一次考出优异成绩!好成绩应该是和平时的好习惯划上等号的,是和平时的努力分不开的。我认为低年级的孩子正常都应该考70分向上,因为平均分都在61.5分左右。如果没达到的,家长应该引起重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别人都在辅导孩子,而你对孩子不闻不问,你的孩子成绩怎能不差?孩子成绩差,就会厌学,厌学成绩会更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你的孩子在起点就输给了别人。我想所有家长都不愿意看

3、到这一幕,那么作为家长应该赶快行动起来,加入到关心孩子的队伍中来,现在为时还不晚,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如果孩子成绩滑下去,以后再想上来的话可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请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多关心孩子的成绩,还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的呢?二、有效指导孩子学习数学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致志。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作为家长要应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后及时做

4、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最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有些孩很粗心、很浮躁,我认为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一定的压力,题目只要会做,决不能做错。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的数学课是不够的,因此还

5、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另部分孩子至今乘法口诀、进位加、退位减都不太熟练,每做一题都要想半天,而且正确率很低,希望家长能够重视。本学期的计算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特别是叠加进位,部分同学至今仍未过关。家长可利用接送孩子时、吃饭时出一些叠加进位计算题让孩子练一练。) 3、 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作业格式训练。良好的书写应做到书写清洁、整齐、工整。养成良好的书写,就能减少孩子由于书写不良而产生的差错,另外也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条理性。(2)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现在的数学练习形式活泼多样,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做一题需要孩子看清、看懂题意,一审再审,再动手做。(3)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数学不是记忆性为主的学科,而是思考性为主的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孩子养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可以说是受益无穷。(4)培养自觉订正错题的习惯。孩子做错题目,不及时订正,学习中就会以讹传讹,错误百出。家长适当地帮助孩子找到做错题目的原因所在,并加强对孩子知识薄弱环节的辅导,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订正错题的积极作用。(5)培养检查的习惯总之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明天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