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985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探究策略浅探【摘要】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新课程环境下,“问题式”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已成为被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预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几个问题,避免失去目标,无法控制,使问题教学徒有其表。并且尽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决不是真正的“问题式”教学。【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基本特征 遵循原则 注意事项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日

2、常教学中更多地进行“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促使学生去探索隐藏在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不是上课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就是所谓的“问题式”教学呢?怎样更好地进行“问题式”教学?毫无疑问,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为使提问达到实效,教师应该摆脱课堂45分钟的约束,延伸课堂教学环节,将课堂分为三段式进行:课前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课后鼓励学生将问题深入、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问题的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一、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重视创设一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

3、真实的任务,并着手解决问题。 2、更注重综合运用包括语言交流在内的动手操作、情感体验、模式尝试、角色效仿等诸种方式进行教学。 3、提倡自主、合作地学习。 二、进行问题教学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教师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努力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问题式”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教学中教师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情景的创设在学习新知识的阶段出现较多,教师要将之前准备好的课件、教具、挂图等展示给学生,教

4、师以其为中心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这样情景中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情景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任务来完成。 2、生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生动形象,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童年的发现、杨氏之子这样的课题就特容易诱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课题。 3、反馈性。教学过程是双向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将学习的信息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设置相应的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

5、,在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 4、发散性。很多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是不唯一的,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新老知识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一题多解。碰到一个题目,首先要联想一下有没有做过类似的篇目,从中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师进行“问题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导入引人入胜的教育内容 在原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加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要保证教育内容引人入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新异度。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而新异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

6、学生兴奋和愉悦。要把新异度定在学生的“似曾相识又陌生”感觉尺度上。这就要用信息优化的观点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去掉学生厌烦的旧信息,留下学生感兴趣的新异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白杨一文时,教师首先放一曲小白杨,虽然歌曲内容学生十分熟悉,但其内在的意义有的同学就很少体味,让学生分析白杨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本主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比较。 (2)、难度。给学生提供有适度的难易、坡度的教学内容,才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够形成一定困难的认识矛盾,才对学生更具吸引性、激励性,学生才能在解难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欢乐。例如在学习半

7、截蜡烛一文中,老师首先让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模拟其中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并要求在课后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小组排练,在活动课上演出。 (3)、审美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社会美的因素能够深刻展示,从而使教育内容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真的、善的观念和获得美感享受熔为一炉。在学习古诗时,适当的加入些诗词名篇,引导学生朗读,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体味其中的韵味,感受其中的美。 (4)、结构科学度。主要指内容结构的深浅度,强调学习“母知识”,通过加工提炼,使纷繁复杂的内容简约化、精要化,以及“以一当十”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只有教学的有效信息密度大,学生才会越学情

8、绪越高,效果越好。 2、要有适宜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了讲故事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游戏法、问题陈述法、演示法、参观学习法、情境体验法等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例如在讲猴王出世一文时,采取了讲故事法,课前先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在上课时让学生讲,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从中发现童话与现实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3、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置疑,不拘泥于课本的说教 教师要改变课复一课,年复一年地单调照搬教学参考书,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讲解,还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时要将视野放得

9、开阔一些,不能拘泥于教材。那些与教材有密切关联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形成素养的文字材料应该适当取用,形成有效的拓展。 由此想到两个关于古诗江雪的教学片段。两节课的结构差不多,都是采取“问题式”教学,先通读全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提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带动师生的阅读实践。两节课上,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请看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例1:师:(略一沉吟)这是一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生1:我知道这老翁为什么出来钓鱼,因为他家里很穷,没有吃的了。生2:他是个钓鱼迷!生3:他刚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上次我外公和外婆吵了一

10、架,外公就出去钓鱼了。师:(面向提这个问题的学生)懂了没有?生:懂了! 课例2:师:(若有所思,轻轻地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学生陷入沉思)师:这里有一份补充材料。是关于柳宗元的生平和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请你们默默地读一读。(学生默读材料)师:谁有了自己的想法?生:(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他一个人出来钓鱼,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别的看法吗?生: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师:跨越千年,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你这个知音!生:我也认为他

11、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风雪交加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课例2中,教师补充的材料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加深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对话,与作者之间达到了感情的沟通与共鸣。理想的课堂本应如此。经长期训练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辨力会随之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冰融化后变成水”的单纯思维而是“变成春天”这样有创造力的多项思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交流的互动中逐渐思考、掌握善问、会问的艺术,让课堂教学成为“疑问-反问、追问-释问”的思维乐园!【参考文献】1、晋桂双,杜禹.上好课的22个关键要素J.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2、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J.小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3、如泉市实验初中 丁佐林;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10年4、王萍,耿建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J;河北教育;2000年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