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764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功的“小群体教学法”一、教学内容高一年级(水平五)的课,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习踢毽球的基本功(四种踢法)、身体素质练习(柔软性素质、灵敏性素质)。二、案例背景踢毽球是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体育远动,它既有在场地上比赛,也不受场地的限制,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上安排毽球,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毽球运动也具有终身体育的锻炼意义。我们学校在体育与健康选项课上安排毽球,在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下,在“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的优势,教师优势,场地优势,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特点安排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及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具有探究性

2、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各种踢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发展自主性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宗旨。三、案例的过程叙述九月的太阳火辣辣,气象台发布高温天气,室外作业者要避免高温天气、要多喝水,预防中暑。不少体育教师已经悄悄地带上太阳帽去上课,尽管好动的学生还在球场上打球,但大部分学生热的已经萎靡不振,兴趣提不起来了。一天1班班长来找我说:“老师大家说天气太热了,可不可以到阴凉的地方上课呢”?我就反问一句:“那冬天的时候怎么办”?。想不到1班班长回答是:“冬天是需要太阳的”。当时我好惊讶!“是的,冬天是需要太阳的”,“那好吧!让老师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吧”。我想学

3、生人数很多能找到那么大的地方来上课吗?我何不尝试一下用“小群体教学法”进行教学呢?所谓的小群体教学法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法模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以及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马上考察了一下有几块阴凉的地方可以提供上课,在没有影响到教学楼教学与便于体育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我敲定三个地方。决定好上课地点后,我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学生情况制订了“小群体教学法”的教学单元计划:第一阶段:分组和明确学习目标阶段(0.5学时):在开始阶段,教师根据场地、学生情况分成6个的学习小组,每小组10人,推选出小

4、组长,教师先用半节课时间向学生讲解学习过程、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让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本小组的学习目标。第二阶段:班级教学阶段(2.5学时):在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对全班进行毽球的技术动作讲解、示范和教学,这个阶段是以全体学生共同掌握技术,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在统一的教学步骤下,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点(阴凉地方)进行练习,并进行相互帮助。第三阶段:小群体(小组)自主学习阶段(3学时):在单元的后半部分,各小组在指定地点(阴凉地方),各小组成员进行自我目标学习,小组可根据组内成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并进行组内相互帮助,共同思考,教师的作用在傍边进行观察,不

5、时给与指点,鼓励学生练习。.第四阶段:小组展示学习成果阶段(1学时):在单元结束前,教师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毽球汇报表演,包括个人表演和小组表演。各小组还推出代表总结与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想,最后教师进对个小群体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与辅导。四、案例分析上述案例是高一年级的毽球单元教学过程,在毽球初学阶段,是以学生的单独练习为主,学生应以提高自身的技术动作、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为主,长时间的单独练习形式缺乏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不强。本课较合理地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场地、天气情况,采用适合当时教学环境的“小群体教学法”,

6、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本单元的主题。课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小群体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主体学习能力。课堂上小组长积极指挥小组行动,掌握小组学习情况,主动与教师联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帮助;小群体之间相互比赛,你追我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毽球运动的兴趣,达到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方法一是明显提高和改进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加强了学生的自管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内驱力,课堂内外得到了有机地结合,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成绩的整体水平都处于优化状态。二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

7、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心理活动的水平。使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了综合培养。三是为学生认识自我,发挥自我潜在的能力,创造了实践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合理形成和发展。四是改善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互助协作的精神。五是使教师能及时回收教学的反馈信息,打破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在毽球教学中的小群体教学在两个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方面是小群体学习目标,激励着每个成员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小群体奉献自己力量的自豪感的以体现;另一方面是小群体个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帮助和约束作用,推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小群体活动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不能仅为个别较高水平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而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学生成为旁观者,这样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