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942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德育与品德课的开设内容摘要: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一块重要基地,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却无法触摸到孩子的真心话,孩子们常常言不由衷。笔者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此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理,达到道德内化,学做真人。关键词:真话 真情 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敞开心灵的大门,把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而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把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然而拨开教育形式的枝枝蔓蔓,我们不难发现品德课仍然存在着灌输和说教的模式中,我们的学生好像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教方式,他们懂得如何去揣摩老师的意图,如何按照课文的道德标准发表道德见解,如

2、何去说一些老师喜欢的大话、假话、空话。品德课堂似乎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表演课”,而无法真正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课堂是课堂,生活是生活,使品德教学落到实处。片段一曾执教生活中的你我他时,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长大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有一个学生选择“环卫工人”,我对他进行采访,他说环卫工人每天打扫卫生,使城市变得这么美丽,很辛苦,他是城市的“美容师”。我听了,十分欣慰。可就在课间活动,我经过教室门口时,却听到了这样一番话:你真的喜欢环卫工人吗?我才不喜欢呢?我爸爸说了,读书不好没工作的人才去扫大街呢?那些垃圾又脏又臭,而且起早摸黑,累也累死了。那你上课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存在于校园中的不和谐音符

3、,却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不想听到,但却不能不正视这些声音。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呢?为什么孩子不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呢?片段二 师: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回报这份爱呢? 生:我要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操一点心。 生:爸爸妈妈生病了,我会照顾他们。 生:我要听话,不让他们生气。我们常常感叹学生在课堂上说得那么好,让大人欣慰:孩子真懂事!可是一走出课堂,回到现实生活中后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可是当理想与现实矛盾时,他该怎么办?为什么会在品德课上学生言不由衷呢?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心理:1、迎合心理:当然这可能跟教师的急于求成有关。老师平时

4、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希望学生按照标准答案来回答,渐渐地,学生变“乖”了,在课堂上能尽量迎合老师问题的需要,积极配合老师上课,做老师的好学生。2、虚荣心理:在他们看来说出自己的错误言行“会被老师同学笑话的”,“说真话倒霉”,“说出来多难为情”。他们害怕说实话会遭到老师或者同学的歧视,因此明明没有切身的体会,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胡编乱造,只拣漂亮的话说,以博得老师、同学的赞扬。3、从众心理:没有真情实感,也没有切身感受,但觉得大多数人这么说,也就跟着那么说,实际上自己根本没有反思,人云亦云而已。品德教学中的导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真话,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

5、情,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言行,而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理,达到道德内化,学做真人,如何在课堂上做到说真话,抒真情,明真理,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俯下身子,鼓励孩子说真话。(一)、发扬民主,呵护诚实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每个学生,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错误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印记,是学生探求真理的标志。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宽容、理解出错的孩子,当他们的“真心话”招来周围同学嘲笑的目光时,我们能及时引导周围的同学理解该生的处境或者做法,并肯定他的诚实态度

6、,这样不仅呵护了孩子的自尊,也在鼓励其他孩子学习这种诚实的品质,从而是品德课堂逐渐向真实的课堂迈进。(二)、敞开心扉,以“真”引“真” 教师像对待同伴和真诚的朋友那样打交道,俯下身子和学生相互交流感情,学生才乐于参与学习,才有对话的欲望。记得教学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后一课时,课前还有几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说着和同学闹矛盾的事,可到了课堂上竟都说没有这样的事。于是我决定将自己小时候和伙伴闹矛盾的丑事娓娓道来:“小时候老师让我们互改作业,我看到同桌给我打叉,我也给同桌打打叉,结果恶性循环,本子被画得不堪入目”老师的话唤起了学生的记忆,他们终于“想”起了自己和同伴之间类似的矛盾。于是纷纷畅所欲言。老师这

7、一招,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觉得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在和他们聊着童年的旧事。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也引导学生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理解别人、宽宏待人。(三)、换个方式,畅所欲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会有一根很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们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不好的一面时,如果从正面直接提问学生也许不能坦然面对,如果将问题艺术化,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从而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如做事不拖拉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时,没有直接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做事拖拉的现象,而是问:“小朋友,平时你有没有常听到别人催自己?他们怎么催你的?”这样的问

8、题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很快学生就绘声绘色地模仿大人的口吻讲起自己的故事了。然后教师从这些事例的后果,引导学生努力改正自己做事拖拉的行为。.品德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同时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让学生不愿意说的真心话,通过无记名的纸上交流形式来体现。这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空间,促进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二、创设情境,激发孩子抒真情。我们有必要从身边的、看得见、摸的着的生活实际着手,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我曾看到有位教师就在课堂上设计了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

9、走,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种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来看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也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如,让孩子蒙住眼睛走路,体会残疾人的情感。让孩子胸前背书包感受妈妈十月怀胎的不容易三、诱发冲突,冲突之中明真理 当理论与现实产生矛盾时,学生就会产生思想挣扎,此时引导学生辨析明理,才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更好地导行。所以,教师要抓住两难问题,诱发学生认知冲突,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学会道德选择。让学生辩明是非,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完善的人格。例如在上诚实是金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两难问题情境。1、我发现我的好朋友抄别人

10、的作业,我该不该告诉老师。2、在自修课上,老师不在让我们自己复习,我们班很多人讲空话,事后老师十分生气,说讲过空话的同学留下来写检讨书,还要罚抄课文,我该不该自己主动留下。根据这两个问题自选一个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让学生学会道德选择,明辨是非,做个正直的人。四、课外拓展,引导孩子做真人从目前的品德教学来看,小学品德课还是一种模拟现实的教育,不管是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各种道德讨论和实践,都显得简单化、教条化、理想化。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回到现实中常常无法做到。所以,看学生思想品德学得怎么样,不仅要看他怎样说,更要看他的道德行为。 在教学完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后,我们布置学生

11、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我们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孝心行动卡”,上面有“孝心点滴”和“我的孝敬日”两大板块。“孝心点滴”共列出8条如何孝敬父母的具体内容,“我的孝敬日”则要求学生每星期自定一天为“孝敬日”,写上自己在这四个“孝敬日”里做了些什么。此卡由家长、学生共同评分,并由家长写上评语。一个月后,学生将这张“孝心行动卡”交还给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评选出“十佳孝敬星”。这样从课内的道德学习运用到课外的行动落实,能促使学生在常态的生活中获得真实发展。让品德课摈弃冷漠,充满温暖;少一些无病呻吟,多一些心灵震撼;少一些隔靴搔痒,多一些入脑入心;少一些表面文章,多一些深入细致;少一些空洞说教,多一些入情入理;少一些强行灌输,多一些自省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